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抵押上海独栋洋房,借1300万到乡下造房:我自在了

百科   2024-12-17 19:08   浙江  
点击题目下方苔藓|订阅本账号
苔藓微信号:taixian007
园艺 | 苔藓 微景观 | 传统文化 | 庭院情怀 | 视觉
新浪微博ID:行行之沙

2016年,邢永恒租下了江苏昆山的四个宅基地,

最初只想作为民宿经营。

没想到光建造就花了三年的时间,又赶上疫情,

至今仍没有正式营业。

夫妻俩和三个孩子,

却从上海西郊搬到了乡村生活。

建造中,为了解决资金问题:

他曾向亲戚、朋友借钱,

还二次抵押了上海的独栋花园别墅,

最终才冲刺完成。

亲手建起了6栋房子、3个院子和2亩农田。

现在,三个孩子不玩电子产品,

每天逗鹅、爬山,

夫妻俩也为孩子们选择了最近、最便宜的学校,

“我们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赢在终点。"

每天5点起床,

到田里晃一圈,便开始喝茶、打坐,

一周、甚至一个月才去一次上海的办公室。

“上海那种,一定要怎样的状态消失了,

脚踏实地,把每件事做好,

生活就会慢慢地呈现出它该有的样子。”

计家墩村位于江苏昆山,是依着农田而建的乡村,整个村子被水系包围,与淀山湖、澄湖相连。这里距离上海市中心,开车大约是1个半小时的车程。

30岁那一年,邢永恒和太太盛园一起创业开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因为工作强度非常大,邢永恒越来越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们交流。做了快10年家庭主妇的太太也开始对他有了一些意见。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最后我觉得那好吧,不如我们一起去乡村造个家园。”

2016年,这四个宅基地招租,邢永恒果断签了下来。“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抽了两根烟,觉得就这样干了,回去就把定金付了。”

 舍弃生活了20多年的上海,

 一家五口搬到乡村定居 

大学毕业后,邢永恒一直在比较大型的事务所做建筑设计,可以说是享受到了房地产行业兴起的红利。

改造后的新家

2009年,他和太太一起创业开公司。因为生了第一个孩子,太太不再做建筑师,而是当起了全职太太。之后的三年多,邢永恒独自将公司的规模发展到了20多人。

过去的七、八年间,他接手做过很多大型酒店、办公楼的设计,生意做得也算是风生水起,工作强度、压力非常大。家里的水电维修、照顾孩子们的日常起居……都是太太一个人承担。 

村落景象

邢永恒出生在浙东的一个小山村,记忆中的蓝天白云,每天在门口等父母归来的场景,一直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越是压力大,这种场景越真实。”

在2015年,一个木工向邢永恒推荐了昆山的锦溪镇。因为小时候在窑厂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看到田野里高耸的大烟囱,他一下子就中意了,决定到这里造房。

为孩子们建造的小土丘

这块区域位于村子的北侧,占地和院子加起来一共有4亩。门前有一条河,北面正对着一大片田野和树林。站在院子里,完全看不到远处的房子。“对在城市生活了20多年的人来说,能拥有这样的一片天地,是很奢侈,很奢侈的。”

 和亲戚借钱、二次抵押上海的独栋花园别墅 

 花3年才造完 

改造后的新家,一共有6栋房子,南北各两栋,东西各一栋。还有一个茶空间、一个杂货铺,以及10间客房,是对外开放的。

室外亭子

最初,邢永恒只想造一个民宿。为了不吵架,夫妻俩提前商量好了分工,“就当是第4个孩子,这个孩子我负责生她来养,运营的压力便落在了太太身上。”

2019年9月改造完成,太太开始着手打理,她每天要接送三个小孩,还要从上海到这里布置,来回5个小时,坚持了两周就有点扛不住了。太太提议如果要她继续经营,全家必须住过来。

上海的独栋别墅,孩子们在花园

邢永恒和孩子们在田间

邢永恒一直很眷恋乡村的生活,所以在上海的住所就曾一路西迁。从法租界的老洋房,搬到上海西郊的一个独栋花园别墅,花园面积有近300多平方。2020年初,夫妻俩决定,一家五口彻底搬离上海,到乡村开始尝试新生活。

