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所说经 59

健康   2024-11-06 16:02   四川  

维摩诘经讲解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

索达吉堪布·传讲

59

2019年7月23日


不知道《维摩诘经》还要讲多少堂课,应该不太多了,大家最好善始善终。行持任何善法都要有头有尾,因为这影响到生生世世的修行。很多人的事业经常半途而废,与以前行持善法时没有圆满不无关系。

后面的部分,大家还是要重视起来,不要忘记听课。现在有些人连密法都不重视,如果重视就不可能忘记听课。实在无法听课的情况,我相信会有的,但若特别重视听课,应该能圆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传承。最近我听说,有些人把听密法当成非常普通的事情来对待,把密法课看成世间一般的培训课程,也许他们还不懂密法的殊胜性吧。

我个人认为,要么不听课,要听就花一定的时间好好听,不要应付。希望大家能圆满传承、认真听闻,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其实,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难改的。如果非常习惯于世间法,听了佛法课以后,也很难立即将理念转变过来。而且,人们通常认为自己的习惯是完全正确的,其实也不一定。希望大家听闻佛法以后,尽量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这样才会学有所成。

另外,大家在求法过程中,一定要得到传承,而且要让佛法融入自心、融入生活。否则,即使花了很长时间学佛,最后也可能变成法油子,造下很多恶业。那还不如刚开始不学佛好一点,因为不学佛就不会变成法油子。学习佛法对有些人来讲是一种福报,对有些人来讲却是一种祸害。若能领悟法义,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反之,哪怕学了一辈子,每天闻法、修法,相续也还是像石头一样僵硬,无法调柔,非常可惜。

前面讲了“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的道理,这是众香世界的菩萨临别时向释迦牟尼佛所求之法。佛陀告诉他们:不要断有为的善根,也不要住无为的涅槃、空性。这个道理非常关键,不仅众香世界的菩萨需要这样的法门,娑婆世界的众生同样需要。

下面讲了行持世俗善法、不断善根的诸多方法。虽然胜义中一切都是空性的,但世俗中如梦如幻之法一定是存在的,不能舍弃。

窥基大师按照唐译的分法,将有为法分为五十五种[1]。其他大德有不同分法。我将唐译、藏译等几个译本结合起来做了分析。

慧远大师还说,经中提到的好多善法是得地菩萨的行境,少数善法是得地之前可以行持的[2]。

  • 不尽有为

何谓不尽有为?

什么是不尽有为法呢?

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

一、不舍弃大慈大悲心。

菩萨的慈悲心不同于世间一般的慈悲。在世间,动物会慈爱幼崽,人类会慈悲自己的亲朋好友。而菩萨的慈悲心超越了这样的范畴,他们不仅慈爱自己周围的人,而且对素不相识的人甚至怨敌会更加悲悯。这样的心非常伟大,远远超越一般人的想象,这是真正的慈悲心。

以缘众生的大慈大悲心,能令自他真正获得解脱。《入大乘论》中说:“生死苦长远,应当入涅槃。以大慈悲力,久住而不舍。”轮回之苦漫无边际,应当入于涅槃。但菩萨以大慈大悲力久住轮回,不间断地度众生。这一点非常重要。

度化众生的心念,最初往往比较抽象,但要逐渐令其具体化。世间人的很多目标也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比如立志当明星、当画家、当飞行员,刚开始都比较抽象。但只要不舍弃这样的心念,终究会达成所愿,世间人将这叫做“心想事成”——只要心中一直去想,这件事就会逐渐成功。发菩提心也是如此。

总之,以慈悲心利益众生,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心行。

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二、深深地发一切智心,片刻也不忘失。

“一切智心”,指愿天下无边的众生获得无上正等正觉果位之心。菩萨发了这样的心以后,就不会以任何原因而忘失、舍弃。

汉传佛教有一句话:“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其中蕴含着菩提心的两个条件:一是缘众生的大悲心,二是缘佛果的大智慧,即智悲双运。可见,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不仅发愿令众生获得人天福报,还一定要愿其脱离苦海,获得最高的觉悟。我们也要如此发愿,乃至生生世世不间断。

