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商洛有位八旬老人,每天勤奋笔耕写出五本百万字的“大书”

文摘   2024-12-25 12:10   陕西  

         用坚守作笔 以毅力为墨
       ——读赵立新先生书文感悟

                     刘恩友

      夏日回故乡期间,在石磊老人的引领下探望了年过八旬的赵立新先生。进得家门,茶几上放着赵立新正在为他家乡小村写的《上赵塬村史》书稿。顺手翻阅这些正在完善的村史书稿,深感震撼。隐藏在山沟里的一个偏远小村,竟然被他搜集编纂的书稿竟然如此丰厚,而且还正在密密麻麻用各色铅笔在不断修改之中。从小塑料筐里放着的几十个被用完的铅笔残头就可以看出他写作耗时耗笔的艰辛程度。见到书稿里面丰富的插图,我未征得先生意见,拿起手机就不停拍照。因为这些农耕文化的见证实在是太难得一见了。

      聊起编村史起因,他说一为乡愁,二为记“变”留“忘”。如今,乡村振兴、村貌巨变,破与立、拆与建、新与旧也在转换中,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要继承发展提升,那浓浓的乡愁更需要一隅安放。赵立新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乡亲洗脚上楼了,生活向城里看齐了。山间土地上小麦不种了,回茬玉米也不见了,猪、牛不养了,旧房屋或拆或弃了。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也让一些美好的、令人留恋的东西随之消失。对此,他甚为感叹忧虑:现在的年轻人,煤油灯都没见过,如何感受前人的艰辛?住进新楼,走上新路,还能否记得土屋顶上的炊烟、田间地头的犁耙、村巷中的手工纸坊和辘轳井?
      赵立新说:我们村为啥叫上赵塬?什么年代建的村?赵、王、张、李、屈、龙、南等主要的姓氏,都是从哪里迁来的?村里有几人参加过红军?几人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县、省、全国劳模是怎样当选的?过去连续九年搞科学种田,西农分院蹲点科技人员都是谁?等等。这些莫说年轻人,好多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要么已经过世,要么记忆模糊。等到这一代人去了天堂,村里的那段历史,恐怕就永远消失了。

      “等不起,坐不住”是赵立新先生决定亲自编撰村史的急迫行动。没有名人策划,没有村镇干部指使,不收受任何人捐资赞助,也没有编撰委员会班子,纯属自觉自愿,自费出版。但编志写史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难,因他年事已高,又不会操作电脑,记忆力也大大衰退,往往对人名、事迹回忆起来很吃力,提笔忘字是常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历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书稿。看着这些他让孩子们帮他打印并即将印刷的村史成书,赵立新先生不无自豪说:“它的意义就在于以乡愁为桥梁,以乡情为纽带,以乡贤为引导,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凝聚人心、启迪后人”。
      起身告别赵立新先生时,他送给我他的新著《暮年杂记》,我看到封面上的“天缘续集”四个字,就问这是第几本,他说共四本。我就不客气的贪心索要四本全集,于是他又给我取了三本。这样我心满意足的拿到了他的《天缘集》和后三本天缘续集《岁月漫笔》《暮年杂记》《暮年杂记(下)》共四本沉甸甸的新书。

      说来惭愧,自从有了手机,这些年我就渐渐读书少了,有时候买的书,订阅的报刊杂志都常常在书柜书架被束之高阁,更别说完整阅读了。但奇怪的是,凡是故乡的书籍和文字,却能引起我浓厚的阅读兴趣。我把这称之为“读恩公书文”。因为,一是这些故乡人无论是老者还是年轻,是他们在故乡不懈坚守奋斗,才改变了故乡面貌,而我对故乡只有怀念没有出力流汗,是属于“逃离”者。正如我在一首诗中所说:“故土的一草一木始终刻在我的心间/想起我亲亲的小村梦里也是泪湿双眼/吼一声愧对生我养我的乡土/喊一句游子内心从未对你背叛”。
      二是他们直接或间接曾帮我走出了九曲十八弯的偏僻大山。现在这些“恩公”都老迈年高,所以心存感激、愧疚不安。正因为如此,读故乡文、看故乡书,仿佛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赎罪”行为,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愉悦感受。就是抱着这种心态断断续续用了近半年读完了这四本书。对于赵立新先生的所著之书,商洛日报社原社长张浩先生把这称之为是“文化养老”,他在书序说:“这些书是精神财富,是了解历史的难得素材,也是展现故乡历史风貌的有益读本......现时,商洛人著书立说者颇多,可像赵立新先生这样的集子并不多见,其独到之处,就在于只想给世人留下一些珍贵的史料而已。”

