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通知》,启动“基础教育精品课”(以下简称精品课)遴选工作。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教师团队积极响应,以饱满热情投入到精品课的筹备与录制中,成果显著,入选课例再创新高。
市级精品课
授课教师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创设意境的方法和借事抒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
2.感受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豪放胸襟,学习作者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精神,传承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习诗词鉴赏的有关知识,积极感受诗词意境,领略思想艺术魅力。
2.体会作者的人生理想与远大抱负,传承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授课教师
Section B 2a—2e“Hansel and Gretel”
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戏剧。本课设计紧扣教材,以导演选角的开场白引入本堂课,以How to act a play?为主线,贯穿始终,读完戏剧后,通过生生互动讨论,分析戏剧冲突的发展,并学会分析人物语言,最终使学生通过本节课去了解如何成功演出戏剧人物的特点,激发学生思维和合作意识,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具体课程内容如下:
(1)Know the play. 展示经典英文戏剧,了解戏剧作用,构成和基本元素。
(2)Read the play. 读剧本,了解戏剧每个场景的主旨以及戏剧发展的整个过程。
(3)Feel the roles. 通过读戏剧中人物语言学会分析人物特点。
(4)Act the play. 通过演出整个戏剧感受戏剧的魅力。
(5)Create the play. 创设戏剧结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演绎戏剧去感受戏剧表演的过程,体验人物性格及心理冲突,学生们在角色的体验和认识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表达自己,从中领略戏剧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表演技巧和创造能力。
授课教师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本课以实物史料为载体,创设“跟着文物去旅行——丝路之旅”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物信息学习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和两汉对西域的经营相关史实。
同时,本课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教学立意,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大国‘智’理与时代担当”为线索,将本课内容划分为:“‘智’战略——凿空西域” “‘智’管理——经营西域” “‘智’复兴——历史重光”三个部分,帮助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会中国智慧与时代担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授课教师
科学·技术·社会 塞罕坝今昔
杨凯恩老师的《塞罕坝今昔》,以历史发展脉络为教学线索,并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通过对塞罕坝美景的展示与渲染,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之后对塞罕坝的往昔荣光、衰颓原因及过程进行讲解。接下来,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创举进行问题引导的启发式教学,使同学们在相关生态学知识及技术原理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塞罕坝修复之不易。杨老师还深度利用塞罕坝建设的成功实例让同学们理解、内化塞罕坝精神,更好地为新中国建设而奋斗!
授课教师
1. 磁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铁针开花”的情境为线索链,并以大量物理实验为载体,直观地构建了“磁性-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磁感线-地磁场”这一知识体系。老师重视科学思维的培养,比如通过铁屑的分布情况建立磁感线的物理模型;运用工程上的磁极检测笔判断磁极,具有跨学科的视野;通过介绍我国磁学研究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
授课教师
做有梦想的少年
本课程以奥运热点人物潘展乐的成长故事为线索,通过“识梦想含义—悟梦想意义—明筑梦方法”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设置,引导学生分析潘展乐个人奥运梦和国家体育强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紧扣时代脉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深化政治认同,增强责任意识。
授课教师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本课题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开篇。课题选择和设计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以新课标为依据,凸显化学学科大概念统领的内容结构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彰显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该课题体现“继承”“发展”“创新”理念,以化学的历史、化学与生活、化学的特点和化学的发展为主线,内容选择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反映时代性。课例选择强化了学科德育,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体现“绿色发展”思想。课程建构中,突出学生互动参与感,让学生真切理解化学“是什么”“怎么来”“走向哪”“为何学”四大问题,对于新课标指导下大概念统领的多学科融合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授课教师
开源硬件传感器的应用
本节课主要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开展教学。课程通过展示重庆灯光秀视频,激发学生对灯光控制的兴趣。讨论灯光控制的方式及其局限性(如时间控制的不精准性)。提出使用传感器进行更精准的控制,并引入传感器的概念。本节课由三个实验串联,实验一为探究传感器的功能,了解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验二为探究传感器的分类,验证猜想传感器分为数字类型和模拟类型。实验三为传感的应用,体验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三个实验掌握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力量,体会科技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匠心铸就教育初心,以初心引领教育未来。本次荣誉不仅彰显了我校教师卓越的教学能力和信息化素养,更展现了我校长期以来坚持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作为重庆一中教育集团成员校,重庆一实在高新区“科创高新·智慧教育”发展理念指引下,将以此荣誉为新的起点,秉承匠心精神,坚守教育初心,未来将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致力于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激活思维、启迪智慧、塑造灵魂的精品课。
-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
文稿 | 教科室
编辑 | 林小凤
初审 | 雷雪 叶凯 马千惠
终审 | 林松
交流热线 | 65912509
投稿热线 | chongqys@163.com
CQYS
往期回顾
关注重庆一实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