教化众生,终不厌倦;

三、教化众生,始终不会厌倦。

这一点很重要。大家也清楚,度众生并不容易,所以很多人在度众生的过程中都容易生厌倦心。且不说度化众生,只是跟众生生活在一起都不太容易。如果心态不是很包容的话,跟别人同住一个晚上都觉得不习惯,很想单独住一个房间。大家没到社会上去也许感觉不到,一旦入于世间就会发现,每个众生的习气都不相同。

一开始,很多人都会非常欢喜地在诸佛菩萨面前发愿:我要度化众生!但真正去做的时候就发现很难。以前,舍利弗曾将自己的眼睛挖出来做布施,但对方说:“你的眼睛太臭了,我不要了。”还用脚把它踩碎。舍利弗生起了极大的厌离心,退失了大乘发心。在与众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深深感到度众生不易,无论你如何善待他们,他们都可能做出各种各样不如法的事情。

前段时间,我们这里做了一个调查问卷,发现大多数道友以后只想自己修一点加行、修一点“声闻缘觉的密法”,很少发愿度化众生,尤其是女众,男众这边还稍微好一点。

我刚开始有点伤心和不解:讲了这么长时间的大乘佛法,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又想了一下:他们可能也比较清楚现在的环境,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从那样的环境中来的,在其中迷茫了很多年,现在得到了一点佛法,但觉得自己的相续还没有成熟,对于回去度化众生并没有信心,很可能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掉进河里。不管怎样,这样的心力不是特别理想。

我之前想过,大家学了五部大论以后,应该学一些佛经、国学,因为这些比较适合在汉地传讲。我建的一所中学,几年来已经有八百多名毕业生走出去了。佛学院、佛教道场也是一样,毕业的人不要一直待在这里“躲雨”,应该出去教化众生。可很多人心力不足,原因或许多种多样,但一直这样下去也不行。外面有那么多亟需教化的众生,大家学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出去利益他们,这非常有必要。

当然,度众生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麻烦、痛苦、阻碍。前辈高僧大德都是如此,何况我们呢?但不管怎样,大乘种姓者还是应该重视度化众生、不生疲厌,这才是菩萨的行为。

于四摄法,常念顺行;

四、经常忆念、行持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四摄是大乘菩萨度众生非常好的方便方法,依此确实能利益众生。作为菩萨,要会做布施、说爱语,行为要具备利行、同事的意义,这非常重要。

护持正法,不惜躯命;

五、护持正法,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护持正法”,即受持佛法、弘扬佛法、保护佛法。菩萨在护持正法的过程中,不会顾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上师如意宝曾在道歌中说:“我在弘法利生过程中,从未顾及自己的身体和性命,始终不顾一切地护持正法。”这样的精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我在《梦中佛事》中专门讲过护持正法,你们方便的时候要看一下。那是我在厦门的演讲记录,讲到了所护持的正法是什么、有哪些分类,护持正法的补特伽罗有哪些,护持正法的功德是什么,还引用了一些教证。

对于护持正法,在座各位都有责任,不能认为护持正法只是高僧大德、上师们的事情,自己作为居士,本身都那么痛苦,哪有能力去护持正法?其实,如果你认为正法是一种真理,哪怕没有皈依佛门,也有责任去保护它。

我去过四川的一座小寺庙,看到有些居士在胳膊上戴一块红色的布,上面写着黄色的“护法”二字。他们手里拿着一根棍子,看到谁不听话就狠狠地打。我说:“你不是护法吗,怎么还破法呢?你这样做是在毁坏众生。”一个左眼不太好的居士说:“啊,堪布……”当时我们两个有比较精彩的对话,我在这里就不说了。不管怎样,居士也可以当护法,可以弘法利生。

