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机场滴滴司机月入2.5万,我顿悟真正会卷的人,是不用加班的

财富   2024-11-17 06:01   北京  
知名博主@程前Jason从杭州萧山机场出来,遇到一个30岁的专车师傅。
闲聊时,师傅说他一个月能挣两万五。
博主打心底里不相信,质疑道:怎么可能,现在不是越来越难跑了吗?
师傅很神气地说,那是对于别人而言,我会对抗算法。
什么是对抗算法呢?
师傅开始娓娓道来。
他最想跑的是“萧山机场—余杭区”的路线。
因为路途遥远,单价高。
为此,他做了两方面的努力。
第一,只要余杭的客人一上车,他视顾客为上帝,礼貌周到,把客人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当下车的时候,10个顾客里有8个会给他五星好评。
第二,他半夜会在余杭溜达,如果派单到别的区,就特地开顺路模式再回到余杭。
如此一环扣一环,他要让滴滴平台的大数据算法知道:
1. 我是一个余杭的司机;
2. 我最熟悉的路线,是机场到余杭;
3. 我是机场到余杭的所有司机里评分最高。
他说过很多同行普遍有一个心态:觉得有单总比没单好,跑起来总停下强。
这样的工作方式,让他们陷入内卷的状态身不由己,一跑就跑12个小时。
而这位跑机场余杭专线的司机,晚上11点出车,早上6点准时收车,然后优哉游哉地给媳妇孩子买好早饭,送孩子上学。
都是网约车行业,他跟其他苦兮兮的司机相比,既不用加班,还能赚到更多的钱。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之下,内卷可谓无处不在,但是真正会卷的人,头脑一定要走在手脚前面。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不解:为何行业顶尖的人不到千分之五?
直到拥有一家超过10万人的公司,他才明白:大部分人为了躲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在于你能干多少累活,在于你思考的深度。
网友@林澜在一家生产手表的电子厂里当车间主任。
在早年时,他只是一名工人,主要任务是给手表装配零件。
他们早晨六点半就要起床,开始一整天的工作,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回宿舍。
因为是按件收费,许多工人都会主动延长工作时间,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宿舍。
但他却是不一样,别人在拼手速,能多装配一个零件就能多赚一点钱。
他手上不停,脑子里却在研究整个手表的架构、各种配件的功能。
他永远都是准时下班,一回到宿舍,他就坐在电脑前开始鼓捣,一边学习组装原理,一边学习使用电脑操作自动化生产线。
后来工厂引进大量机械手,很多人都失业了。
他因为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也会操作电脑,被留了下来,晋升了车间主任。
被誉为“硅谷投资教父”的纳达尔说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
现代社会中,努力只是一个常规要素,再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他发现,职场中看起来最忙碌,最努力的人,反而通常表现平平,收获甚少。
他们整日辗转于各种会议和活动,扎进堆积如山的任务中,没日没夜地熬夜。
他们焦头烂额地加班,却换不来升职加薪。
而像查理·芒格这些真正的精英,会集中心力改变心智模型,吃透事物的本质。
在这个人人被迫内卷的社会,用蛮力终究走不远,看得远些,想得深点,才能走出这困境。