      赵立新先生虽然年过八旬,但他依旧笔耕不断。正如他在《夕阳漫笔》中所说:“人至暮年,头发白了,思想也发白了,但应有阳光的心态,反复学习,增强记忆,作一个城乡生活与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把经历和见闻中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那将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储存了一笔惊人的财富。文字作品除了没有体温之外,富含人类应有尽有的全部优点。”
      内心树立了历史的高度、文明的尺度,就会开创大境界。赵立新先生的这四本书近百万字。其中《天缘集》由家族漫记、经见随笔、故乡拾零、岁月剪影等篇目构成;而《岁月漫笔》由践履回眸、辑录研讨、故乡散记、乡贤风采、家族续篇等构成;《暮年杂记》由诗海拾贝、大道经纬、夕阳漫笔、故乡记忆、孝廉选文等构成;《暮年漫笔(下)》由文史篇、人物篇、阅读篇、旅游篇、交通篇、记忆篇、散文篇等构成。从中可以看出,越往后写,越能感觉到赵立新先生“目光朝远处看,心气往高处走”的境界。他的所著,都是广泛涉猎历史、文化,关注世界发展潮流,始终保持敏锐关注并汲取创作营养的结果。他的文章,有的是把中华文化的光彩融汇于新时代的表达,有的是把乡土底蕴转化为成文字的神采。

      柳青说:“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伟大的历史实践,开拓出无比广阔的天地,这就需要各种各样的表达,各种方式的审美风尚。文学和社会生活、和人民大众的关系正在呈现新的变化和特点。新感受、新经验、新需求呼唤着新的创作理念、表达方式、阅读形态,这就需要有强大的知识更新能力与经验整合能力。这一点赵立新先生似乎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示范。
     赵立新先生始终是以包容的心态,主动拥抱时代生活,不做旁观者,不做事外人,在暮年应邀帮助杨峪河镇老年学会工作,帮助有关单位整理文史资料,力所能及为故乡做善事、做好事,在年近八旬时还荣获商洛市首届“五好老党员”殊荣。他闲不住脑、闲不住身、闲不住手,以一本又一本书籍文字回应时代召唤。除了这所著四本厚厚的书籍外,还主动为家乡写村史。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观念问题、视野问题、思路问题、格局问题。

      有人说,人品和文品、道德和才情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通观这四本书,没有一篇是庸俗、低俗、媚俗的作品,而是以朴素的人格与健康的心态所写出来的。这里试举几例:
      在《暮年杂记》中,《毛泽东与商洛每户一升核桃》中,他详细演绎了那段光辉历史。《王和尚进北京》仅看标题就能吸引人的眼球。在《解放后商洛新修的第一条公路—商山公路》中,他写道:正是1956年商洛修建的这一条路,经过数载不断提档升级,让昔日“有女莫嫁流峪川,出门抬脚就上山,做的花鞋没法穿,湿湿松梢煨黄烟”“人在云雾行,路在空中旋,对方说话能听见,走到跟前得半天,扁担背篓不离肩,肥猪交售坐花杆”的乡民艰苦生活变为有路后“读书上学的孩子不用受罪,生病的人能及时医治,山外的媳妇能娶进家门,深一脚泥浅一脚泥的日子到头了”。“路一通,啥都通了、有了”“昔日的山沟,焕发出耀眼的新光彩。”