“护持”,在藏文译本中是“受持”。二者都可以,因为闻思修行也是护持正法。包括我们的讲考、笔考,也是护持正法很好的方式。所谓护持正法,并非只是保护外在的东西,就像用军队保护建筑物一样。事实上,如果每个人的心里有了佛法,佛法慧命就可以延续下去。

最近,山上山下很多道友都在闻思修行、考试,有些人考的分数不是很高,有点伤心,其实也没必要,只要你真正努力了就可以。还有些人面对考试时毫无压力,把考卷放在面前就开始吃各种东西——我第一次去他的考场看到他在吃,第二次去他还在吃,第三次去他就开始打瞌睡了。这是不是护持正法呢?不好说。

种诸善根,无有疲厌。

六、种下种种善根,没有丝毫疲厌之心。

种善根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念经、供灯、磕头等。种下一点一滴的善根都很重要。《注维摩诘经》中说,有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来到舍利弗面前请求出家,舍利弗以宿命通观察,发现他在八万劫当中没有种下一点善根,就没有摄受他出家。老人又去找五百阿罗汉,他们都觉得这个人没有善根而不同意他出家。后来,他到佛陀面前请求出家,佛陀同意了,并为他说法,他当下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那些声闻对此不太理解,佛陀说:“你们声闻的智慧是有限的,我以智慧观察到,这个人在无量劫前种过善根。当时他是一名樵夫,在山上砍柴时遇到老虎,惊慌地爬到树上。这时,他看到如来以神通力在天空飞翔,就对佛陀生起信心,念了一句‘南无佛’。以此善根,他现在有了出家因缘,并获得阿罗汉果位。”[3]

佛陀还说:“愚人不知石头中有金子的界性,但金师知道。同样,愚者也不知道凡夫的无明石中有金子般智慧的界性,但如来知道。”[4]对于众生相续中具足如来藏的道理,《宝性论》中有详细阐述。

我们后天开始讲《宝性论》,有些人可能不想听,这有点可惜。为什么呢?因为大家以前听第二转法轮的中观教义比较多,而第三转法轮,尤其是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的道理,我们以前讲得不多,很多人听得也不多。所以,大家最好能圆满听闻这部法。当然,如果前面没有听,后面能听也很好。

最近我们开始上课了,很多人都觉得比较充实,虽然比较累,但也值得。人还是有点压力比较好,否则会一直散乱,什么时候才有成就的机会呢?我们依靠听课等因缘种下善根,听一堂课也很有意义。其果报不一定会马上显现,就像刚才公案中提到的那位老者,依靠多劫前念了一句“南无佛”的善根,今生才有了出家、获得成就的因缘。

所以我经常强调世俗善根的重要性,即使你学的法再高,也要经常行持一些世俗善法,比如念一句佛号、供一盏灯或转绕一圈佛塔。表面上看,这些都是非常小的事情,但在暗劫、边地、旁生道、某些天界当中,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我们人类在行持善法方面的确有很多优势。既然如此,大家万万不能懈怠、不能放弃。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七、菩萨的发愿恒常安住,而且他们会将善根功德回向菩提。

“志”指发愿、志愿。菩萨利益众生、行持善法的心不会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的发愿是恒常安住的。而且,他们会将这样的善根回向给众生,这种方便也很重要。

《注维摩诘经》中说,频婆娑罗王被关在监狱,快要饿死了。他透过墙上的缝隙遥见佛陀在山上往来,生起了极大的欢喜心,以此可以转生兜率天。但这时,他闻到四大天王中的毗沙门天王饮食的妙香,因为特别饥饿而被食物吸引,就转生到四大天王天去了[5]。

回向、发愿看似小事,实则非常关键。大家每天念《普贤行愿品》最好有头有尾,尽量把善根回向菩提,愿所有众生获得如来果位。这样回向是非常好的。如果回向不圆满或临死时发愿有偏差,即使一辈子都在行持善法,最后也可能堕落。

