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钙钛矿周报】光因、明阳、柔烁、晋能等相继发布效率报告,西湖阳光获种子轮投资,北卡罗来纳黄劲松、北大周欢萍等研发进展

文摘   2025-01-19 22:08   浙江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要闻提示



1. 深圳市光因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权威认证,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单元电池(Unit Cell, 1平方厘米)实现了26.50%的光电转换效率,至今已连续四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2. 2025年1月9日,西湖大学王睿创立的西湖阳光(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获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西湖创新(杭州)产业投资基金和欧欣新(上海)材料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3. 2025年1月15日广东明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钙钛矿/HJT叠层电池转换效率成功突破32.3%,在钙钛矿太阳能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4. 据天津日报报到,南开大学袁明鉴课题组实现了超过27%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认证。

5. 据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平台获悉,其子公司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研发的钙硅叠层电池效率超过28%,大面积钙钛矿组件效率提高20%以上。

6. 据九江日报报道柔烁光电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效率分别达26.61%、19.71%

7. 2025年1月13日,华润水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钙钛矿实验室合作-询比价在相关网站发布公告。



科研进展


钙钛矿半导体中能量载流子扩散张量的映射

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开发了一个基于扩散张量的框架来分析考虑材料纳米和微观结构的实验光致发光(PL) 扩散图,相关成果发表于ACS Nano期刊。具体来说,我们通过使用空间、时间和PL 强度数据全局拟合扩散图来量化单晶和多晶铅卤化钙钛矿中的载流子传输和复合。我们发现CH3NH3PbI3 多晶薄膜的电子耦合晶粒之间的主扩散系数和排列存在29% 的差异。该框架可用于理解和优化异质材料中的各向异性能量传输。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09366


从受体转变为FRET 供体: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如何改变发色团的作用

昆士兰大学Paul E. Shaw & Paul L. Burn团队研究了稠环非富勒烯受体2,2′-[({4,4,9,9-四正辛基-4,9-二氢-s-吲哚[1,2-b:5,6-b']二噻吩-2,7-二基}双{苯并[c][1,2,5]噻二唑-7,4-二基})双(甲烷亚甲基)]二丙二腈 (o-IDT-BT-DCV) 在二元和三元 OSC 中的应用,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以o-IDT-BT-DCV 为受体、以 PM6 为供体的优化二元器件的最大功率转换效率 (PCE) 为 10.8%。将 o-IDT-BT-DCV 掺入供体:受体PM6:Y6 混合物中,可得到最大 PCE 为 16.2% 的三元 OSC。飞秒瞬态吸收光谱 (fs-TAS)、瞬态光电压 (TPV) 和瞬态光电流(TPC) 测量相结合表明,三元混合物中的o-IDT-BT-DCV 并不表现为受体。相反,它通过亚皮秒能量转移过程向Y6 产生电荷载流子,然后通过PM6 的光诱导空穴转移机制和/或 Y6 相内的自发激子解离。发现封装的三元混合物器件比二元混合物太阳能电池更稳定。在 1 个太阳照射和最大功率点 (MPP) 跟踪下,不包括初始老化损失,三元器件在1200 小时内保留了其MPP 的约 80%,而 PM6:Y6 器件保留了40%。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20416


天然葡聚糖作为反式有机太阳能电池中ZnO 基电子传输层的有效界面钝化剂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王二刚团队将天然、绿色的葡聚糖(Dex) 用作有效的界面钝化剂来改性ZnO 层,从而在i-OSC 中实现增强的器件性能,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Dex 钝化剂的引入有效地抑制了界面复合损失,从而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 (PCE)。有趣的是,Dex 钝化的 ZnO 作为 ETL 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 i-OSC,包括富勒烯、非富勒烯和全聚合物 OSC,其中D18:Y6 系统可产生最高的PCE,为 18.32%。这是二元 i-OSC 中报告的最高值之一。此外,Dex 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器件稳定性,基于 PM6:Y6、D18:Y6 和 PM6:PY-IT 的T80 寿命超过 1500 小时。这些结果表明,Dex 是基于 ZnO 的 ETL 的出色界面钝化剂,可用于高效稳定的 i-OSC。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enm.202404297


