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每年冬季11月至次年1月都是心肌梗死的易发时段,今年加上肺炎支原体感染、甲流、乙流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叠加流行,这种情况更加突出。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每年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约有100万人,45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心肌梗死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如何判断心肌梗死“盯上”你了?面对心肌梗死我们如何有效预防?12月21日,首都科学讲堂特别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刘健,为公众权威解读心肌梗死发生的预警和救治,教你科学防治心梗。
讲座伊始,刘教授先用一个生动应景的比喻带大家了解到底什么是心肌梗死。
“动脉斑块就像冬至时候我们要吃的饺子,一个倒扣在血管壁上的‘饺子’就成了斑块。引起心肌梗死斑块的特点是‘皮儿薄、馅儿大’。这样一个斑块在血管壁上长着,天气一冷、心里一着急,斑块破裂、脂质核心出来和血液接触就会形成血栓,血栓一旦形成就会导致心肌梗死……”深入浅出的解读,再配上生动的动画视频让在场观众们不时频频点头表示认同,在精彩之处更爆发出热烈掌声。
接下来,刘健教授选择从“心肌梗死为何会赖上你”“如何知道发生心肌梗死”“遇到心肌梗死怎么办”“面对心肌梗死能否做更多”四个角度为公众展开解读。他讲述了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强调了医生“治未病”理念的重要性。刘健教授还构建了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能经常遇到或者看到的场景,带领大家认识到关于心肌梗死的十大“魔鬼时刻”,提醒公众最好通过日常的自律生活和提前预防来维护健康,而不是非要等到疾病发生时才进行治疗,现场观众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活动中,刘健教授也和现场观众展开了积极互动,对线下观众们最关心的提问,如“人工智能技术对现代医学的提升有哪些”“想让斑块消失应该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清晰的解答。观众们不仅增加了关于心脏医学知识的储备,更提升了健康素养。通过刘健教授的讲解,不少人意识并反思了自己平时忽略的健康习惯,使他们更加注重今后科学合理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刘健教授还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从事医学科普工作的难忘时刻,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他谈到,做科普不仅仅是为了传播知识,更是一项需要真诚与耐心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能够洞察公众需求,理解他们的关切,同时选择受欢迎的表达方式,撰写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他提到,医学科普的意义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通过生动、易懂的方式,让公众真正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从而改善健康和生活质量。
刘健教授表示,做科普的路往往不是一帆风顺,需要面对许多挑战,成果也不会立刻显现。然而,只有坚持“长期主义”的理念,才能逐渐看到科普工作的深远影响。他以“蝴蝶效应”作比喻:看似微小的改变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传递,最终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讲座结尾,刘健也充满期待地表示,希望未来的医学科普发展得越来越好,不仅能帮助公众获得健康知识,更能让患者感受医学带来的温暖。
首都科学讲堂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北京青年报社协办。2024年,首都科学讲堂继续高举首都科学文化旗帜,以北京科学中心为主阵地,广泛联动各方力量,结合前沿热点科技、重点展览展项,走进远郊区及大中小学校,走进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努力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大科学文化新格局,打造首都科普亮眼“名片”,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弘扬科学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