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11月4日
综合
■ 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部署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网络中盗墓、探墓、非法鉴定等相关违法违规短视频和直播活动
■ 海关总署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做好海关系统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 国家文物局:“四普”田野调查进入关键阶段 各地新发现持续增加
■ 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座谈会在京召开
■ 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工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
■ 文物主题游径典型案例遴选工作启动
■ 北京7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发布
■ 18个展览入围陕西省第二届(2021-2023年度)博物馆优秀陈列展览终评
■ 成都又一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上新”
■ “潮人绣古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批
■ “青海柳湾彩陶符号研究”学术咨询活动在青海西宁顺利召开
■ 西藏累计投入3.2亿元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
博物馆
■ 故宫发布:关于2024年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主题免费开放日的公告
■ 中国长城博物馆启动主体施工,明年5月结构封顶
■ 上海博物馆东馆11月将全面建成开放
■ 济南中山公园北门片区开始拆除 拟建成博物馆
■ 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预计明年4月开放
■ 大辛庄遗址博物馆顺利封顶
■ 全国22家一级博物馆在成都“竞技”
■ 长沙新增一家民营博物馆
■ 广安牌坊村建川博物馆预计明年春节前对外开放
■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获设计金奖
■ 云南省首个家书博物馆落地昆明
■ 保利美高梅博物馆11月2日正式开馆
■ “一代女皇武则天展”在荷兰国家陶瓷博物馆开幕
■ 印尼国家博物馆重新向公众开放
■ 波兰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新馆开馆
■ 北京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明年5月开放
■ 木兰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启动国家考古发掘
■ 仙居下汤遗址考古获得系列重大发现
■ 福建松溪文物普查发现明代古桥
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部署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网络中盗墓、探墓、非法鉴定等相关违法违规短视频和直播活动
海关总署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做好海关系统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海关总署、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关于做好海关系统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各海关单位和文物行政部门要增进协作配合,结合各自职能密切开展合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次普查摸清海关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各海关单位要做好相关工作组织实施,指定专人对接同级文物普查机构,动员本地区海关系统相关单位做好普查工作,为普查队员现场调查等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各海关单位要系统梳理具有历史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古代海关遗址、海关石刻以及海关系统管理使用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建立新发现文物线索清单,向同级文物行政部门及时准确提供,并做好普查登记文物的安全保护工作。
各文物行政部门要按照普查总体方案和标准规范,对已认定、登记的文物进行全面复查,对海关单位提供的新发现文物线索逐一开展实地调查,符合文物认定标准的,依法认定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其中价值重要的,报请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各海关单位、文物行政部门要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为契机,建立完善常态化文物保护管理协调机制,普查结束后继续加强协作,加大海关系统文物保护管理力度。各海关单位要对所属、管理和使用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状况进行详细梳理,对存在险情、安全隐患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定保护方案,确保文物安全。
各海关单位要用好普查成果,提高海关系统文物展示利用水平。坚持展教结合,将海关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作为海关系统历史文化展示、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和党日活动的重要阵地。具备条件的海关单位应积极向社会公众开放关史陈列室、关史陈列馆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引公众了解海关历史,传播海关文化,促进文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力量。
各地海关单位文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可及时向海关总署(博物馆)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国家文物局)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当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田野调查进入关键阶段,各地普查队伍深入村居田野,积极开展地面踏勘、走访群众、收集线索等,加大文物新发现力度。
山东:从汉代到近现代,多地有重要新发现,截至目前,山东省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共计1987处。
福建: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新发现水下文物遗址。在金井镇围头湾登记1处水下文物遗址——泉州晋江将军岸屿清代沉船遗址。东山县登记3处水下文物遗址——漳州东山东门屿清代沉船遗址、冬古沉船遗址和东山关帝庙前清代水下遗址。截至目前,华安县已完成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186处,“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复查率达46.5%。华安县组织“四普”工作队队员召开普查质量分析会,针对近期“四普”外业信息采集、内业归档整理及普查系统录入质量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