临终时的发愿至关重要。一生造恶之人,临终时若发了善愿,也可依靠善愿力获得解脱;一生行善之人,若临终发了恶愿,也会堕落的。所以,临终时千万不能发恶愿。如果觉得自己确实快不行了,就要清净自心,要这样想:一切都结束了,没必要再起贪心或嗔心,我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依靠这样的心念,一定会圆满所愿。

求法不懈,

八、希求佛法不懈怠、不懒惰,非常精进地求法。

很多人在求法方面还是比较精进的,听课都很积极、很认真。这里讲到,菩萨为了自利,首先要求法。而且要广闻博学,不单单求显宗法,还要求密法,这很重要。

求法过程中,身心各方面遇到违缘、历经苦行,都是很好的,是正常现象,不必感到自卑,更不能自残。坚忍的求法精神,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那天我讲了法显西行的故事后,很多人受到了一些启发。他65岁才开始学外语、“出国留学”,去了三十多个国家,得了很多法,通达了很多语言,14年后才回来。当然,这是菩萨的行为。很多人到了50岁,可能就没有勇气学外语了,出去求法就更困难了。

无论到藏地还是到其他地方求法,都一定要求到法。如果只是特别散乱地待了很多年,也没有很好地发心,还经常跟道友吵架,加行也没有修,闻思也没有究竟,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就特别可惜。

我觉得现在求法特别方便,大家应该珍惜这个机会,以后还有多少机缘是很难说的。因为好的因缘往往过得很快,不一定会一直存在。现在大家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听课,这是多生累劫难以值遇之事。有了这样的机会就应该倍加珍惜,把听课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来看待。

法王如意宝在石渠求学6年,将上师相续中的所有密意融入自心,真正得到了法。不知道在座各位,在某个地方待了6年以后有没有求到法?我很希望,每个人得到法以后都能令自心有一些改变。

说法无吝;

九、演说佛法无有吝啬。

菩萨求法是为了利益众生,因此对法并无吝啬之心。汉地有句谚语:“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所以,世间有些师父不会把所有知识、技能都传授给弟子。《注维摩诘经》中说:外道师为弟子说法时,会隐瞒法之精要;菩萨为弟子说法时,则会将所有窍诀倾囊相授[6]。

一般来说,佛教上师会以满瓶倾泻的方式向弟子传授佛法,其余做法则不合理。《十住毘婆沙论》中说:“菩萨随所住,不开化众生,令堕三恶道,深致诸佛责。”菩萨若没有教化众生,令其堕入三恶道,会遭到十方诸佛的呵责。也就是说,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一定会以讲经说法等方式,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众生堕落,否则诸佛都会谴责他们。

所以,大乘上师会将自己相续中的所有知识和功德交付给传承弟子。前面讲过“不作师捲”,意为上师不会将佛法都握在自己的拳头里。藏文中的“呗却”,意为老师只教授部分教言,其余的都藏起来,舍不得传授给别人。大乘佛教上师不会这样做。

希望各位辅导员、法师也把窍诀全部传给大家,不要担心传得太多,弟子就超过你了,不理你了,于是只给他们讲一点点。法王如意宝说过:“我从不会吝啬佛法。有些上师可能会将一些窍诀单独传授给个别弟子,但我没有这样的习惯,只要弟子具备法相,我就会向他们公开传授。”

我们也要随学上师,不作师捲,不吝啬法,一定要把自己懂得的法全部传授给有缘弟子,这一点很重要。《未曾有因缘经》中说,如果吝啬法,不愿给人传法,会感召生生世世诸根不全等果报[7]。

勤供诸佛,

十、精勤地供养诸佛。

这句经文后面是逗号,与下一句合为一法,这种分法跟我的分法不同。

“勤供诸佛”,在藏文等译本中是“拜见诸佛”或“观佛像”。

供养佛的功德很大,供养方式包括意幻供养、真实供养、法供养等。《华严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法供养也有很多种:一是如说修行供养,二是利益众生供养,三是摄受众生供养,四是代众生苦供养,五是勤修善根供养,六是不舍菩萨业供养,七是不离菩提心供养[8]。

