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延迟退休背后:人口、劳动力、银发经济会有什么变化?

创业   财经   2024-09-14 08:55   广东  

-

今天是单仁行陪伴您的第3089

单仁行
今日文章↓↓↓



01


几度传闻的延迟退休,在昨天有了具体的政策落实。


跟传闻中一步到位的措施不一样,这一次的改革采取了渐进式的、有节奏的调整,理解起来并不难,只要抓住几个鲜明的特点就可以了。
1、从明年开始,用十五年时间,逐步把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六十周岁延迟到六十三周岁,每4个月延迟1个月;把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五十周岁延迟到五十五周岁,每2个月延迟1个月,原本五十五周岁退休的女职工延迟到五十八周岁,每4个月就延迟1个月。
2、弹性退休,只要达到了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你可以提前退休,只要不低于原本退休年龄就行,你也可以选择延迟退休,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
3、从2030年开始,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会从十五年逐步提高到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
这就像是一个漏斗模型一样,把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人群和需求做了精准划分,虽然时间总体上延长了,养老金年限提高了,但落在每个人的体感上,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延迟退休中,我们能看到人口、劳动力、银发经济的诸多变化。
02
延迟退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面对人口老龄化和新生人口降低的无奈之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96亿,占人口总数的21.1%。也就是每5个中国人,就有1个60岁以上的人。


看上去好像还不多,但2022年,中国的生育率降到1.1以下,低于同期发达国家1.6的水平,低于日本,紧逼韩国,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在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下,2023年,中国人口总量还是比2022年减少了208万人,并且,15—49岁的育龄妇女人数比2022年少了300多万。
按照这样的趋势去推算,203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会突破4亿,在人口中的占比超过30%,也就是说每3个中国人,就有1个60岁以上的人。
这样的趋势是非常非常难改变的。
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包括加拿大、法国以及一众欧洲国家,都经历以及正在面对极低生育率的问题。
特别是当他们的经济发展起来之后,生育率就一定会降下来,为什么?
我们沿着经济发展的主线来思考,经济发展伴随着什么呢?
除了中东那几个从地里就能挖钱的国家,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靠的都是工业化。


工业化会带来什么?
我们只从简单的逻辑来看,工厂提供了就业,吸引农民进厂。
工人在工厂周围定居,就会带来城镇化。
国家为了配合工业化对劳动力素养的要求,就会大力推进教育,国民受教育程度也会显著提高。
同时,工业化不断进步的前提是推行市场经济,一部分聪明的人得以先富裕了起来。
所以,工业化在带来经济提升、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四点显著的改变:
1、城镇化聚集,各项生活成本逐渐提升;
2、受教育水平提高,教育周期延长,婚育观念发生改变;
3、贫富分化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4、技术进步带来的寿命增加。
这些都会影响到人口结构和社会保障体系,当然,这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像欧洲国家普遍都在面临养老金支付压力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都选择了延迟退休。


在这个表格可以看到,最长的退休年龄延长到了67岁,那我们自然也不会例外,特别是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
2023年,中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5亿,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1.05年,比2022年提高0.12年。
非常明确的一点是我们整个人口结构当中,不管是高学历程度,还是受教育的期限都在增加,同时,人类的寿命周期在提高,新出生人口在减少。
这一增一长之间,自然会对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庞大的赤字压力,但地方政府本来财政压力就比较紧张,产业转型还需要时间。
延迟退休就成为了必选项,大家都得当时间的朋友。
当然,这里还有劳动力的问题,我想额外提一下,这是很多企业经营者、创业者所关心的问题。
我认为,我们仍然在经历中国的人口红利期。
虽然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减少,但中国目前仍然有超过8亿的劳动年龄人口,仅仅从历年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看,从2020年的874万增加到了2024年的1179万。


他们对应的大约是2003年出生的新生儿,而2003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6%。


虽然此后逐步缓慢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从数据中倒推,我们目前缺少的根本不是劳动力资源,而是匹配的岗位。
特别是缺少既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又能符合00后这一代观念的岗位。
如果真的是缺少劳动力资源,那今天中国的就业市场根本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其实,在国家统计局的总结报告中,也写到了这么一句话“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
所以,企业的经营者和创业者,应该关心的不是眼下或者是未来几年的劳动力市场情况,总体情况不会有太多变化,而是关注延迟退休所反映的两个产业趋势。
03
第一、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到了转变发展模式的关键时期了。
这就是“高速发展”往“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变的内在逻辑,也是人口变化所导致的必然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说,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为了解决人口问题而提出的,而是为了解决造成人口问题的问题而提出的。


这就是“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的现实最好的版本。
如果我们有所留意的话,从2023年到2024年的政策关于“产业发展”都出现了调整的端倪。
“供给侧改革”出现的越来越少,“创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这些词出现的越来越频繁,政策思维从过去看宏观总量进一步深入到看产业的质量。
当然,对很多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来说,调整不是完全放弃掉自己原来的产业和技术,而是通过转轴策略,从自身的原点能力出发,沿着技术发展的经线,市场需求的纬线,调整自己的服务对象,从原本高增长,今天低增长甚至倒退的领域,进入到相关的高增长领域。
企业本身积累的技术、生产这些原点能力都要去不断增强,让我们自己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变得专精特新,同时借助于互联网去拓展更大范围的市场,挖掘更多的用户需求,一步步完成“质态”的升级。
这就是我经常讲的,专精特新和互联网是天生的绝配。
04
第二个就是银发经济。
其实不管是这一次的政策,还是此前7月全会的报告中,都在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的同时,提到了银发经济。
对我们企业来说,这就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市场信号。


过去我们在统计和挖掘消费人群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把老年人算进来,总觉得他们不舍得消费,也没有消费能力。
但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今天我们可能要重新认识这群人的消费能力,重新理解他们的消费需求。
因为中国从两年多之前退休的这群人群,是中国改革开放人口红利最集中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获得物质最集中的年龄段。
他们退下来,并不等于没有消费力,反而他们有很强的消费能力。
就像有一句很有趣的话,“今天满大街都是朝气蓬勃的老年人,死气沉沉的年轻人,以及生不如死的中年人。”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大约是7万亿,占GDP的比重是6%,到2035年,整个市场规模会达到30万亿。
当然,银发经济背后代表的老年人市场是一个需求众多、极度分散的市场,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
银发经济产业服务平台Age Club做了一个需求分层值得借鉴,未来的银发市场也必然会进一步细分,每个领域都会有新的市场机遇和营销机会。


这些就是我们对于延迟退休以及它背后所涉及的领域的看法。

当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这样的趋势,不可避免地开始的时候,它既是危机,但也一定会是全新的机遇。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免费试听课程」

单仁行
单仁行是由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博士创立的企业知识服务平台,是超18万家企业高效学习的平台,每天6:30提供各领域专家洞见,内容聚焦商业趋势、前沿营销、营销应用工具、经营新知以及企业家修为。关注单仁行,带领企业稳步升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