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性病,为“艾”护航!这些知识要知道→

健康   2024-11-29 19:23   广东  

2024年11月25~12月1日是我国第37个“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

 


性传播疾病简称性病,是指以性行为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与监测的性病包括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


性病与艾滋病关系密切,性病是艾滋病传播的协同因素,可增加艾滋病的传染性与易感性,促进艾滋病的传播。近十几年来,我国性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性病对人体健康损害是多方面的,因此加强性病防控对于预防艾滋病传播有积极作用。


 

性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黏膜接触等途径传播。性病不是“泡澡套餐”里的附送品,性病病原体在体外非常脆弱,遇到卫生清洁的泡澡水,在消毒剂和高温的作用下,病原体很容易失去感染能力,再加上大量的水稀释,很难达到感染的浓度,因此,经正规洗浴场所的水传播性病病原体的概率极低。同理,皮肤无开放性伤口的情况下正常接触公交车的扶手和医院性病科的椅子也不会传播性病。


 

科学研究证明,安全套仍是预防多种性病的首选防护措施,能大大降低性病的传播风险。根据医学研究,在人体口腔和直肠内已检出多种性病病原体,如HIV、梅毒螺旋体、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疱疹病毒等。使用安全套或牙科护垫是降低口交、肛交性病感染风险的可靠工具,有效避免“亲密接触”成为“危险游戏”。


根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科学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大部分性病,但部分性病仍可通过不被安全套覆盖的皮肤或黏膜传染,如HPV和疱疹病毒等。因此,在正确使用安全套的基础上还要配合其他防护手段,才能预防性病传播。


 

发生高危行为后,科学检测是知晓是否感染性病的唯一途径。为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医生建议根据不同病原体的窗口期进行检测。HIV的窗口期通常是2~4周,梅毒可能要3周甚至更长,必要时进行复测,避免漏诊。


如未感染HIV者在过去72小时之内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高危行为,可考虑采用暴露后阻断措施预防HIV感染。PEP即暴露后预防,俗称“HIV阻断药”,建议在暴露后2小时内用药,争取在24小时内,尽量不超过72小时。目前获取HIV阻断药的主要途径是传染病医院和医院传染科,紧急情况下没有可获取的医疗机构,也可通过线上正规商业平台购买。虽然阻断药和预防药(PrEP)是HIV的“防火墙”,但不能预防除HIV以外的性病,如梅毒、淋病和衣原体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均建议,如果发生高危性行为,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机构帮助。


 

梅毒不会遗传,更不是“生育终止符”。科学研究表明,梅毒患者孕前接受正规治疗基本能生育健康的宝宝。若孕前未及时治疗,或者是妊娠期间感染梅毒,轻症者可能娩出先天梅毒患儿,重症者可能会引起流产或死胎。因此,孕前做好优生优育检查,孕期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如确诊梅毒应及时治疗和定期随访。


  

目前,有些性病可以治愈,如梅毒、淋病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但HIV和生殖器疱疹这种慢性病毒感染仍然无法根治,只能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帮助患者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程。因此,科学做好个人防护依然是避免性病感染的最佳途径,勿依赖“科技救援”。


  

猴痘不完全是性病,它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性接触只是高风险途径之一,主要通过与感染者的皮肤、体液、受污染的物品(如床单、毛巾)接触传播。根据WHO的数据,猴痘也可通过较长时间密切接触的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预防猴痘要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避免密切接触感染者。

 

本文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微信公众号


信宜市人民医院
为信宜人民的健康提供高质、高效、便捷的健康服务。通过绑定诊疗卡可预约挂号,查询体检结果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