碳基可印刷介观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结晶的最新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韩宏伟&周印华团队在本综述中重点介绍了 p-MPSC 钙钛矿结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控制结晶动力学和调节受限介孔内的钙钛矿形态,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期刊。它首先介绍了p-MPSC,为理解其行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本综述总结了晶体成核和生长的机制,解释了这些过程如何影响钙钛矿的质量和性能。此外,还探讨了提高结晶质量的常用策略,例如添加剂工程、溶剂工程、蒸发控制和后处理技术。最后,该评论提出了几项旨在进一步细化钙钛矿结晶的潜在建议,激发持续创新以解决当前的局限性并推动p-MPSC 的发展。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5405


氢增强载流子收集使宽带隙无镉Cu2ZnSnS4太阳电池认证效率达到 11.4%

新南威尔士大学Xiaojing Hao & Kaiwen Sun & Jialiang Huang团队展示了在含氢气氛中退火的器件中增强的载流子收集,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Energy期刊。研究团队发现氢主要存在于 n 型层和吸收器表面。此外,研究表明氢处理会触发氧和钠从吸收体本体向表面扩散,从而有利地降低表面的受体浓度并增加本体中的p 型掺杂。因此,费米能级钉扎得到缓解,并促进了吸收器中的载流子传输。该团队在无镉器件中实现了11.4% 的认证效率。尽管氢化在硅光伏技术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团队的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推动其在新兴光伏技术中的应用。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4-01694-5


用于高效反式太阳电池和微型模块的无MA无Br的CsFA 基钙钛矿的晶体相和能带边缘调节

四川大学彭强&吴义辉团队通过合理地将甲基(甲基亚磺酰基)甲基硫醚(MMS) 引入前体,控制无MA-/Br 的 CsFA 基钙钛矿的晶体生长和光谱响应,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压的非辐射复合损失,相关论文发表于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期刊。MMS有效抑制卤化物的氧化并减少相变过程中δ 相钙钛矿的形成,从而形成具有更少缺陷和非辐射复合减少的高质量钙钛矿薄膜。值得注意的是,钙钛矿的带边实现了5 nm 的红移,从而提供了0.24 mA cm−2 的额外积分电流密度。因此,0.09 cm2 倒置 PSC 获得了26.01% 的反向扫描认证效率和25.30% 的准稳态输出效率,这是迄今为止基于无MA/Br 的 CsFA 双阳离子钙钛矿的倒置PSC 的最高值。冠军器件的Vnon-radloss 最小值为 67 mV。本策略还扩展到有效面积为12.96 cm2 的微型模块,反向扫描效率为22.67%。此外,目标设备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运行稳定性。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路易斯碱,用于调节钙钛矿薄膜的晶体生长和光谱响应,并强调了最小化Vnon-radloss 对高性能倒置PSC 的重要性。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9/D4EE05860G


钙钛矿表面和本体缺陷的全面钝化,用于高效碳基CsPbI3 太阳能电池

华南农业大学饶华商团队提出了一种将湿膜(未结晶)处理与干膜处理相结合的策略,在薄膜内部的晶界和薄膜表面原位形成LD钙钛矿,从而同时钝化CsPbI3薄膜中的体内和表面缺陷,相关成果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结果,光致发光寿命从22.5 ns显著提高到92.1 ns。基于上述策略组装的CsPbI3 C-PSC的冠军效率达到19.65%,创下了无机C-PSC的新纪录。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ge.202423655