陕西:“市级组队,逐县普查”做法成效显著。陕西省采取“市级组队,逐县普查”的方式,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共组建13支市级普查队及2支专项普查队,各县(区)抽调人员共组建90支队伍,共有队员961人,形成了一支支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工作经验、能吃苦、善战斗的普查队。截至目前,陕西省10个地市工作均已全面开展,全省已开展70个区县实地调查工作,完成了43个区县的实地调查工作任务。共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25915处,占“三普”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52.82%,调查新发现文物1184处。“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复查总数居全国前列。(国家文物局)
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座谈会在京召开
10月28日,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认为,推进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建设,是深化革命文物系统研究、提升革命文物保护能力的创新举措,是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抓手。协同研究中心创建以来,各方参与踊跃,社会反响积极,工作推进扎实有效,建设成果超乎预期。
会议强调,要锚固定位,扎实谋划,打造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实践推广、咨政服务于一体的革命文物国家级研究中心、高端智库和创新平台;要聚焦主题,突出特色,积极开展融合研究、技术创新、案例示范和咨政建言工作,形成各有侧重、各有所长的革命文物大研究格局;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充分利用纪念馆的资源禀赋和主场条件,推动革命文物理论、方法与实践创新;要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不断推出一批破解革命文物瓶颈问题的调研报告、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打造思政“金课”、展陈精品、宣教品牌;要规范管理,加大支持,以周期考核和年度报告的形式对协同研究中心进行督导,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20家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是依托高校和纪念馆(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由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的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致力提升革命文物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相关高校、纪念馆(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同志参会。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同志作工作发言,20家协同研究中心代表交流发言。(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小程序)正式上线
10月24日,中国文物报社与中国电信集团合作打造的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小程序)正式上线。 该小程序,是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二期工程)”的重要成果,按照“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建设总要求,以提升文化遗产数字化水平、活化文化遗产资源、推动文博行业数字化发展为目标,初期首先建设了“博物馆、博云赏、博云展、博视野、博直播、博慕课”六大核心模块。平台通过融合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云展、文博视频及慕课等资源,藉由天翼5G直播平台,探索新型的数字化展示手段,让公众体验数字文化,让博物馆的文化和教育内容得到广泛传播。后续,小程序将逐步拓展开发文物古迹、考古、革命文物、世界遗产等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传播。
该平台的建设,旨在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关于“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有关要求,支持更多文博单位走向全媒体时代,推动宣传、文化、文物等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与高效利用,赋能媒体行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变革,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国家文物局)
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工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
10月25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工作推进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听取15家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建设工作情况的介绍,对做好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出席会议并讲话。
罗文利指出,2009年开展首轮建设工作以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在藏品保护、展陈提升、社会教育、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他强调,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要进一步认识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梳理分析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症结,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承担国家重大战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等重点任务,找准自身定位,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推动各项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会议还征求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管理办法》修订意见。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北京、上海、山东、湖南、陕西等15个省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国家文物局)
文物主题游径典型案例遴选工作启动
