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回复“投稿”进入投稿群↓↓
目录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
目录
01
“语料库话语研究方法探索”专栏
“语料库话语研究方法探索”专栏主持人语
钱毓芳 1
基于谷歌云视觉自动图像标注技术的多模态语料库开发与分析
Paul Baker & Luke Collins 3
美国大报中的中国经济崛起形象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及物性视角“中国对X做什么”
唐丽萍 朱田田 杨丽芳 20
基于劳模口述语料库的义利话语研究
钱毓芳 杨 菲 34
02
理论研究
从汉语“吃食堂”类语言现象及其英译看汉英主客离合特质
何伟 马宸 44
动态句法的新发展:事件节点的引入与应用
周永 56
赋能智慧教育:3D 外语教育游戏任务设计研究
陈毅萍 张震宇 70
03
翻译研究
“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方案
费周瑛 黄忠廉 81
“文化迁变”视域下的文学翻译——以析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法译为例
王婉媛 89
基于谷歌云视觉自动图像标注技术的
多模态语料库开发与分析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
Paul Baker & Luke Collins
提 要:本研究展示了利用谷歌云视觉自动图像标注技术创建并分析英国肥胖症小型新闻多模态语料库的过程,以探讨图像标注分析的潜在价值。笔者利用 Wordsmith 工具分析不同报刊对肥胖症话语的构建:首先比较各报纸的关键词,其次分析每份报纸中的图像关键标注及其搭配词,最后结合文本和图像标注进行图文关系综合分析。三种分析相互补充,使结论更全面,证实了使用谷歌云视觉工具创建和分析多模态语料库的价值。本文最后探讨了该方法的潜在优势,有助于深化人们对图像标注的认识,为语料库辅助的多模态话语研究领域开辟新思路。
关键词:新闻;标注;视觉;图像;肥胖症;话语研究
美国大报中的中国经济崛起形象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及物性视角“中国对X做什么”
浙江师范大学 唐丽萍 朱田田 杨丽芳
提 要:本文基于自建语料库开展批评话语分析,从及物性视角“中国对 X 做什么”,研究美国大报中的中国经济崛起形象。研究发现,该形象主要被表征为三种参与者角色,即“买进者”“赶超者”和“建设者”;角色建构背后的评价意义微妙混杂,充满意识形态倾向性。这与我们之前从及物性视角“X 对中国做什么”的研究结果,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这既为连贯理解美国对华话语的流变提供了语言证据,也为国家形象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中国经济崛起形象;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及物性;评价意义
基于劳模口述语料库的义利话语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 钱毓芳 杨 菲
提 要:作为劳模精神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利话语反映了劳模的义利价值取向。本文基于百位劳模口述资料,运用语料库话语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劳模口述中围绕义利主题展开的“贫苦话语”“奋斗话语” “致富话语”和“仁义话语”,并厘清了义利内涵:从“因小义制小利,以小利取小义”,到“小义”“小利”向“大义”“大利”的转变,最终达到“大义大利并重”,以及在回馈阶段实现“义利合一”。本文希望通过语料库辅助的劳模口述话语分析,为社会实践与话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关键词:劳模精神;“钱”;义利话语;语料库;话语分析
从汉语“吃食堂”类语言现象及其英译看汉英主客离合特质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何 伟 马 宸
提 要: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汉语“吃食堂”类语言现象及其英译进行对比研究,旨在透过汉英语言的表征特点探究两种语言背后的民族哲学思维方式特质。文章首先指出,“吃食堂”类现象的本质是语义层和词汇语法层之间交互错配产生的一种语法隐喻,可划分为经验隐喻类和逻辑隐喻类,而英语中鲜有与之对应的语法隐喻现象。其次,具体分析了经验和逻辑隐喻类“吃食堂”现象以及英译的语义和句法特点,发现汉英语言在语码、编码、解码、认知四个方面均呈现主客离合程度的差异。结合对中西方哲学思维传统的讨论,本文认为两种语言的本质差异在于汉语注重主客融合,英语注重主客分离。
关键词:“吃食堂”类语言现象;语法隐喻;汉英对比;主客关系;语言本质差异
动态句法的新发展:事件节点的引入与应用
扬州大学 周 永