通过可调二茂铁中间层调节钙钛矿表面能量,打造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Nicholas J. Long&香港城市大学朱宗龙/ Xiao Cheng Zeng团队开发了多功能二茂铁(Fc) 基中间层,旨在实现可调节的钝化和电化学特性,相关成果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这些中间层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非辐射复合,并调节钙钛矿表面的功函数(WF) 和均匀性,从而提高器件性能。揭示了Fc 化合物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EHOMO) 相对于钙钛矿价带最大值(EVBM) 所起的关键作用。这种关系对于控制能带弯曲和优化电荷提取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构象灵活且更容易氧化的二茂铁基-双呋喃-2-羧酸酯 (2) 被发现能更有效地与配位不足的Pb2+ 表面位点结合并调节界面能量,从而使反式PSC 实现25.16% 的冠军效率。这些电池还表现出出色的稳定性,在65 °C 下以最大功率点运行1,000 小时后仍保持初始效率的92% 以上。通过将广泛可调的Fc-EHOMO 与降低和均质化的钙钛矿表面WF 相关联,这项工作推进了该团队对基于Fc 的中间层的理解,并为其在高效太阳能技术中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24041


菲处理邻二甲苯处理的PM6:Y6 基有机太阳能电池可实现超过19% 的效率

苏州大学崔超华联合李永舫院士利用具有独特结晶性和相对松散的分子堆积的菲(PAT)作为挥发性固体添加剂,开发了一种有效调控代表性强结晶性材料Y6在高沸点加工溶剂中聚集的新方法,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结果表明,PAT处理对抑制成膜过程中Y6在高沸点溶剂中的过度自聚集和降低热退火下Y6分子的结晶速率具有显著效果,从而得到高度有序的分子堆积和良好的相分离形貌。结果显示,以氯苯、甲苯和邻二甲苯为原料制备的PM6:Y6基器件实现了优异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分别为17.71%、17.99%和19.04%。19.04%的效率是目前为止以高沸点非卤溶剂制备的PM6:Y6基二元OSC的最高效率。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enm.202405257


非富勒烯受体端基的烷氧基改性实现高开路电压的高效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

北师大薄志山/徐新军&长江师范学院姚闯团队通过在常用的2-(3-氧代-2,3-二氢茚 1-亚甲基)-丙二腈 (IC)端基上引入吸电子氟基团和给电子烷氧基,合成了三种Y 系列 NFA BTP-eC9-G51、BTP-eC9-G52和BTP-eC9-G53,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当用作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时,这些化合物表现出大于0.9 V 的高 Voc(BTP-eC9-G51为 0.91 V,其他为0.95 V)。系统地研究了分子烷氧基链长对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烷氧基链长的增加,这些分子的偶极矩和聚集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基于BTP-eC9-G51的活性层表现出合适的相分离结构和良好的电荷传输性能,基于BTP-eC9-G51的器件实现了16.65%的器件效率,高于基于BTP-eC9-G52和BTP-eC9-G53的器件(分别为14.33%和13.24%)。此外,将BTP-eC9-G51作为第三种组分引入D18:L8-BO器件中,提高了Jsc和Voc,降低了非辐射能量损失,在0.92 V的高Voc下,器件效率提高到19.03%。。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23287


ISOS-L-3老化测试下高稳定性高效大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间层的尺寸工程

厦门大学李澄&黄凯&陈孟瑜&张荣院士团队利用维度工程来促进3D 钙钛矿上 1D 和 2D 结构的可控生长,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异构配体的电势分布差异和分子间力的空间效应导致了不同的LDP。1D 结构有利于电荷转移,具有有利的通道取向和能级排列。这种方法使使用2,2′,7,7′-四[N,N-二(4-甲氧基苯基)氨基]-9,9′-螺二芴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PSM) 在 10 x 10 平方厘米(cm2) 上实现20.20% 的效率,在 6 x 6 cm2 上实现22.05% 的效率。特别是,使用聚[双(4-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胺]的PSM(6 x 6 cm2)在严格的ISOS-L-3 加速老化测试下经过1000 小时后仍保持约95% 的初始效率,创下了n-i-p 结构模块最高稳定性的记录。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adv.adp3112