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通知,启动2024年度文物主题游径典型案例遴选工作,旨在更好推动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总结典型做法、先进经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通知明确,文物主题游径的资源对象以不可移动文物为主体,涵盖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类型。围绕文物游径主题,可串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可包括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老字号、水利遗产、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可纳入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剧场、文化馆、非遗馆等文化场馆。
根据通知,文物主题游径典型案例的遴选范围为区域性文物主题游径和县域文物主题游径。其中,区域性文物主题游径以区域重要战略、重大工程或跨省域重要山川、道路为依托,重在彰显区域历史文化特征,凝练区域文化遗产旅游标识品牌。县域文物主题游径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重在关联各级各类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激活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与旅游需求。
通知明确,申报文物主题游径典型案例应做到主题凝练突出、资源合理利用、价值充分阐释、线路规划合理、配套服务完备、建设成效显著,对全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具有案例参考意义。申报游径需已对外公布,有游径总体规划或建设方案。(中国旅游报)
北京7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发布
继开展两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后,北京市西城区30日发布第三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此次面向社会公开推出活化利用的文物建筑共有7处,分别为砖塔胡同关帝庙、真武庙、永泉庵、婺源会馆、秦良玉屯兵处、西单饭店旧址、聚顺合栈南货老店旧址。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第三批项目中,西城区持续拓展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选取秦良玉屯兵处,从修缮阶段就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出资,按文物部门批复的方案进行修缮。这种活化利用的模式,可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提早介入,利于修缮和后期合理利用的衔接。
第三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工作将继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所有社会机构均需通过公开竞争方式获取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拟参与本次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的社会机构可按照如下流程渐次推进:信息获取、前期咨询、项目策划、项目评审、项目确定。相关信息在西城区人民政府官网https://www.bjxch.gov.cn/、国家文物局官网http://www.ncha.gov.cn/、北京市文物局官网http://wwj.beijing.gov.cn/、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bjinvest.com.cn/等渠道同步发布。欢迎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西城区第三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中国新闻网)
18个展览入围陕西省第二届(2021-2023年度)博物馆优秀陈列展览终评
成都又一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上新”
10月28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司法保护协作协议签约暨金沙遗址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共建活动,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举办。成都中院与市文广旅局签署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司法保护协作协议。金沙遗址博物馆、青羊区法院、青羊区文体旅局签署了金沙遗址司法保护协作协议。
此外,成都、德阳、眉山、资阳、成都铁路运输5家中院还共同签署了《关于成都都市圈司法护航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据悉,金沙遗址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基地建成后,将以“生态·文化遗迹+司法”的理念,涵盖文物和文化遗址保护,文创产品、商标、域名等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信息共享、法治宣教、人才双向培养等功能。(红星新闻)
“潮人绣古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批
“潮人绣古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已经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同意。这一方案由广东省文物局核报、潮州市人民政府编制,为潮州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明确了目标和路径。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已于今年全面启动,并计划在2026年接受国家文物局的评估认定。
示范区的范围与潮州古城历史城区的保护范围相同,建设范围东起笔架山,西至葫芦山,北起环城北路和北园路,南达环城南路,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以潮州古城为核心,拓展至周边的韩江两岸、凤凰洲北端、潮州八景等区域,并适当兼顾潮州市域内其他文物和文化遗产密集区域。
实施方案的建设目标是创立价值保护、系统管理、绣花功夫的文物保护管理潮州模式,塑造共建共享、跨界融合、古今辉映的古城保护发展潮州格局。具体工作包括四个方面,涉及18项任务和35个子项,包括健全管理体系、搭建多方平台、实施重点项目以及深化研究阐释。其中,实施重点项目部分借鉴“潮绣”针法,通过“缀绣”“垫绣”“拼绣”“贴绣”等不同“针法”实施8个示范项目,以串联、提升、整合、赋新古城文物资源。同时,方案还强调了与高科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注重海内外潮人对文物价值阐释的话语权,挖掘潮州故事、唱响潮州声音。(潮州发布)
“青海柳湾彩陶符号研究”学术咨询活动在青海西宁顺利召开
10月29日至30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海省博物馆承办的“青海柳湾彩陶符号研究”学术咨询活动在青海省博物馆成功举办。
