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科课例展示中,我校谢瑶老师与深圳市艺术高中的安坤鹏老师分别围绕“特异性免疫”进行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谢瑶老师以“乙肝疫苗”为情境,构建了“识别抗原”和“消灭抗原”两大知识模块,引导学生构建体液免疫概念模型。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安坤鹏老师则以“流感疫苗接种”为教学情境,通过图表分析与模型建构,引导学生探讨免疫细胞的识别机制及抗体产生过程。课堂设计逻辑缜密,活动形式丰富,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在生物课堂中,龙华区教研员唐家友老师从情境化、问题驱动、学生活动和概念结构化四方面肯定了两节课的设计亮点。深圳市生物教研员章君果老师则进一步指出,课堂应注重系统结构思维和信息化资源的时效性,推动教学的科学性与时代性相结合。东莞市生物教研员苏瑞龙老师带来了《学情导向下高中生物学教考衔接》的精彩讲座,深入解析高考评价体系,并提出以真实学情为导向的教学策略。他结合典型高考题目,从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衔接的角度,为教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指导。
地理学科以“常见地貌类型”为主题,呈现了《喀斯特地貌》和《海岸地貌》的两堂课例。
科高的王伟成老师通过野外实践案例,将喀斯特地貌特征生动展现。课堂的亮点在于“动手实验”环节:学生亲自制作地貌模型,模拟溶蚀作用,直观感受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做中学”。
我校罗芷莹老师则以“生蚝基地选址”为导入,以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比较海岸地貌特征与成因,探讨地貌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她将对比分析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课堂氛围活跃而富有张力。
地理课堂的点评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地理教研员冉杰老师主持。他指出,高中地理教学需从空间视角出发,注重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并在情境创设中选择贴近学生认知的生活化素材,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背后的地理逻辑。冉老师强调,“教学评一致”是地理课堂提升的关键,课堂活动和评价方式必须服务于核心目标,真正推动学生的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
思想政治课例聚焦《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以中华文化为切入点展开两节精彩课堂。
我校李杰老师通过“龙字成语知多少?”“世界不同龙文化知多少?”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探讨龙文化中蕴含的正义、勇敢与进取等精神,课堂在师生合唱《龙的传人》中达到高潮,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的谢露露老师则以“文化基因”为主题,围绕“相遇、相连、相知”三个环节,带领学生探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多样性,课堂层层递进,内容深入浅出。她通过问题设计与活动组织,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文化的包容与和合之美。
思想政治学科的黄怡婧老师则结合“唤思教育”模式,从情境设计、活动组织和问题递进等维度,为课堂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在语文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校李丽萍老师与聚龙科学中学的李玮老师围绕《人应当坚持正义》这一课文展开教学展示。
李丽萍老师以“是否支持苏格拉底接受不公正审判”为主线,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并开展小组讨论。从越狱传道到为正义献身,学生在课堂中既展现了逻辑思辨能力,也深化了对正义这一主题的理解。
李玮老师则以“应当”为切入点,结合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方法,层层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并展开辩论。她在课堂中既解构了文本逻辑,也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让课堂亮点频出,充分展现了论述类文本教学的思辨魅力。
语文学科的陈霞老师聚焦“双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评一致性,强调语文备课需深入研究学生需求并结合文本特点设计多样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