迈向可持续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林雪平大学高峰&山东大学李佳硕团队评估了18 种代表性PeLED 的环境和经济性能,旨在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确定开发可持续PeLED 的有效工业技术,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该团队发现,与成熟的有机LED 一样,PeLED表现出出色的环境性能。此外,我们证明铅不是PeLED 的主要毒性来源。该团队估计,要使PeLED 商业化并提高其可持续性,它们的寿命应达到10,000 小时的数量级,以补偿相对的环境影响。技术经济评估表明,未来PeLED 的成本可能在100 美元/平方米左右,与商用有机LED 面板相当。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从环境、经济和技术角度展示了PeLED 作为下一代照明技术的潜力,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关的见解。

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4-01503-7


基于化学溶液的组分工程制备高性能锡卤化物钙钛矿薄膜晶体管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刘奥/朱慧慧&浦项科技大学Yong-Young No团队提供了前体制备、薄膜和设备制造以及特性的实验程序,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Protocols期刊。整个过程通常需要20-24 小时。此协议需要对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钙钛矿薄膜涂层工艺、标准TFT 制造和测量技术有基本的了解。

https://doi.org/10.1038/s41596-024-01101-z


通过优化小分子受体的分支位置和侧链长度实现高效、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华中科技大学邵明团队合成了三种SMA:BTP-C3、BTP-EH 和 BTP-HD,它们具有相同的二噻吩并噻吩[3,2-b]-吡咯并苯并噻二唑核心,但吡咯环上的分支位置和连接到分支位置的分支烷基链长度不同,相关成果发表于Energy & Environment Science期刊。该团队系统地研究了侧链对OSC 的光电性能、机械性能和操作稳定性的影响。特别是,BTP-EH混合薄膜比BTP-C3 混合薄膜表现出更有序的堆积和更强的结晶性,可提供高效的电荷传输和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PCE)。而具有较长侧链的BTP-HD 可增强与 D18供体的可混合性,从而显著提高机械拉伸性。因此,D18:BTP-EH器件实现了18.1% 的高 PCE 和出色的机械拉伸性(COS ~26%)。由此产生的内在可拉伸OSC(is-OSC)表现出创纪录的15.6% PCE,这是迄今为止报告的is-OSC 的最高值之一。此外,基于BTP-EH 的器件在 85 °C 下保持了其初始PCE 的 80% 以上,持续约780 小时。该团队的研究结果强调了SMA 侧链在 OSC 的效率、机械拉伸性和稳定性方面的重要性。

https://doi.org/10.1039/D4EE04969A


手性配体原位修饰钙钛矿纳米晶体实现绿色自旋发光二极管

香港城市大学Andrey L. Rogach & Hin-Lap Yip团队展示了基于手性钙钛矿纳米晶体作为发射体的明亮高效的绿色自旋LED,相关成果发表于ACS Energy Letters期刊。该团队采用 R-/S-1-(4-溴苯基)-乙基溴化铵进行原位手性配体改性,将手性印刻到 CsPbBr3 纳米晶体上,其表现出89% 的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和改进的自旋弛豫寿命。在CsPbBr3 纳米晶体薄膜中观察到了88% 的显著自旋极化。因此,该团队的自旋LED 无需常用的自旋滤波层,即可同时实现12,800 cd m–2 的最大亮度、15.4%的最高峰值外部量子效率以及室温下不对称因子为2.16E–3 的圆偏振电致发光,为基于钙钛矿的自旋LED 树立了新的标杆。

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4c03515


通过碘插层制备非合金α相甲脒三碘化铅太阳电池

北京大学周欢萍团队开发了一种动力学调节策略来制造高质量、稳定的非合金α-FAPbI3薄膜,并辅以共生挥发性碘嵌入和脱嵌,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碘的嵌入促进了角共享Pb-I 框架构建块的形成,并降低了α-FAPbI3形成的动力学障碍,而碘脱嵌则提高了最终钙钛矿薄膜在成分纯度和整体均匀性方面的质量。基于这种非合金α-FAPbI3(不含其他外在成分离子)的太阳能电池实现了>24% 的功率转换效率。该设备还表现出优异的耐用性,在85°± 5°C 的照明条件下运行超过1100 小时后,仍能保持其原始功率转换效率的99%。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s8968