咨询活动期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青海省博物馆代表工作组就青海柳湾彩陶符号整理情况作了详细汇报。截至目前,已完成省内12家文物收藏单位彩陶文物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在近2万件彩陶文物中,发现带彩绘或刻划符号的陶器2017件。本次梳理统计,共发现276种彩绘符号及3种刻画符号,其中柳湾墓地带彩绘或刻划符号的陶器1842件,共254种彩绘符号及1种刻画符号,主要出土于青海河湟谷地的乐都柳湾、民和阳山、民和代家台、民和马牌以及共和盆地内的同德宗日等史前文化遗址与墓地中,涉及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宗日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等多个考古学文化,尤以马厂类型中发现的符号种类与数量最多,较大扩充了青海彩陶符号的种类与数量。
专家一致认为,截至目前,此次彩陶符号整理是全国范围内数量最多、种类最全、信息翔实的一次整理,为进一步推进柳湾彩陶符号研究指明了方向。
西藏累计投入3.2亿元加强可移动文物保护
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西藏累计投入3.2亿元,共实施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数字化保护项目、文物修复项目56个,持续提升自治区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和文物科技保护能力。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少国说,在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西藏实施了哲蚌寺、甘丹寺、大昭寺等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有效改善了寺庙可移动文物保存环境;实施了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推进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
在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方面,西藏实施了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阿里古格王国数字化保护等项目,通过对藏品的数字化重建,实现了文物全方位观赏、收藏、管理。
在可移动文物修复方面,西藏相关部门同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合作,开展了布达拉宫贝叶经等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工作,完成了贝叶经病害调查;实施了西藏博物馆馆藏哈利玛长卷、山南拉隆寺清代文书等修复项目。
此外,自治区博物馆体系建设得到不断完善,目前由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纪念馆、寺庙文物陈列馆组成的西藏博物馆体系初步建成,总数达43个。近年来西藏全区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参观人数不断攀升,2024年1月到9月参观人数达325万余人次。
数据显示,西藏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73处,其中已完成馆藏可移动文物登记的文物保护单位达1006处,可移动文物51万余件(套)。(新华社)
故宫发布:关于2024年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主题免费开放日的公告
10月30日,故宫博物院官网发布:关于2024年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主题免费开放日的公告,内容如下:
中国长城博物馆启动主体施工,明年5月结构封顶
从延庆区住建委了解到,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正式进入建筑主体施工阶段,项目建设进度达30%。2025年5月,博物馆将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目前,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已完成土护降施工,正在进行基础垫层铺设、防水等,计划今年年底完成地上主体结构的20%。2025年5月,博物馆将实现主体结构封顶,11月完成装修及机电安装工程,12月全部竣工。(北京日报)
上海博物馆东馆11月将全面建成开放
上海博物馆东馆历代书画两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展中,开放“三部曲”已步入尾声,将于11月实现全面建成开放。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介绍,中国历代书画展陈全面开放后,上博东馆书法馆、绘画馆、海上书画馆及书画特型馆总展陈空间面积将达到4000平方米,首展全开总计将展出200余件作品。(中国新闻网)
济南中山公园北门片区开始拆除 拟建成博物馆
近日,济南市经三路中山公园北门片区,紧邻中山公园的中山大酒店、砖混结构居民楼、临街商铺,在做着拆除前的最后准备工作。据了解,该地块为中山公园(开放博物馆)项目,房屋征收范围包括经三路150号济南市图书馆以东,经三路以南,中山公园北门以西,中山公园以北。该区域拆除总面积达到了1891平方米。(齐鲁壹点)
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预计明年4月开放
浙江省第一座考古博物馆——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预计将于明年4月开放。据现场的工作人员说,目前博物馆项目整体已经完成了90%,外立面进入扫尾阶段,内部公共部分的装修也完成了90%,将于11月底完成,整个项目包含室外预计将于12月底完成。展陈工作这个月刚刚进场,博物馆预计将于明年4月18日,正式与大家见面!(杭州网)
大辛庄遗址博物馆顺利封顶
10月29日,历城城发集团代建的大辛庄遗址博物馆举行主体封顶仪式,标志着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10月27日,从安徽省人大组织的“江淮环保世纪行”在马鞍山市活动中获悉,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将于明年4月建成对外开放。(中安在线)
全国22家一级博物馆在成都“竞技”
10月30日-31日,由四川省博物馆学会、成都博物馆协会主办,四川博物院等承办的“数字文创与新质生产力”工作交流会在成都举行。会议聚焦于“数字文创与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议题,汇聚了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敦煌研究院、苏州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四川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22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以及成都龙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代表,就博物馆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数字IP的授权合作等前沿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中国新闻网)
长沙新增一家民营博物馆
近日,藏湘知文化记忆馆收到湖南省文物局发布的《关于同意“长沙市藏湘知纸质文化博物馆”设立备案的复函》,这意味着长沙市新增一家民营博物馆,现有的藏湘知文化记忆馆将更名为长沙市藏湘知纸质文化博物馆。
藏湘知纸质文化博物馆是一家以纸质类文化载体为主要收藏、展示对象并兼具保护、研究、教育、服务等功能的文化机构,现馆藏30余万册纸质文献,其中善本古籍5000册。(长沙晚报)
广安牌坊村建川博物馆预计明年春节前对外开放
广安牌坊村建川博物馆聚落项目,目前正进行室内精装修、室外幕墙工程以及景观绿化和附属工程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春节前对外开放。”广安牌坊村建川博物馆聚落项目负责人黄建明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占地40亩,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该项目将建设票证故事展、老课本博物馆、川剧博物馆、搪瓷博物馆、连环画博物馆、飞越巴蜀5D体验馆等10个主题展馆。(广安区融媒体中心)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获设计金奖
