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虽然我是学渣,但不影响我成功

文摘   2024-08-27 00:27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提到马斯洛,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的需求层次理论。的确,自从他在1943年提出这个理论之后,在对健康保健、教育、管理理论甚至神学这些领域都有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他在1908年出生在一个犹太移民家庭,家中七个孩子他排行老大,似乎就预示着在这个家庭里面不到很多重视。


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对孩子的要求极高,他的母亲又非常迷信,性格又不好。马斯洛的童年充满了孤独、羞怯和压抑。


据说少年时期的马斯洛在外面带回来一只小猫咪,但母亲不知道是不喜欢马斯洛这个人,还是本身就不喜欢猫咪,当着他的面直接把猫咪打死了,给马斯洛留下了挺深的创伤。


他求学的时候,父母觉得法律有前途,坚持让他学习法律,马斯洛也听话,进去学了,只不过学了两个星期之后觉得枯燥没兴趣,直接就【罢工了】:学这种无聊的事情还不如看书。


其实他是块学习的料,只不过不知道自己该往哪方面学,刚好他又喜欢看书,五岁的时候就是一个读书迷,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把书籍当成避难所。


只要你一直寻找,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马斯洛也是。他特别喜欢研究动物的行为,特别是对猴子的社会行为和支配结构的研究。


不久他就拜了行为主义代表之一赫尔为师研究动物的学习行为。当时的理论研究肯定没有现在那么全面,加上当时的环境能研究到的方式方式始终有限。


马斯洛心里知道这一点,但总说不出哪里不对劲,那时候他已经结婚了,生下第一个孩子之后,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学习、走路等等一系列行动的过程,马斯洛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以至于之后他提到自己的研究,也会由衷地感慨道:


“我们的第一个婴孩改变了我的心理学生涯,他使我从前为之如痴如醉的行为主义显得十分愚蠢,我对这种学说再也无法忍受。它不是能成立的”


1943年他首次在他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这个概念。他认识到人类的行为受到一系列未满足的需求的驱动,并且提出了三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


2、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3、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此外,他还提出了“高峰体验”、似本能理论等等。


他觉得心理学应该关注人的积极面,成长潜能和自我实现方面。一切不以个人的需求为基础的研究,都是耍流氓,他是这么做的,也的确是做到了很多贡献。


在1970的时候,因为心脏病的原因去世了。


在他死后,他的理论仍旧在各个领域里绽放,每一次使用这个理论时,他的含金量也在持续上升。


往期文章:

这种看似值得表扬的行为,反而会慢慢消耗你

怎么可以不再期待一个人的消息?

与前任复合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在看不好意思,那就点个赞吧


帆布兔
外面没有别人,你才是唯一的答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