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开发:构建适恰的音乐感知资源
生的音乐感知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感知什么”的问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完善音乐感知的课程资源、素材等。在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就简单地从教材出发,教学“照本宣科”,简单地引导学生聆听教材中的音乐。笔者认为,这样的音乐感知是单一的、单薄的。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资源,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一方面,要关照音乐学科课程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关照学生的具体学情,关照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喜好以及学生音乐学习的条件等。
(一)完善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主要的载体就是教材。作为教师,要深入研究音乐教材,把握音乐教材中的教学目标、要求、意图等。同时,要对教材进行校本化、班本化的改造,以便让教材更适合学生的音乐学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对音乐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可以对相关音乐学习内容进行增删、替换,或者可以改变音乐教材的呈现形式、方式等。在引导学生欣赏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彼得与狼”这一作品时,笔者就补充了“三只小猪”“动物狂欢节”等相关的作品,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同时还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感知比较。学生通过丰富性的感知,仿佛置身于葱郁的大森林中,从而能体验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班本化改造,更能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更能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
(二)开发兴趣课程
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原初性动力。当学生对音乐学科本身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感知音乐。这种感知,就不局限于课堂感知,而是延伸到课余、课外,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开发兴趣课程,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心理,而应当关照该音乐对学生的适切度。在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课程时,教师要关照学生的音乐学习接受能力等。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同时也要关照学生的具体学情。作为教师,要让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兴趣课程“接地气”。苏少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手拉大手”这一部分内容,是以节奏的训练作为根本的。但该单元中的相关曲目是以内容为核心的,音乐的要素缺乏关联。为此,笔者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开发了“上课了”“你的名字叫什么”等,对学生进行计划性、系统性节奏训练。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关照音乐学科课程的要素,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性、律动性、节奏性的聆听,就能发展学生内在的音乐“节奏感”,从而有效培育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三)开发文化课程
小学音乐课程的开发,不仅仅要着眼于学生的感性认知,同时还要着眼于学生的文化素养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发展,同时也就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品质。音乐感知不是将学生“抛”入声音的海洋,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张开耳朵”,而是要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音乐知识、能力、文化素养等来感知。开发文化课程,能让学生在音乐感知过程中领悟到音乐学科的真谛。教学苏少版五年级下册《海滨音诗》这一首小提琴曲时,笔者不仅引导学生深入聆听、想象,同时也补充了相关的背景资料。如《海滨音诗》的创作年代、背景、人物等。《海滨音诗》在秦咏诚先生在老家的海滩上写出的,浪漫的人、浪漫的风景,将浪漫发挥到极致。歌曲借物咏怀,一开始就让人仿佛看到了“大海”。在聆听中,学生跟随小提琴的起伏回旋的旋律,尽情释放情感。歌曲中段的尽情倾诉,让学生领略到小提琴独奏的华彩。继而转为沉思,最后小提琴演奏出一种遐想,带着一点梦幻的主题收束。在聆听过程中,学生敞开心扉,仿佛向着大海倾吐,抒发了如同大海般坦荡的宽广的胸怀、豪迈的理想等。
课程开发是学生音乐感知的基础。课程开发支撑、支持着学生的音乐学习。实践证明,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能给学生的音乐感知带来一种全新、有效的感受与体验。作为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作品的表现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
二、技术支撑:创设可感的音乐感知场景
引导学生的音乐感知,要求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设置一定的情景。在多媒体、网络化的信息时代,教师不仅可以应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而且可以借助相关的现代信息科技。教师创设的音乐学习场景越为真切、具体可感,学生的音乐感知就越为丰富、越为感人,就能有效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质、功效。技术支撑,不仅对于学生的音乐感知、理解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学生的音乐建构、创造、实践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声色光影的技术,它能激活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展开多样化的感知活动。如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等的聆听,对音乐作品的节奏、图谱的感知,对音乐作品内在律动的感受、体验。多媒体能构筑学生的音乐感知世界。教学苏少版五年级下册“美丽的喀纳斯湖”一课时,笔者就引入了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歌舞等,并介绍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等,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创设美的情境。相比较于其他教学方式,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的美的情境,能让作品的感染力融入学生的心灵,进而能让学生心灵深处的美感萌发。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学生深刻地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习俗。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把握到歌曲背后的文化。在对多媒体课件中的相关音乐学习内容的感知中,学生的知觉迁移,将对少数民族的情感带入歌曲演唱之中。孩子们在演唱时候的表情,无不透露着对喀纳斯湖的喜爱之情。多媒体课件,能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全面性、多角度的感知。
