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
从10月9日起,你可以用和比亚迪海鸥一样的起售价格,买到一台尺寸比比亚迪海豚还大一些的吉利星愿。
现在回看,吉利银河E5的“价格屠刀”或许只是个开胃菜,吉利星愿才是那个大招。
从比亚迪今年年初发动“荣耀版”的价格攻势后,行业普遍有这样一种论调,即比亚迪凭借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和规模效应,才有能力发动“价格战”,并且让竞争对手无力跟进。
毕竟,当竞争已经到了连比亚迪都要牺牲利润抢占市场的时候,友商们的压力就更大了。而越是追求性价比的入门级市场,越突显这种竞争的残酷。
比如A0级,这个在合资辉煌的时代里,无论Polo还是飞度都能轻松月销过万的细分市场,在新能源转型后,反而成了最“没落“的市场——新能源车本就更高的制造成本,配上价格战的大环境,结果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靠着7.98万元售价“大杀四方”的比亚迪秦PLUS,销量其实也没能甩开大众朗逸与日产轩逸的之和;但到了海鸥与海豚,就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的销量总和,只有五菱缤果可以勉强一战。
不过,吉利决定要改写这个格局。
小车已死?吉利不信
在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历程中,A0级小车其实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00年,“10万元小别克”赛欧与夏利2000一起刮起了家用车的风潮,而它们的原型车分别是欧宝Corsa与丰田Echo,标准的A0级车。
2002年,上海大众引入第四代Polo国产,相比于那时还是市场主力车型的“老三样”,Polo是首款全球同步引入国产的车型,同样也是A0级车的标杆。
其实直到2019年,已经走向下滑的本田飞度,年销量还接近12万辆。而今年8月,全部轿车销量排名中,第一名是卖了4.6万辆的比亚迪海鸥。
只是这个细分市场实在太平淡了。
成本的限制让它没办法拥有什么千里续航的电池,全国无图的高阶智驾;而不到10万元的市场售价,也很难成为车企树立品牌与技术形象的标杆。
甚至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这都不是一个能赚钱的产品,于是只有比亚迪和五菱还在专注于此。
但比亚迪海鸥的销量也实实在在证明了,当新能源车开始向更低线市场渗透时,这个比五菱宏光MINI EV之类A00级小车更具实用价值和品质感的电动车,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而吉利选择了一种相当精妙的方式,进入到这个市场。
吉利星愿的三维尺寸达到4135×1805×1570mm,轴距达到2650mm,不仅远超比亚迪海鸥,甚至还略大于海豚的4125×1770×1570mm,再配上“降维打击”的价格,让这个细分市场的用户“不得不”关注。
同时,吉利还通过设计的创新与技术的下放,为A0级市场的用户带来更多的“情绪价值”和“越级体验”。
得益于GEA架构,吉利星愿通过电机后置、散热器斜置、空调箱中置等技术,实现了A0级车85%的“得房率”,获得准B级车的内部空间,还有70L前备箱、10L超大副驾抽屉、375~1320L后备箱空间这样的亮点产品力。作为参照,特斯拉Model 3的前备箱容积是75L。
吉利星愿还尝试在“代步车”的定位下,加入了一些驾驶乐趣。比如后驱系统、独立悬架,G-TCE全天候防滑防甩尾系统、AI虚拟调校技术、ONEBOX集成制动系统等。暂且不论这些配置的加入对于目标用户的感知力有多强,但至少从营销与产品传播的角度,我们上一次看到A0级小车有这么多技术名词,可能还是第四代Polo的年代。
吉利星愿拥有11合1的智能电驱,具备高集成、体积小、重量轻、易维护、密度高、冷却好和能效高的优势,拥有89.2%的CLTC工况能效,还使用领先的扁线电机设计,最大85kW功率,零百加速也只要9.8s。
而在车内,像50W风冷无线快充、后排出风口、四门一键升降车窗等在更高级别车型中“习以为常”,但却总在A0级车型中缺席的配置,吉利星愿也都有配置。甚至还有抽屉式副驾储物箱这样的创新设计。
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和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则是吉利体系的技术共享和下放,让吉利星愿获得了行业头部的电池安全保障,以及智能座舱体验。
或许在这个价位的产品中,有限的成本很难负担高通8295这样的头部芯片,但吉利通过银河FlymeAuto系统,在基础智能化能力之外,实现了Flyme Link手车互联。
以及在互联时,车机可借用手机芯片算力的能力,并通过基于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的云端算力,以及腾讯、字节的应用市场与网络技术的无界空间,最大限度提升了车机的智能化体验。
也正是得益于吉利体系强大的技术储备和体系能力,才能让吉利星愿实现了产品力的均衡而强大,同时还给出了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价格。
为什么能挑战领先者的是吉利?