故入生死而无所畏;

十一、心甘情愿入于生死轮回而无所畏惧。

“故入”,在藏文译本中是“桑银”,意为故意、主动、自愿地趋入。 《维摩经义记》中说,从这里开始讲了七种心[9],第一个是勇猛心,因为菩萨在轮回中度众生一点都不害怕,身处地狱都无有畏惧。

于诸荣辱,心无忧喜。

十二、对于荣华富贵与耻辱衰败,心里都没有丝毫欢喜或忧伤。

这叫做不动心,即不会动摇的心。《菜根谭》中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表达了儒家面对荣辱时的洒脱境界,与佛教教义有相似之处——对于个人的荣华富贵、衰败凋落完全随缘,心态不会随之起起落落。

不轻未学,敬学如佛;

十三、不轻视未学圆满的初学者,像恭敬佛陀一样恭敬学习圆满者。

在有些译本中,“不轻未学”和“敬学如佛”是一个法,在唐译中是分开的[10]。

“不轻未学”,不轻毁没有学圆满的人,比如刚来的初学者。上师如意宝刚去求学时,寺院的僧人用歧视的语气说:“来了两个僧人,应该是初学者吧?”法王显得有点不高兴,说:“我们两个是初学者,你们是得地菩萨吧?”他们就都不说话了。

不轻毁初学者真的很重要。每个人都当过初学者,一开始都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比如有些人刚来,还不太会讲考,大家就不能嘲笑或讽刺他们。

“敬学如佛”,要像恭敬佛陀一样恭敬已经学圆满的人,不生嫉妒心或贪执心。我们看到别人学得特别好,自己要生欢喜心,如恭敬佛陀一样恭敬他。

这叫离慢心,即远离傲慢之心。

堕烦恼者,令发正念,

十四、令堕于烦恼的众生发起正念。

这叫开导心。有些众生烦恼深重、特别痛苦,经常生起贪心、嗔心、痴心、嫉妒心等。这时,菩萨会想尽一切办法令其以正知正念对治烦恼,帮助他们尽快从负面情绪和逆境中走出来。

有些道友特别擅长开导别人,他们听说有些人心情不好或得了抑郁症,就开车去安慰,帮助别人从抑郁的云雾中解脱出来。这些人走出来以后,也很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

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经历些许阴霾,这也许只有自己清楚,别人不一定察觉。尤其在这个时代,很多人罹患心理疾病。有些人说:上上个世纪,肺病是人类的杀手;上个世纪,癌症是人类的杀手;而在这个世纪,精神疾病令人类备受煎熬。

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一定要想办法饶益烦恼众生。有些人以前特别痛苦,后来依靠佛法的确获得了内心的安宁和快乐,他们说:“如果我没有遇到佛法,可能现在都不在人世了,是佛法救了我。”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于远离乐,不以为贵;

十五、不会视声闻缘觉的寂静之乐为最珍贵。

“远离”的藏文是“温巴”。菩萨喜欢寂静,即远离一切嘈杂、愦闹,但不会贪执寂静。如果按字面解释应该是:远离声闻缘觉的寂灭之乐,不将其当作最稀有、最重要的快乐。因为大乘佛子并不崇尚声闻的涅槃。

僧肇大师也说:“独善之道何足贵乎?”声闻缘觉的独善之道怎么会是最珍贵的呢?可见,自己闭关、修行的独善之道并不是最珍贵的,最珍贵的是利益众生的心。

这叫做随有心。

不著己乐,庆于彼乐。

十六、不耽著自己获得快乐,非常欢喜别人获得快乐。

这就是菩萨的行为。《华严经》中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菩萨不为自己谋求安乐,只希望众生远离痛苦、获得安乐。这种行为与凡夫行截然不同。《大丈夫论》中说:菩萨见到他人受苦时,就像自己正在受苦一样[11];见到他人得安乐时,自己也非常安乐[12]。凡夫人不是这样,甚至完全相反,看到别人受苦时很开心,看到别人安乐时很痛苦,尤其是嫉妒心强的人。