搬过来之后,又赶上了疫情,一家人日日夜夜呆在一起,所以民宿迟迟没有正式对外营业。

邢永恒在乡下的工作室

很多人问过邢永恒,改造花了多少钱,他都坦言自己并不清楚。一直都是钱用完了就去赚,来不及赚钱就去借钱,然后接着造,到最后一年,只能通过亲戚、朋友,乃至将上海的独栋花园别墅二次抵押进行资金的筹备,最后才勉强冲刺造完。

“你要问我投资了多少钱,我只能计算现在欠了多少,再抛开中间赚的钱,粗略估算大概在1300万左右。”

 把祖父老宅的石头、家乡的山土搬进新家 

改造后的空间,是一个合院。有三个不同的高差,是中国传统空间里“曲折有情,意犹未尽”的感觉。

推开一扇老木门进来,迎面看到一块自然的山峰石,依着它做了一个照壁,下面有一个小水池,隐约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中心庭院因为原本的一棵桂花树,所以保留了下来。整个院子全部是青石板铺地,用了大约580多片,都是专门从浙江温岭拉来的。

穿过一条南北向的巷子,正对着一大片田野。北院的东北角做了一个小湖面,布置了一些自然的石头,养了一些水生植物和金鱼。依着水面做了两个亭子,是希望能在这种虚虚实实中感受到无边无尽的田园,但又有一种归属感。

邢永恒还租下了2亩农田,亲自种了一些应季的蔬菜,不用化肥、也不用农药,基本都是自然生长的。大大节省了买菜的时间,偶尔朋友来,还可以用新鲜的蔬菜招待他们。疫情期间,也做到了自给自足。

邢永恒和太太盛园,在读经房接待好友

靠近西侧的一栋土坯房,是整个空间唯一一栋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子。三开间,中间有一个小天井,北边是太太相对私密的一个茶室,她经常在这里打坐,或者一个人喝喝茶。

地下酒窖

南边改成了读经房,偶尔也会在这里接待一些远道而来的朋友。太太盛园说:“因为我有了自己的茶室,先生也觉得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心里才能平衡。所以在地下做了一个酒窖,存放着他的50多罐绍兴黄酒。”

造房的40吨山土,是从邢永恒的老家拉来的,还有祖父老宅拆下来的一些石头。这栋房子,是他年近70 的父亲,带着工人一起盖起来的。“用泥土盖房,是中国古人最原始的一种做法,很多人都以为是老房修缮的,其实并不是。”


 40岁的人,开始拼爹了 

入口的老门,是邢永恒花了好几个月,才从苏州吴中区的木头市场找到的。没做过多的处理,清理后上了一层木蜡油就装上了。推开门,会听到嘎吱嘎吱的声响,还刻意做了一个60公分的门槛,抬起脚迈进来,会增加一点仪式感。

从大约三年前,邢永恒就开始收集一些古朴的民间家具,主要来自山东和苏州。最终收集的10个老凉床,没有繁琐的线条,很多横梁都是弯的,但看起来很特别。

他把其中一张的床腿锯掉了10公分,摆在了办公室的角落,他常常坐在上面打坐,甚至会睡个午觉,非常舒服。

院子里的树,基本上都是移栽的。因为从市场买树价格太贵了,他便拜托朋友到村子里打听,最终在一个农民快拆迁的院子里,找到了一棵青榉树、一棵桂花、两棵柿子树,全部移栽了过来。

整个空间打造完成之后,他又花三个月找到了一棵高大的香樟树,“吊机把它吊到老房子前,落下来的一瞬间,突然觉得整个院子活了。”

公共空间&客房

设计方案大改过一次,最初安排了20个房间。但他发现,乡村的美在于能够让人停下来,坐下来感受阳光、感受气象的变化,所以全部推翻重做。现在,公共空间几乎占满了所有房子的一楼。

建造中,孩子们在工地

太太负责了所有房间的布置,比如家具、灯具的选择。房子快完工的时候,因为污水管需要清理,只有小孩才能下去。“其实下面挺臭的,当时只有9岁的老大,主动要求帮忙,我挺感动的。”

建造的最后一年,邢永恒基本天天待在工地,跟工人师傅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但有一段时间,因为经济压力大,他觉得自己近乎到了一种失控的状态。

建造中,邢永恒与父亲

后来,年近70的父母先后到了这里,父亲开始亲自带着工人施工,最后三个月母亲也开始帮工人买菜、烧饭。

“40岁的人,为了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把父母叫到工地,是非常于心不忍的。但在没有退路的时候,是家人给了我支持。我现在觉得,自己也是能拼爹的人了。”