利用流体平衡剂控制流体界面动态重建以实现可扩展的高效钙钛矿太阳电池

华南师范大学高进伟&高兴森&‪王祯团队通过可扩展的刮刀涂层技术,借助一种新颖的双向Marangoni 对流策略,成功获得了高质量、无针孔、大面积的FAPbI3 钙钛矿薄膜,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期刊。通过加入甲醇(MeOH) 作为流体平衡剂,可以有效调节Marangoni 对流的方向,从而减轻印刷过程中胶体前体颗粒的无序运动。结果,小面积FAPbI3 器件(0.07 cm2)和大面积模块(21 cm2)分别实现了24.45% 和 20.32%的最佳功率转换效率(PCE)。值得注意的是,在稳定照明下,该器件达到了24.28% 的稳定 PCE。此外,未封装的器件表现出显着的操作稳定性,在环境条件下(35±5% 相对湿度,30°C)1800 小时后仍保留了其初始PCE 的 92.03%。为了证明该策略的普适性,制造了蓝色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其外部量子效率(EQE) 为 14.78%,电致发光波长(EL) 为 494 nm。这项工作为推进溶液处理、工业规模生产高质量和稳定的钙钛矿薄膜和太阳能电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9419


钙钛矿太阳能技术向柔性化转变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黄劲松团队总结了钙钛矿太阳能技术在柔性基板上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研究人员在使用柔性基板时面临的挑战,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期刊。需要深入研究材料科学,以了解与刚性基板相比,哪种机制限制了其效率,以及哪种物理机制限制了柔性基板的升级。此外,还将介绍柔性模块稳定性测试的概述,提出常见的标准程序和要遵循的指导方针,展示柔性模块在弯曲时面临的其他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提供临时封装来防止设备性能下降。最后,将展示钙钛矿市场中柔性设备的最新进展,概述如何在柔性基板上利用该技术,以及仍缺少哪些需要利益相关者关注的内容。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8036


利用可拉伸电子传输层提高本征可拉伸有机光伏的机械稳定性和功率输出

浦项科技大学Taiho Park&天津大学叶龙团队在该研究中首次引入了聚合物:凝胶共混体系作为高拉伸性电子传输层(ETL),这显著提高了IS-OPV 的功率输出和机械稳定性,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这种新型ETL 在消散机械应力和保护脆性底层方面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结合这种可拉伸的ETL,设备的拉伸性得到增强,从而在20% 的应变下保持初始功率转换效率。因此,在大应变下,最大功率输出大幅增加23%,从 0.28 增加到 0.35 mW,而采用传统易碎ETL 的设备会导致功率输出降低33%。因此,这项研究为实现耐用、高效的可拉伸光伏电池提供了一条途径。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405217


通过铜掺杂减少寄生损耗和深缺陷形成,实现高效Sb2Se3 太阳能电池

河北大学李志强团队提出了一种铜(Cu) 掺杂策略,该策略可实现协同掺杂效应,从而能够在n 型 CdS 层和 p 型 Sb2Se3吸收层中实现可控掺杂,相关成果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首先,适当的Cu 掺杂可显著增强CdS 薄膜的短波长透射率并增加其n 型载流子浓度。CdS/Sb2Se3 异质结中的Vbi 从 521 mV提高到 751 mV。其次,进行后退火工艺以促进Cu 从 CdS 层扩散到Sb2Se3 吸收层。这种方法成功地钝化了固有深缺陷E2,并减少了界面陷阱辅助非辐射复合损失。因此,Cu掺杂的Sb2Se3/CdS 太阳能电池的PCE 为 10.23%,与未掺杂的CdS/Sb2Se3 异质结器件相比,PCE提高了 40%。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20261