《斗魂》中,有人问稻盛和夫,这个成功方程式中,哪个因素最重要?
他回答:“能力和热情,几乎所有人都会产生共鸣。但让人遗憾的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努力的方向。
只有选对方向,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事半功倍。
稻盛和夫自幼家贫,一家人靠卖纸袋为生。
父亲负责制作纸袋,他则背着纸袋沿街叫卖。
起初,他漫无目的穿梭于大街小巷,一个纸袋也卖不出去。
可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放弃,而是怀疑自己的销售方式有问题。
他认真琢磨后改进了策略,划分出7个销售区域,然后在不同的区域分别进行售卖。
最后发现有一处卖得很红火,他就将销售重心放到了该处。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能卖出一大半纸袋,有时甚至能全部卖完。
这件事让他明白:任何挫折和难题,都困不住灵活的思维。
后来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他也总能凭借思维方式,化解各种难题。
20世纪60年代,京瓷的竞争者增多,利润不断下降,公司运转几乎停滞。
员工们一心想着多跑市场,争夺现有的订单,却收效甚微。
危急关头,稻盛和夫让员工专门挑那些难度大的订单来做,并主动向客户提出产品预想。
京瓷那时的技术尚不成熟,根本做不出客户预期中的产品。
员工们不理解稻盛和夫的做法,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稻盛和夫却说:“别的公司只接现有技术能做的,那我们就接不能做的。既然技术不够,那我们就反过来,用订单逼着我们研究新技术。”
不出他所料,在完成订单的压力下,员工们大力投入研发,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另辟蹊径的京瓷,也一跃跻身行业头部,甩同行一大截。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
正如《认知红利》中所说:
“你这辈子的成就,最终能达到多高,是靠你的思维模式支撑起来的。”
我们总是受困于内心的茧房,看问题时太过拘泥于眼前,路不通时只会原地打转。
可认知不够,你再怎么吃苦耐劳,也仅能勉强换来温饱。
思维不对,你再怎么坚持不懈,也实现不了命运的逆袭。
真正能困住人的,不是外界的挫折与考验,而是自己头脑中无形矗立的高墙。
跳出禁锢自己的圈子,更新迭代自己的思维。
当你看见的世界变广阔,那些阻碍你前进的拦路石,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真正的高手,不会累死自己,卷死同事,而是在工作中向内求索,打破自己的边界。
1. 能力破局
最近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如何看待著名主持人李思思从央视离职。
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能力以内有无尽的内卷,能力之外则有无限的可能。
“一招鲜,尝遍天”的时代早已过去,端着铁饭碗的念想,只会沦于平庸。
摆脱低层次的竞争,就必须拓宽能力的边界,提高自己的层次。
朋友小杨毕业后,在一家合资车企担任试验工程师。
经过三年实操,他熟练掌握了所有试验的流程,但小杨却在这时,申请调岗去做项目管理。
朋友无不劝他,好不容易学会了,何苦去新的岗位从零开始?
时至今日,车企遭遇行业寒冬,公司为削减成本,将技能要求单一的试验进行外包。
作为正式员工的试验工程师,一夜间被裁掉大半。
小杨却因为既懂项目,又懂管理,反而在裁员风波中被提拔为部门主管。
没有永远奏效的三板斧,也没有躺平纳凉的技能树。
身处瞬息万变的社会,唯有升维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2. 思维破局
“刘润年度演讲”,提到一种“抢风航行”。
当帆船遇到逆风时,将船头转向右前方,使逆风转变为侧风。
向右前方航行一段时间后,将船头转向左前方,继续航行一段时间。
如此,帆船就能以曲折的轨迹驶向前方。
风平浪静时,只要努力划桨,就能让船跑得更快。
然而对于方向和时机的思考,则能让船逆风前行。
人生也是如此,越是时局艰难,越能体现思维的价值。
最近两年,化妆行业大受冲击。
许多化妆师凌晨4点,就拖着50来斤的箱子,奔波在每次活动的路上。一天忙碌下来,赚了不到三百的收入。
然而有一小部分化妆师,却在演唱会门口摆起了化妆摊。
管控放开的第一年,国内仅上半年就举办了超过300场大型演唱会。
他们对此早有预料,于是提前规划好路线,为前来追星的粉丝化“应援妆”。
每次忙到演唱会结束,几个小时就能赚到同行半个月的工资。
时代的困局,本质上是思维的困局。
工作的瓶颈,本质上是思维的瓶颈。
一个勤于行动而懒于思考的人,注定陷入平庸的境地。
推倒思维的墙,你将看见条条大道通罗马。
3. 眼界破局
工作以十年为单位,看到的是趋势;
以一年为单位,看到的是努力;
以一月为单位,只能看到眼前黑压压一片人,以及谁被选中的运气。
人人都在内卷的时代,如何避免淘汰出局?
答案其实很简单:看得足够远,远到距离能帮你筛掉所有对手。
张蕾投身乳制品行业时,没有和同行抢购奶牛,而是研究起了泥土。
奶牛离不开牧草,高品质的牧草则又是从肥沃的土壤上长出来的。
一连十几年,张蕾没有卖出一滴牛奶,而是日复一日专注土壤培育。
最终,他的产品凭借独特的口感和品质,迅速抢占高端市场。
竞争对手想要跟进,然而接近20年的培育周期,却成为他们无法逾越的门槛。
清华大学战略研究院的徐弃郁老师曾说:我们总是对短期预期太高,却对长期预期太低。
目光拘于眼前一隅,只会被琐碎的工作绑架一生。
站上高处,把事看远,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很喜欢《认知突围》里的一句话:
“长时间的低质量忙碌,只要公司没倒闭,谁都可以做到。
难的是打破自己,从旧的躯壳里长出新的生命。”
内卷的本质是消耗自己,破局的本质是提升自己。
两者都不容易,但后者能让你重组升级,成就更高阶的人生。
|END|

东家自习社
聚焦客户的挑战与持续增长,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与有温度的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