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项关于放宽外商在我国投资的政策出台。9月7日,商务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监局通知,在多省市开展试点工作,涉及高端医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外商独资医院的开展。9月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新一版本的外商投资进入负面清单,当中,包括印刷和中药生产两方面在制造领域的限制措施均删除。
01
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9月7日,商务部等三部门印发通知,表示要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在生物技术领域,北京、上海、广东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允许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以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所有经过注册上市和批准生产的产品,可在全国范围使用。在独资医院领域,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拟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新政策将激发医疗市场活力,为外商营造更优投资环境,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医疗开放上游助推医药研发,可以为罕见病和绝症的生物医药研发打开中外合作的窗口;下游惠及民生健康,让居民不出国门,就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中游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可获得性,可整体提高中国医疗服务业的竞争力和服务品质。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绝对富裕人群的规模化,对于高端医疗的需求已形成蓝海市场,再加上国内医疗行业本身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对外资有很大吸引力。如今新政策在全国多个省市同步推出,表明中国开放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尤其是向服务业拓展。
02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进入限制措施。
9月8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发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删除了“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两个条目。这也是上版清单中仅剩的两条涉及制造业的限制性条目。这就意味着,以后外资进入我国制造业投资,将没有任何与内资不同的限制。出台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将有利于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国内市场良性竞争;也将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促进国际合作、互利共赢;也表明了我国积极推动国际化发展的决心。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提升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市场的信心,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持续推动产品和服务供给升级。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体现我国扩大国际合作的意愿和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优化引资结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往期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光银国际助力湖州吴兴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定价1.77亿美元境外债
光银国际: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日增
光银国际助力淮北市建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定价3亿美元境外债
免责声明
本文章部分信息来源自彭博。请注意光银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统称“光银国际”)可能在过去12个月内与上述某些公司有投资银行业务关系或其他业务关系(如配售代理、牵头经办人、保荐人、包销商或自营买卖证券),同时亦可能持有上述公司的财务权益及/或证券或衍生工具。本文章内容及插图仅作资料及一般参考之用,并不构成投资要约或要约邀请,也不是投资、法律、会计、税务或其他意见,任何人士不应根据本文章内容及插图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光银国际将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光银国际并不保证本文章已提供所有市场流通信息。本文章属撰文者的意见,不一定与光银国际其他业务领域或部门的意见一致,如有任何修改,恕不另行通知。同时,未经光银国际事先允许,任何人不得全部或部分修改、翻版、分发、转载、复制、发表或引用本文章,光银国际对任何第三方的该等行为保留追述权利。完整免责声明,请见光银国际官方网站:WWW.CEBI.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