云南省首个家书博物馆落地昆明
保利美高梅博物馆11月2日正式开馆
由保利文化与美高梅联合打造,坐落于澳门的“保利美高梅博物馆”将于11月2日正式开馆运营,据悉博物馆以时间为脉络,共分为季风、文脉、交织、联结四个主题空间,分别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影响和展望。首展“蓝色飘带——探索神秘海域,邂逅丝路遗珍”也将同步向公众开放。(新华社)
“一代女皇武则天展”在荷兰国家陶瓷博物馆开幕
由中荷两国文物机构合作举办的“一代女皇武则天展”25日在荷兰北部城市吕伐登的荷兰国家陶瓷博物馆开幕。展览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河南省文物局与荷兰国家陶瓷博物馆合作举办,将持续至2025年5月25日。(新华社)
印尼国家博物馆重新向公众开放
因火灾闭馆一年之久的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近日重新向公众开放,吸引大批游客参观。
2023年9月16日晚,该馆突发火灾。官方统计显示,馆内六个展室共计902件文物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重新开放的印尼国家博物馆特意设置了火灾展区,游客可以看到被大火灼烧后的墙面,散落焦土的地面,瓦砾间夹杂着木块和碎片。博物馆方面表示,此举旨在提醒人们珍视文化遗产和提升防灾意识。
馆内的归还文物展区,展出了荷兰归还印尼的288件珍贵历史文物,如象头神甘奈施雕像、梵天雕像,以及两尊来自新柯沙里寺庙的雕像等珍品。(中国新闻网)
波兰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新馆开馆
波兰华沙现代艺术博物馆新馆10月25日正式开馆。新馆位于市中心,建筑外观采用简洁的单色立方体风格,体现了极简主义设计理念。(新华社发)
北京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计划明年5月开放
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二期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计划于2025年5月正式对公众开放。据悉,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开放之后,公众可以走进考古现场,全过程参观考古活动。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唯一的汉代城址,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将展示良好的绿化环境和悠久的人文环境,为市民提供一处良好的感受历史、休闲游憩的场所,服务城市副中心,提升城市魅力。(金台资讯)
木兰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启动国家考古发掘
黑龙江省木兰县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国家考古发掘工作于近日正式启动。此次考古发掘由国家文物局批准,在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局领导和指导下,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木兰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实施,旨在努力开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木兰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不仅是东北抗战期间北满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之一,还发现了多处重要历史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
本次考古发掘是黑龙江省对革命文物进行的首次系统性发掘,旨在深入贯彻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东北抗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通过考古学的角度,深度解析东北抗联的山地抗日游击战略战术、根据地建设、设施建设及正规化军队建设,为十四年抗战史提供科学、系统的考古学资料。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抗联研究长期以来存在的各种问题,还将为党史、军史、革命史研究开辟新的方法、领域和成果。
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考古发掘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目前,木兰鸡冠山簸箕掌遗址已完成30000余平方米的清林工作,壕沟、房址、水井、道路等遗迹轮廓显露。在清理过程中,考古队采集到大量生活相关遗物,如瓷碗、陶罐、铁罐等,并揭露了近5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发现了灶址、火炕、柱洞等遗迹。此外,还出土了包括作战武器类、生活类及食物类在内的近百件遗物,为还原抗联人员的生活方式、防御作战及生产劳作等场景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下一步,考古队将继续清理房址四至,进一步弄清房址的构筑过程、功能性质等,以期更全面地还原东北抗联的历史面貌。(新华社)
仙居下汤遗址考古获得系列重大发现
陶杯、陶壶、筒形罐、平底罐……这些看似“土气”的陶器,至今已有约1万年的历史。在下汤遗址考古工作中,这样的“万年陶器”被批量发现。
下汤遗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下汤村,于1984年被发现,当时被确定为一处距今7000至5000年的新石器遗址。然而,记者最新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这处遗址贯穿新石器时代始终,从近万年前一直延续到约4000年前。
10月25日至27日,下汤遗址发现40周年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工作会议在仙居举行,下汤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副主任、研究馆员仲召兵向与会的约百位专家学者报告了工作进展和最新发现。
仲召兵介绍,下汤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它经历了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好川文化四个阶段,纵贯新石器时代始终,树立了浙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历史标杆。
通过考古发掘,研究人员发现,先民当时开挖了两重壕沟。内壕沟为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时期,也就是距今1万年至7000年这一阶段,而外壕沟为好川文化时期,距今约4500至4000年。在壕沟环绕的中心台地上,考古发现了10多座上山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土台,多数土台上分布着成组的器物坑。那些琳琅满目的陶器就是在这些器物坑里发现的,遗址外围还发现了好川文化时期的古稻田。
图为下汤遗址发现的壕沟遗迹。新华社记者 冯源 摄
图为下汤遗址发现的上山文化时期的高等级墓葬
(中共仙居县委宣传部供图)
松溪古桥。松溪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博圈立场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