(二)互联网技术
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已经不仅能实现信息、通信、技术等的互联,而且能将事物互联起来,即所谓的“万物互联”技术。在促进学生音乐感知教学中,互联网为学生的音乐感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不仅可以置身于现场中感知、观摩,而且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利用影响传感进行感知。在音乐感知中,师生、生生还可以基于互联网展开互动。作为教师,可以应用互联网技术畅通互动、交流渠道。教学苏少版六年级上册“北国豪情”“南国风情”这两个单元时,笔者补充了《美丽的草原》这首歌曲,引导学生欣赏。为了促进学生的感知,笔者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呈现了蓝天、白云,创设了可感的音乐感知场景,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学唱。在对乐曲的深层感知之后,有学生将自己从网络上搜集到的“美丽的草原”歌唱视频放置到班级微信群、QQ群、钉钉群中;有的学生录制了自己的清唱、原唱放置群中;有学生畅谈歌唱后的一些感想,如想到大草原去骑马、呼吸空气、游玩,等等。借助于互联网,学生展现自我的音乐认知,展现自我的音乐素养。同时,学生彼此进行互动,并表达自己的生活期望。互联网支撑下的音乐教学,融通了课堂内外学习,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音乐学习与生活的融通。
(三)实物技术
在音乐教学汇总,教师还要积极发掘相关的实物技术。如应用音乐的各种乐器、辅助乐器等。在音乐教学中,实物技术的辅助,对培育学生的音乐感知有着独特性的作用。教学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的“瑶族舞曲”时,笔者就融入了打击乐器,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节奏,更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音乐活动之中。学生在长鼓的敲击声中,能感受第一主题的幽静委婉的。而管乐奏出的活泼欢快的第二主题,能让学生的音乐欣赏走向高潮。在音乐教学中,借助于实物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激情,调动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同时,实物技术的介入,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感受、体验。实物技术在学生的音乐感知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性作用。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实物技术的音乐育人功能,彰显实物技术的音乐育人价值。
在音乐教学中,技术支撑是学生音乐感知的外在性条件,对学生的音乐感知发挥着支撑、支持作用。作为教师,要丰富技术支撑,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音乐感知。让学生的听、唱、奏、演、画、动等融为一体。技术仿佛赋予了学生音乐感知的一双翅膀,让学生能展翅飞翔、遨游。
三、具身认知:形成全面的音乐感知样态
学生的音乐感知应当是一种融合性的感知,它是学生音乐听觉、视觉、动觉等的综合应用。具身性是学生音乐学生的基本特性、特质。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不仅要求教师丰富音乐感知资源、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同时要求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感知质量,优化学生的感知品质,完善学生的感知样态。
(一)图谱支持
为了促进学生的音乐感知,教师首先应当在音乐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图谱。图谱主要诉诸学生的音乐视觉。相比较于音乐的旋律,图谱更具有一种直观性、形象性,因而能更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感知旋律的走向、节奏的缓急,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教学苏少版二年级下册的“报春”一课,笔者就设计研发了这样的图谱:用小方格的浓淡来表示音乐歌曲节奏的强弱;用小方格的多少来表示音乐作品中的音符的时值长短;用空的小方格来表示音乐作品中的休止符,等等。这样的一种图谱,诉诸学生的视觉,给了学生的视觉灵动的刺激,让学生在歌唱的时候能有意识地从音符的长短、快慢、强弱、休止等方面来关注。实践证明,图谱是学生音乐学习可视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借助于图谱,能逐步培育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素养等。实践证明,形象、生动、直观的音乐图谱,有助于学生感知音高、把握音的走向,形成音阶等的相关概念。
(二)律动支持
律动是学生具身认知的重要范式。所谓的“律动”就是在音乐的背景、意境下演绎音乐的节奏。律动是学生感知、体验等的直接的、外在的表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鼓励、支持学生用身体动作将对音乐的感受、体验、认知等用直观的、具体的、形象化的动作表现出来。常见的律动动作有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当然,律动不仅仅是上述简单的动作表现,有时候律动可以是学生创造性的表达方式。相比较于图谱,律动是一种内在的感知,能有效地培育学生感知力。教学苏少版五年级下册《外婆的澎湖湾》这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在音乐感知中会合着音乐的旋律,自然而然地作出一种“摇摆”的动作。这种“摇摆”动作一方面表现的是节奏的快慢、强弱等,另一方面表现的是划桨这样的动作。
(三)想象支持
培育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不仅要激活学生的外在感官,同时还要活化学生的心灵。要启迪学生的音乐思维,催生学生的音乐想象。想象,能让学生形成通感。或者说,想象,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之间建立联通。教学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的“小乌鸦爱妈妈”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让学生闭目聆听音乐,接着用语言启发学生:你听到了怎样的一种感觉?学生展开了音乐想象。有学生说,听到了一种温暖的感觉;有学生说,自己仿佛听到了一种芳香的感觉;还有学生说,自己仿佛听到了家的感觉,等等。这种浸透着文学气息的整体性感知,深化了学生对音乐作品主题的了解、理解。歌曲在学生的通感之中,让学生产生了一种内在性的温暖感觉,从而实现了学生音乐感知与思维、感知与想象的融合、融通,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本身的理解,达到了音乐感知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感知功能,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运作,从而让学生的音乐感知更全面、更深刻。音乐感知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想象,同时也是学生能动的音乐创编、创造。
音乐感知力是学生音乐学习的根基。只有通过学生深入的感知,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培育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力。正如艾伦科普兰所说,“如果逆向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音乐感知更为重要的了”。以课程为载体、以技术为助推、以具身为特征,能让学生的音乐感知走向丰富、走向深入,能让学生的音乐学习不断进阶。
【视频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劳烦告知删除】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资讯分享等你们!
sc.yqwhcb.cn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