唐译中,这一句是分开讲的[13],我将其作为一法。

“不著己乐”是离著心,“庆于彼乐”叫随喜心。

以上是慧远大师所说的七种心。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

十七、将安住禅定做身处地狱想。

有些道友说:“我早上能禅定半小时,晚上能安住半小时,一天就能安住一个小时。”按照菩萨的观点,你一天就在地狱里待了一个小时。因为他们认为,安住禅定虽然很快乐,但会耽误度化众生。所以说,住于寂灭的禅定就如同身处地狱。

有讲义中说,让阿罗汉出定去度众生,就像让一个醉酒的人去干活一样,他是没有力气的[14]。这个比喻挺有意思的。有些人在寂静山住了很长时间,出去以后根本不习惯,真的像喝醉了酒一样。因为他们经常安住于禅定,在度众生的时候也可能会入定的。有些阿罗汉也是如此。所以对菩萨来讲,入于寂灭禅定不一定是很好的。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

十八、将生死轮回做花园想。

《经庄严论》中说:“悟法皆如幻,生如入乐园,或兴或衰时,悉无惑苦惧。”我多次引用过这个教证。诸菩萨身处轮回,就像逛花园一样,经历兴盛与衰败,都不会生烦恼,也不会感到痛苦与恐惧。

所以,菩萨到哪里讲经说法都不会感到痛苦。以前,我很想派一批法师到非洲待5年时间,看看他们的发心如何,但又一想:会不会有人在那里圆寂了?其实也没事,以讲经说法结束自己的一生也是可以的。尤其是一些比较老的法师,在这里讲法很长时间了,如果最终在非洲大草原圆寂,在那里留下一个小小的遗塔也很好。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

十九、见到有求于自己的人,应该将他当作善知识。

《注维摩诘经》中讲了一个公案:月氏国王出行时,看到数千名乞丐在乞讨,就问大臣:“那些是什么人?”大臣说:“这些是乞讨者。”国王说:“他们不是乞丐,而是我的上师。因为他们在为我说法,并不是在乞讨。他们说:‘我们前世也是国王,因为不修布施,现在才变成乞丐。国王您现在如果不修布施的话,以后也会像我们一样。’所以,他们是我的善知识。”[15]

《大宝积经》中讲:“若见有乞者,心生于佛想,念是人今来,施遗我佛道。”如果见到有人来乞讨,应该把他看作佛,要想到他是来对我做布施或开示佛道的人。但有些人看到乞丐就觉得讨厌。实际上,凡是乞求我们的人都是善知识,我们要尽量满足其所愿。

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

二十、布施财产、身体、儿女等,唯一目的是愿众生获得一切智。

菩萨的一切布施都不为自己获得回报,而是为众生获得如来果位。佛传中经常提到,佛陀布施自己的身体、妻儿时,别人问:“你这样布施到底是为了什么?”佛陀说:“我没有其他目的,只愿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我们做任何事情时,也要以求佛果、获得一切智为目标,这是最好的发愿。

见毁戒人,起救护想;

二十一、见到破戒之人,生起救护之心。

看到破戒的人,不能歧视、蔑视,觉得他们特别肮脏、不能接触。应该想到破戒者很可怜,要发大心,想办法救护他们。因为在别解脱戒自宗当中,破戒者是无法救护的,只有菩萨可以施与救护。

《大集经》中有一个公案,频婆娑罗王问佛陀:“破戒僧人能否与僧众共住、共享饮食?”佛陀问国王:“您的大臣、宰相当中,若有人严重违犯王法,能否参加招待外宾的大型宴会?”国王说:“肯定不行,他已经违犯王法,我见都不想见他。”佛陀说:“同样,犯了根本戒的人已经造了非常严重的罪业,不能与僧众共住。”[16]