      在《我爱秦腔》中,他写道:“传统戏的唱词道白文字优雅、文白兼适、庄谐并具、如诗如曲,竭尽文字之美。许多唱段千锤百炼,炉火纯青,数百年传唱不衰,影响久远。不仅戏曲爱好者、文化人津津乐道,就是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百姓也能倒背如流,吟唱得滚瓜烂熟。其中的原因在于它从不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矛盾,适应了社会人群的精神需求,使观众得到了心灵满足,获得了情感慰藉和精神寄托。正因为如此,农村老年人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打开电视机就爱看《秦之声》,好似吃了西安羊肉泡、商州糊汤面一样有味、过瘾。”
      他还对秦腔唱词艺术做了简要概括:秦腔唱词延揽了中国诗词曲赋的诸多形式,又广泛吸收了京剧和其它剧种的优秀文辞,以七言、十言为主要形式,又间以多言、长短句,既突出戏词整齐对称的“均齐之美”,又讲究灵活多变的“非齐之美”,使得语言文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构成情节发展,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以及写景抒情的重要艺术手段。

      听,那然目朗照下的农田里、工地上,那峡谷高山上,那街头巷尾,那庭院谷场上,正在唱着“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我杨家二十年三关抗战,老令公在阵前一马当先,直杀的那辽兵不敢来犯,流尽了血保卫江山,塞外风吹透了铁甲万件,可怜他父子们同把命捐……”声声直抒胸臆,紧凑明快,透彻洒脱,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拒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听众如饮甘露,芳留齿颊,舌本回甘。历史长河,终将铭记数百年久演不衰,人们百看不厌的大秦之腔。
      赵立新先生的这些形象逼真的文字,仿佛把我带入广阔天地里的秦腔演出现场,仿佛看到人山人海、抬头踮脚听秦腔大戏的热闹场面中。

      赏心乐事农家院,故乡花好月正圆。赵立新先生是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南秦川人。对于故乡,他在“故乡记忆”的题记中说:“故乡始终是最美的晚霞与炊烟。在眷恋者眼中,家乡不会老去,永远正当妙龄。梦里还是老家村子里的土屋,楼门、老树、庄稼、家具、黄牛、黑猪、辘轳井,永远储存着说不完写不尽的记忆。”他的《乳河水流长》《瓦屋下的旧家具》等文章都让人倍感亲切。特别是《南秦第一事》一文,他把该村历史上所有发生的第一件事都详实展现:如“州《赋第一笔》”“一门五举人”“国手(国家一流医生)两兄弟”“第一位红军战士”“土改第一乡”“第一党支部”“第一小剧本”“第一批赴京劳模”“第一条贯穿公路”等等。这些都是不能磨灭的记忆,也是难以忘怀的时光,他用自己独到的文字揭示了这个小村的“秘密”。

      《山沟村志蕴乡愁》是赵立新先生为《马踩沟》村志写的书评,他写道:“20余万字,散发着泥土芬芳气息,却承载着一个自然村的变迁和十个姓氏的繁衍,且文图并茂。比如,山沟里的野菜地软和节日农家美食散发出的家乡味道,会让乡愁和怀旧在唇齿之间发酵。还有古老的纸坊、木犁、手摇风车、石磨、石碾,土屋墙上的黑板报,人民公社化时期修的水库,生产队饲养室的铡刀,农家的风箱、升子、斗、酸菜瓮、胡砌模子、红色标语等实物图片及亲属黑白老照片、老瓦房、自行车……时光流逝,记忆消退,但这些能起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神留乡愁的作用。乡愁是对故土一草一木的思念,是对那山那水那人的留恋。
      乡村有历史才有生命,有文化才有灵魂。南秦川每一个村名、每一个山头,每一棵古树背后,都可能有故事,亟待控掘、整理。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修志史的过程、就是对全村风土民俗、名胜古迹、奇闻趣事的一次溯源、整理,同时也是对乡亲们进行一次村情、文化、历史的教育和普及,必定会在年轻人心里播下珍爱乡土、记住乡愁的种子。”