能每天逗鸭、逗鹅,

对着田野发呆,是非常奢侈的 

位于西北角房子的一层,是一家五口生活的空间,大约有90平米。有一个大客厅,靠近院子的一侧是大大的落地窗,正对着一片田野。

布置得比较简单,中间摆了一张长条形的木桌,太太常常在这里练字,孩子们也喜欢坐着一起看看书,或者跟妈妈做做手工,很温馨。

小孩子天然是好动的,因为计家墩没有山,邢永恒专门为孩子打造了三个小山包,他经常陪孩子在这里追逐、玩耍。

现在,三个孩子每天会逗逗鸭、喂喂鱼,或者到山坡上发会呆。偶尔还会带着城里来的小朋友,到整个村子里闲逛。经常到了饭点就找不到人,还要挨家挨户地打电话。

每天早上,是邢永恒最享受的独处时光。5: 00起床,先到院子里晃一圈,或者到田野里逛一逛,一个人看着太阳从东边升起,听着旁边的鸡叫,之前在上海的那种,一定要怎样的状态完全消失了。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泡个茶、打个坐。他也没有刻意地学习,只是想让自己静下来。很多难题,打坐的时候顺便就想通了。

“因为这里的早晨太美了,所以不忍心睡懒觉。这种无所事事的状态,让自己的脑袋空掉,人也就不那么急躁了。”

 选最近的、最便宜的学校 

 我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孩子选怎样的学校,是很多家长都纠结的问题。但搬到这里以后,选离家最近的、最便宜的学校,是夫妻俩的择校标准。

邢永恒陪伴孩子们玩耍

最开始,夫妻俩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存在分歧。因为邢永恒是独生子,性格比较容易紧张,孩子摔一跤,他就心头一紧,但太太反而觉得没关系。

搬到乡村,夫妻俩相处的时间变多了,磨合的次数也多了,他反而被太太改变了。现在孩子的教育,太太为主,他为辅。

家里没有电视,孩子也基本不玩电子产品。一家五口一起吃早饭,夫妻俩会陪他们下棋、画画,还会一起到田里摘菜,吃过晚饭,会一起在田间散散步。晚上8:30就要上床睡觉,作息也变得更规律了。

夫妻俩觉得,把时间都花在送三个孩子去学校的路上,对大人的生活也是负担。“我们不想一开始就把自己所有的体力、精力耗掉,不想急着冲刺,我们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赢在终点。”

最初要到乡下造房,父母是不理解的,他们觉得在上海有公司、有大房子,生活已经非常满意了,为什么非要到农村造房?

“其实对于孩子们,反而很难界定他们是喜欢农村还是上海。因为父母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父母生活得放松,孩子也会从容、自在,这就是古话说的言传身教吧。”

搬到乡下之后,很多10年没见的同事,都不远万里地来拜访他。他们觉得,自己还在上海拼命加班、画图,你老邢为什么这么厉害,40岁就过上了这样的生活?

但邢永恒觉得,花三、四年造这样一个房子,大部分人看到的是建成后的样子,却没有看到光鲜生活背后的付出。

现在,他基本每周、甚至两周才去一次上海的工作室,并不算逃离上海。他觉得,和城市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至往后退了再进来看,才能发现城市的美。

很多来过的朋友都问邢永恒,大家都是开门做生意,你为什么要把大门关上?他说:“一直把心打开,人会觉得累,但把房门关上,把心打开,是一种享受。

这个村子,又叫理想村。什么是理想生活?其实就是你内心的一种平静和从容,脚踏实地,把每件事做好,生活就会慢慢地呈现出它该有的样子。”



开启每天园艺生活
查看过往美文☞☞关注微信☞☞点击查看历史文章
投稿合作联系QQ号:1335548220(天涯)
绿植欣赏每天美景微信:15267339096
抖音号看直播:1054036002



苔藓
苔藓、菖蒲、花卉、多肉、园艺、庭院、阳台、花园、艺术、自然、植物、美好、花盆、奇石、盆栽、盆景、花器、陶瓷、铁艺、玻璃、美景、灵感、DIY、原创、设计、园丁、木匠、传统、中国、图片、虎须、金钱、蒲草、乡村、古玩、石器、生活、创意、工坊、家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