可见,犯根本戒的人是没有机会与僧众共住的,但这是僧团内部的事。现在有些在家居士,经常参与僧团的管理、整顿,很多教授会研究、探讨出家人的戒律和行为。但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出家人的威仪、戒律、羯磨仪式等并不是在家人的研究领域,这些应由出家人以专业、规范的方式来研究和传播,在家人做这些事非常不合理。

有些研究者关于戒律等问题的想法非常可笑。1993年,我遇到哈佛大学一位女教授,她是女权主义者。2013年,我再次见到了她。她跟我说:“藏地比丘尼的戒律一定要恢复!”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说了大概半天时间。刚开始是讲道理,后来开始辩论。她的想法是很好的,觉得男女平等要体现在戒律上。我告诉她:“这个问题有历史、戒体等多方面原因,要解决不是那么容易的。”她说:“不行,你们找20个人,马上传戒!快,一定要做!佛学院必须要做这件事!”在家人关心僧团管理,我非常感谢,但他们也许不太懂僧团内部的管理方式,还是不便过度参与。

最近,内蒙古那边有人召集在家居士,专门去了解某个出家人的戒律是否清净。我觉得,整顿出家人的工作应由僧团、寺院的管家、管理团队来做,不应由在家人去做。在家人主要负责居士团体的管理,如果发现某些出家人行为比较过分,可以向寺庙、佛学院等反应情况,不便直接参与管理。

居士若参与僧团管理,难免会诽谤僧人,有因诽谤也好,无因诽谤也好,都会让自己在今生来世感召难以想象的果报。古人说过:以恶心想把别人扔进河里的人,自己却掉进河里淹死了。很多人出于强烈的嫉妒心,对宗派、道场或个人妄加诽谤。有些是以赞叹词诽谤——“这是某某人的明妃、空行母。”“他是瑜伽士。”有些是直接以恶语诽谤。在新媒体非常发达的时代,在家人若不谨慎言词,今生来世的果报会非常严重。

所以,大家要对自己的语言负责,各个地方的居士团体要好好闻思修行,这很重要。有些语言若经得起观察、不得不说,也是可以说的,但自己要对每一句话承担责任。如果未经观察就胡言乱语,对佛教究竟有利还是有害就很难说了。总之,在家居士尽量少参与各种是非。否则,在短暂的人生中卷入各种是非,难免给自己招来祸患、导致堕落。

诸波罗蜜为父母想;

二十二、将布施至智慧之间的六波罗蜜多做父母想。

人依靠父母来到世间,同样,圆满的如来法也要依靠六波罗蜜多才能获得。所以,要将诸波罗蜜多做父母想。

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二十三、将三十七道品做眷属想。

三十七道品是获得佛果的助缘,因此要对其做眷属想。

发行善根,无有齐限;

二十四、行持善法无有厌足。

“发行”,即发心并实际行持善法。“无有齐限”,即积累善根资粮没有厌足。我们不能想:“听了一堂课就可以了。”“修了加行就可以了。”对善法方面不要有厌足心。

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

二十五、参照其他清净刹土的严饰法来建立自己的刹土。

比如参照极乐世界的庄严、美妙,通过修行来建造自己的刹土。这不是说,我们把极乐世界的黄金、琉璃都挖来,自己建一个小小的刹土。而是说,要随学阿弥陀佛的发愿和修行,建立自己的清净刹土,这也是菩萨最好的一种行为。

大家可以经常阅读佛菩萨、高僧大德的传记,借鉴他们的修行方法,这对自己很有帮助,也能提醒自己不再散乱。据说,一位名人在日记中记录了他每天的行为:今天打牌,明天打牌,一直打牌……后来他在日记中说:“再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从明天开始我一定要改正!”结果,第二天他又继续打牌了。

总之,我们应该看看前辈大德是如何求法、如何修行的,并且如是随学,这也是建立自己国土的一种方法。

 

阳光之卫
སློབ་གསོ། གསར་འགྱུར། དཔེ་ཀློག གླུ་གཞས་སོགས་འཕྲིན་སྟེགས་འདི་ལས་གཟིགས་ཐུ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