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珍藏着300多件航空航天方面的精品实物:世界唯二的“黑寡妇”战斗机、凝聚北航人精神的“北京一号”、能垂直与短距离起落的鹞式飞机……
10月26日,首都科学讲堂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首席专家韩国军,带领我们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一起穿越时空,感受飞行的魅力。本次讲座得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大力支持。
▲韩国军介绍歼-7战斗机的机翼结构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北京航空馆,是在北航飞机结构陈列室和飞机机库基础上进行扩建而成的。”韩国军介绍说,博物馆馆藏300多件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结构、发动机、机载设备等珍贵实物。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不仅是航空航天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航空航天科普与文化、北航精神以及青少年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北京一号”轻型旅客机是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韩国军介绍,1958年,北航1400多名师生奋战100个昼夜,完成了一架飞机从第一张图纸到首飞的全过程。当年9月,“北京一号”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首飞成功,北航师生仅用100天,便将“北京一号”送上蓝天。后来,飞机先后进行了46次飞行,飞行时间29小时,其极快的研制历程创造了世界航空发展史上的奇迹。
如今,这架翼展16.4米、灰色机身上写着红色大字“北京-1”的原机,矗立在北航的航空航天博物馆,镌刻下这所学校与生俱来的空天报国印记。现在,参与“北京”系列研制的北航1959届学生中,也走出了多位院士。
▲韩国军在“北京一号”前,介绍研制背后的故事
在中国航空发展史上,有一款战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那就是由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歼-10战斗机。作为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制造的先进战机,歼-10的各项性能都达到了世界第四代战机的技术标准,是一款中型、多用途、全天候的空中优势战机。
“收藏在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的这架歼-10战斗机是当时最早的几架歼-10原型机之一,主要用作地面上进行的各项试验,因此并没有飞上过天空。战斗机采用前卫的中距耦合鸭式气动布局设计,带来的涡升力可以大幅提高全机升力,增加机动性。”韩国军介绍说。
▲韩国军在歼-10前,介绍飞机的特点
P-61飞机又被称为“黑寡妇”,它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够在夜间作战的全天候战斗机,凭借先进的雷达技术与强大的武器系统在黑夜中称霸空中战场。“目前世界上仅存有两架P-61飞机,一架在美国的俄亥俄州空军博物馆,另一架在中国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可以说是‘镇馆之宝’。”韩国军介绍说。
关于这架飞机的来历,韩国军介绍说,1952年,全国几个大学的航空系合并成今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准备将存于四川大学航空系,已经千疮百孔的P-61飞机运往北京。经过协商,最后将“黑寡妇”拆卸成几大块,先用汽车从成都运到简阳,再走成渝线用火车运到重庆,接着走水路到武汉,最后用火车北上北京,然后组装、修复。饱经沧桑的“黑寡妇”,终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安家落户。
▲韩国军介绍“黑寡妇”战斗机的来历
“鹞”式是英国制造的世界上第一种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它装有一台推力转向的涡轮风扇发动机,主要用于短距离空中支援和战术侦察及空战。“我国国内仅有一架,曾是英国皇家空军主力装备,1996年从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作为交换机进入北航航空航天博物馆。”韩国军说。
“飞机的起落架是如何工作的?”“我国的飞机发动机与国外相比有没有差距?”韩国军老师还回答了网友的提问。
首都科学讲堂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学中心承办,北京青年报社协办。2024年,首都科学讲堂继续高举首都科学文化旗帜,以北京科学中心为主阵地,广泛联动各方力量,结合前沿热点科技、重点展览展项,走进远郊区及大中小学校,走进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科学文化新格局,打造首都科普亮眼“名片”,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