提 要:作为以解析为主的形式句法,动态句法(Dynamic Syntax)近来将事件语义学中的事件论元引入了自身的分析中,这一新进展可以合理应对英语条件句的解析以及英语助动词所传递的情态与时体等信息。此外,事件论元的引入还可以为汉语动词拷贝分裂结构与“连……都”等焦点结构提供新的诠释视角。由此,DS中事件节点的引入在克服自身瓶颈与提高跨语言解释力的同时,较好地完成了对句法、语义及语用界面的形式化研究。
关键词:动态句法;事件节点;应用;汉英语
赋能智慧教育:3D 外语教育游戏任务设计研究
重庆大学 陈毅萍
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震宇
提 要:3D 教育游戏在外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已被众多研究证实,其模拟性、沉浸性和可视化等特点能提升EFL 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自主性,从而促进语言学习。通过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国内对 3D 外语教育游戏的研究较少,国外虽然实证研究较多但较少涉及游戏的任务设计理念。为填补这 一空白,本研究基于 Willis(1996)的任务型教学法,为 EFL 学习者构建了一个3D 教育游戏任务设计框架,涵盖任务前、任务环和语言焦点三个核心环节,并通过应用案例验证了该框架的可行性。最后,本文还从社会环境、学习者特性、学习条件、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五个方面阐述了教育游戏与元宇宙相关技术融合如何赋能智慧教育。笔者期望本研究能为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带来新思考,为 3D 外语教育游戏的任务设计提供具体方法,并为智慧教育中的外语教学实践探索数智化途径。
关键词:智慧教育;3D 教育游戏;外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教育元宇宙
“讲”好中国故事的翻译方案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费周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 黄忠廉
提 要:作为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把中国故事“讲好”是当前各界关注的焦点。传播界重“传好”,外宣界重“宣好”,译学界则重“译好”。本文立足译学界,研察翻译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设计系统化的翻译方案。翻译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环节,通过全译如实讲与变译如愿讲,最终策略性地结合二者之长,发挥各自优势,变译先导,全译跟进,打好组合拳,这将是当下乃至相当长时期内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翻译;全译;变译
“文化迁变”视域下的文学翻译——以析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法译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 王婉媛
提 要:文化关系批评理论“文化迁变”最初发端于法国的日耳曼研究,随后在欧洲范围内逐步兴起。本文基于这一理论的“流动性”内核,以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留法学人的文学外译活动为例,从“迁”、“变”及“文化媒介”三方面观照该翻译活动中的多语迁移与语义再化路线,接受语境的影响及译者作为文化间媒介的多元特质。文章旨在填补国内学界在相关译介上的空白,探讨“文化迁变”的流动边界及跨学科性质如何呼应、拓宽翻译研究的新视野。
关键词:文化迁变;文化媒介;流动性;中国留法译者
我刊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请作者警惕各类假冒刊物
近来有作者反映收到我刊的稿件录用知并要求缴纳版面费。我刊郑重申明,我们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包括审稿费、版面费等。
我刊唯一的投稿途径是登陆网站:www.teachlanguage.ecnu.edu.cn,不接受邮箱投稿,我刊的联络邮箱为:flta@mail.ecnu.edu.cn,有关于稿件情况的问题可通过邮箱咨询。任何以其他邮箱发出的稿件录用或其他通知都不是我刊的行为,我刊也从不收取版面费,请广大作者警惕各类假冒刊物。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 END -
【特别声明】本公众平台除特别注明原创或授权转载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并没有任何商业目的。本公号尊重知识产权,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后台,本公号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