9月20日,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表达应对全球经济新形势和行业竞争新格局,通过“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举措,聚焦汽车主业,布局科技生态,提升竞争力。
从豪华品牌沃尔沃、路特斯,到与奔驰合资的smart,再到极氪与吉利汽车集团,吉利拥有着庞大的业务布局和技术储备,但相应的,似乎除了SEA浩瀚架构被广泛认知外,吉利的技术体系布局,更像是在做内部的孵化与竞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此前曾有网友总结了吉利系品牌的智驾技术布局,极氪、路特斯、领克、smart各自拥有自己的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但也各自为战。
也许在“富裕”的日子里,这样的内部竞争可以催化出更加具有创新力的产品与技术,同时也为各个品牌建立了独立的发展赛道,但在“苦日子”下,集合集团整体力量提高效率,才是更关键的。
其实吉利并不缺少像比亚迪DM-i、刀片电池这样的技术名片,甚至在智驾领域还要更胜一筹。只是过去这些技术更多出现在各个品牌的发布会上,而没有整体包装。
《台州宣言》的发布,也意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预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吉利系会进行一系列的整合,以发挥供应链、平台、技术的合力。
而第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几何并入银河。
车身上印有“GEOME”的吉利星愿,成为银河品牌的智能精品小车系列的首款产品,Flyme Auto+车机系统、神盾电池安全系统、11合1智能电驱也同样出现在吉利星愿的配置表上。
从品牌与市场的角度看,吉利银河E5上市45天,达成了2万辆交付,成为上市最快破2万销量的A级纯电SUV,而吉利银河品牌的销量也已达到23.7万辆,在新能源领域,吉利银河已经成为吉利汽车抢占市场的最先锋品牌。
整合几何品牌并入吉利银河,客观上让几何品牌获得了一个好的“归宿”和出路,同时也以星愿这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为吉利银河品牌的发展添砖加瓦,可谓双赢。
而从产品与技术的角度看,吉利强大的技术储备与生产制造能力让星愿这款A0级小车也可以拥有众多技术创新和设计亮点,甚至是当下最先进的智能化配置的下放;同时,6.98万元的入市价格,也给了行业一点小小的“震撼”,展示了吉利的体系能力。
大公司视点
很长时间里,“500万以内最好”,对标保时捷Taycan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让我们有意无意忽略了中国销量占比最大的细分市场之一。
毕竟,这个市场太过于“无趣”。
合资品牌不愿意再投入,因为它们很难在价格战中打赢本土对手;新势力们即便真有心,也很难有力,规模化和产业链背后是它们仍显薄弱的体系能力。即便是自主品牌,去做更大的SUV,也远比做A0级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产品更容易。
但比亚迪海鸥一个月4万辆的销量,很现实地讲,在大多数都不考虑价格的销量榜单上,也实在是“便宜量大”的占位神器。
如若星愿能够如愿在市场上成功,那么无论对于吉利控股还是吉利汽车,都会是一剂“强心剂”,开启吉利银河的一个新篇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