      还有他写亲情写妈妈的散文也让人泪眼婆娑:“新年到了,居住在农村的妈妈,都会做豆腐、蒸年馍、炖肉等待子女回家,不用煤气,不用电气,用老锅土灶,添柴、点火,吱吱咯咯唱,一缕炊烟从屋顶的烟筒袅袅飘出,灶红、火旺,豆腐在点,肉在炖,馍在蒸,妈妈倚着院门,手搭凉棚,两眼瞅着那缕越飘越高的炊烟。那是生长在乡村的长生不老的乡情,是母亲在召唤归家儿女!”
      在《野菜的咏赞》中,家乡无处不在的野菜也能勾起人们满满的童年记忆:“老家漫山遍野的野菜,多达 40余种,不占耕地,不择土壤,不用种植,自生自长,荒山、涧畔、渠岸、路旁,有些则是藤条和树木上的叶、花和嫩芽,如杓叶柳叶、榆钱、槐花、椿芽、核桃絮。它的名称奇特,涉及神仙、动物。如神仙叶子、佛爷指甲,天仙菜、老鸹蒜、马齿开、蚂蚱菜、猪耳茶叶、狗尿苔等。吃法多样,可凉拌、清蒸、焖炖、煎烙、腌制、羹汤,如灰条、滴流、仁罕、茴香、地软、水芹、浆卜卜、洋生姜等,其中不少野菜可入药治病保健康。”

      在他的这篇文字中,他穿越岁月的容颜,告诉人们:商山自古诗歌路。历代文人墨客或途经小憩,或为官于此,或短暂卜居常把山间野菜纳入诗歌之中,点赞吟咏。字里行间烨烨生辉。还有不少民间俚谣以野菜为题千古传唱。秦末汉初的四皓隐居商山创作的《采芝歌》中就有“烨烨紫芝,可以疗饥”。紫芝又名商芝,家乡人叫拳芽,因它的形状如小儿拳头“商芝肉”闻名遐迩。北魏诗人崔鸿《紫芝歌》中有“莫莫商山,深谷透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四皓庙》中“羽翼殊勋弃若遗,皇天有运我无时,庙前便接山门路,不长青松长紫芝。”“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萧何只解追韩信,凯得虚当第一功。”北宋诗人王禹偶,官居左拾遗,因直谏被贬任商州团练副使,留居商州一年半多,种蔬自给赋诗180余首,其中就有“气蒸丹水碧,脉润世”的诗句。

      这些文字,都传递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演绎着商山洛水中的不懈传奇。有句话叫“不仅要摘果子,还要栽树苗。”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也如同他亲手栽植的树苗。不写他就有一种寂落感,如同他家人的戏言:“手又发痒了。”他非常乐意让自己置身在文字创作的实践和生活中。赵立新说:“一生听过的歌很多,有歌唱孩子天真烂漫的,有歌唱年轻人蓬勃向上的,可为老年人唱的歌太少了。但是老年人也有自己的歌,就是用自己走过的光阴谱曲,把人生的经历与思考书写成一首精彩的歌,与亲友交流,相互切磋,密切彼此感情,也为后人留下一些有意义的资料。”

      一河碧水映丹心。这就是故乡商洛这位年逾八旬老人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并且拥有探索精神、进取精神、奋斗精神的结果。这样的心态,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执着和勤奋,令人格外敬佩。难怪原商州市人大常务副主任李延时赞誉赵立新是“一本一本又一本,老弟暮年笔不停”。正因为他的这些书取材广泛、涉猎丰富,反映历史社会面广阔,既有史料价值,也有可读性,所以还被陕西省图书馆收藏。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品读赵立新先生的文字如饮一壶清净。这里笔者衷心祝愿这位故乡“恩公”福乐百年,并继续在故乡文化生活的大厦中再献余热、再书华章。

      作者简介:刘恩友,笔名塬上草,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大赵峪寨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原嘉峪关市作协主席,曾任嘉峪关日报社副社长、总编辑。出版有《嘉峪关十部曲》《聆听乡村的寂静》等。

商山行者
记录生活 留住感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