弱视作为儿童常见眼病之一,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其患病率为2%~4%。我国约有3亿儿童,弱视患儿的数量相当可观。良好的视力不是先天获得的,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成人的1%,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和完善。5岁以内是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发育一直延续到6~8岁,如这个时期某种原因造成双眼视物障碍,视细胞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视功能就停留在一个低级水平,双眼视力低下,且不能矫正,就形成了双眼弱视;若只能用一眼视物,这只眼睛的视觉就会在长期的反复刺激中得以发育,而不能注视的另一眼发育迟缓,形成了单眼弱视。
阎德润(1898年—1984年)教授,字东里,辽宁省海城县人,是我国老一辈生理学家,从事发汗、血液循环及内分泌方面的生理学研究工作,为我国生理学事业发展和生理学人才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
阎德润先生出身于农村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农村小学教师,1917年考入“南满”医学堂(1924年升格为“满洲”医科大学),1923年本科毕业,毕业后留在“满洲”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任助教工作,同时与教研室的日本人久野宁教授一起专攻发汗生理学。
阎德润先生刻苦专研,奋发图强,创造了单个汗腺汗量测定法(被命名为久野-阎氏法)。久野宁教授非常赏识阎先生的科研能力,1927年推荐他东渡日本到仙台市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留学深造,在佐武安太郎教授指导下工作。
1927年—1929年间,阎德润先生发表了《家兔血压的波状动摇》和《家兔静脉血压的研究》两篇学术论文。在动脉血压波状动摇的研究中,阎先生观察了放血、呼吸、动静脉压关系及切断内脏大神经时的波状动摇,提出了中枢紧张性变化及外周血管本身自动性紧张变化是造成血压波状动摇的主要原因;在静脉压的研究中,阎先生观察了夹闭各种不同动脉、改变动脉血压变化、内脏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等各方面与静脉压的关系。并针对当时认为影响静脉压的“血管内腔容积变化和心脏搏动变化”两种学说,提出了新观点,即腹部内脏血管是动静脉联系的捷径,腹部血管收缩可使大量血液流入静脉使静脉压升高,大静脉压上升时部分血液可逆流入肝从而调解静脉压。1929年阎德润先生获得了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证书医字169号)。此后数年间,阎先生又转攻内分泌生理,陆续发表了《肾上腺素对兔小肠血管及蟾蜍下肢血管的奇异反应》等数篇学术论文。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阎德润先生指导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研究精神性发汗与条件发射,他指导的研究生后来都成为生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阎德润先生不仅是学有专长的生理学专家,也熟谙中医理论,曾尝试从生理学角度来阐明一些中医理论问题,颇有造诣。阎先生精读过很多中医理论书籍,从1924年开始,在《民国医学杂志》发表过《汉医之剪辟》等20余篇系列论述文章,又陆续在《哈尔滨医学研究会月刊》、《日本东方医学杂志》、《日本治疗学杂志》和《日本大阪医学杂志》等发表了几十篇论文。经过十几年时间的精读、考证和思考,阎先生终于完成大作《仲景伤寒论评释》,该书于1936年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印书馆初版,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日本医学界三浦光太等学者将该书译成日文,于1982年出版发行。由于在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中做出了重要贡献,阎德润先生在我国中医界享有较高声望。
阎德润先生于1929年被聘为“满洲”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副教授,在任讲师和副教授时期,由于教学效果较好,在中日两国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望。1930年被聘为哈尔滨医科专门学校教授,1934年到1940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阎先生不仅为本科生讲授生理课,还曾任中国医科大学日语医学班教学领导小组组长,给日文医学班学生讲授生理课。阎先生执教数十载,桃李满天下,其学生中成长为专家学者的不乏其人,仅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留校和支援全国兄弟院校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中,获得教授、副教授职称者有40余人。阎德润先生不仅讲授生理学,还在教材编(译)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1934年他将日本桥田邦彦的《生理学》翻译为中文,1940年他又用日文撰写了《生理学教本》并由日本金源书店出版。1963年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科书《生理学》教材,负责编写“体温调节及感觉器官生理学”部分内容。20世纪50年代初期还编写了《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讲义》,介绍了巴甫洛夫及其学派在这方面的成就。阎德润先生又是一位医学教育家。1930年出任哈尔滨医科专门学校教务主任,1934年至1940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1945年任长春东方医科大学校长,1948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任中国医科大学科研处处长、基础部主任、医疗系主任。在任职期间对当时学校的医学教育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及教学方法方面做了大量改进与提高工作。阎德润先生是一位有名望的生理学界的专家和前辈,是训练有素的生理学博士,德高望重的医学教育家,熟谙中医理论的学者,社会活动家,始终不渝地跟随党前进的进步科学家。
主编 王晓民,《根深叶茂 蔚然成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6~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