利用CuPc空穴传输层进行阴极界面工程,实现高效(21.4%)碳钙钛矿太阳电池

EPFL Nazeeruddin团队重新发现Cu (II) 酞菁 (CuPc)是一种有效的空穴传输材料 (HTM),可与碳电极耦合,相关成果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期刊。特别是,基于计算研究和 VASP 计算,发现 CuPc 的四方结构可以通过N 和 Cu 原子分别与 Pb 和 I 原子有效地配位到钙钛矿层。通过系统地优化CuPc HTL 溶液的浓度,并筛选CuPc HTL 与两种碳电极(分别基于炭黑:石墨混合物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耦合,实现了21.4% 的最大功率转换效率。此外,电池在85°C 热老化下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稳定性;超过 200 小时后 PCE 损失 20%,在环境条件下保质期老化20 天后 PCE 损失 1.3%(ISOS-D-1)。这些发现对于开发具有商业竞争力的C-PSC 很有价值,因为它们兼具高PCE 和稳定性。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25191


合理设计高性能单结和串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用钝化剂

河北工业大学陈聪&昆明理工大学陈江照团队报告了一种合理设计的通用钝化剂,以实现高效稳定的单结和串联PSC,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协同作用同时钝化多个缺陷。此外,通过仔细控制阳离子上的氢原子数量和空间位阻,可以精确调节缺陷修复效果。由于界面能量损失最小化,L-缬氨酸苄酯对甲苯磺酸盐 (VBETS) 改性倒置 PSC 使用真空闪光处理技术可实现26.28% 的功率转换效率(PCE)。此外,通过抑制载流子复合,孔径面积为32.144 cm2 的大面积模块和结合VBETS 钝化的钙钛矿/Si 串联太阳能电池分别实现了 21.00% 和 30.98% 的 PCE。这项工作强调了氢原子数量和空间位阻在设计分子调节剂以提高 PSC 的 PCE 和稳定性方面的关键作用。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6068-6


动态氢键使用非卤化溶剂处理的有机太阳电池具有高性能和机械强度

中科院化学所李永舫&Xiaojun Li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受体BTA-C6、BTA-E3、BTA-E6 和 BTA-E9,其侧链分别为己基、3、6 和9 个碳链,并带有乙酯端基,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得益于合适的相分离和垂直相分布,经邻二甲苯处理的基于PM6:BTA-E3 的 OSC 表现出更低的能量损失和更好的电荷传输特性,并实现了 19.92%(认证为 19.57%)的功率转换效率,这是绿色溶剂处理的二元 OSC 中的最高记录值。此外,由于乙酯侧链提供的额外氢键,基于PM6:BTA-E3 的活性层系统实现了增强的可拉伸性和热稳定性。该团队的工作揭示了动态氢键对于提高OSC的光伏性能、机械强度和形态稳定性的重要性。

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4-02062-0


通过结晶序列操控实现效率达20.82%且活性层厚度耐受性高的有机太阳电池

苏州大学李耀文&李永舫团队开发了一种有机半导体调节器,称为 AT-β2O,用于调整活性层中成分的结晶顺序,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Materials期刊。当在供体(D18-Cl) 和受体 (N3) 混合物中添加 AT-β2O 时,N3 会在 D18-Cl 后面结晶,这种现象不同于在二元 D18-Cl:N3混合物中观察到的共结晶。这种结晶动力学的操纵有利于在活性层中形成体异质结梯度垂直相分离,同时伴有受体的高结晶度和厚膜中平衡的电荷载流子迁移率。由此产生的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表现出超过20% 的认证能量转换效率,并且表现出跨活性层厚度(100-400 nm) 的出色适应性和显着的通用性。这些突破使得大面积模块的认证电力转换效率达到18.04%。

https://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11691



政策发布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开展2025年度未来产业加速器和试验场“揭榜挂帅”工作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未来产业加速器和试验场“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钙钛矿、光伏材料等新型发电材料以及固态电池、水系电池等储能材料产品开发,实现在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海上风电等领域应用。支持钙钛矿电池连续真空沉积设备、层间界面加工、电池结构优化等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大功率钙钛矿电池片转换效率、制造效率、寿命稳定性跃升。


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征集2025年度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专项相关项目的通知

相关项目包括新能源材料。钙钛矿电池材料,质子交换膜和碳纸等燃料电池材料,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动力、储能电池用关键材料。


钙钛矿学习与交流
追踪钙钛矿研发情况,钙钛矿产业化进程;分析行业发展及趋势;赋能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人才招聘、解决方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