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20年3月首发于精练GymSquare公众号,经编辑。
世界上有一部分被称为「最健康」的人,他们既不举铁也不参与跑马拉松,甚至未曾踏足健身房。
而整理家务、打扫庭院的「佛系健身」,构成了他们的每日运动。
从美国加州到日本的一些偏远的岛屿上,广泛分布这些全球最长寿的人。在这些地方,百岁老人很常见,除却高龄以外,他们患慢性病的几率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这些高龄人群聚居之地被称为蓝色区域(blue zones),他们佛系健身日复一日。
但是,与蓝区人民「自然健身」相反的现象是,随着健身氛围的日益浓厚,人们对运动与饮食习惯更多的关注正滚雪球一般将健身推向极端。
全力以赴All or nothing的「极端健身」哲学兴起。
例如,每日必须达到固定运动时长与卡路里消耗,否则便满是愧疚自责。如果不够痴迷,就意味着懒或是放任自己。「健身成瘾」成为导致国民幸福度下降的新因素。
健身正从一种追求健康的方式,到上瘾而影响身心健康。
背后原因在于,生理上持续追逐运动快感,导致「耐药性」提高。也反映着社会焦虑渗透到了健身领域,更有社交媒体中健身概念平均值被拔高,推动着一步步走向「极端健身」。
全力以赴All or nothing,看似是一碗励志热血鸡汤,却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毫无疑问,蓝区人民的自然运动需要大量时间,但极端健身同样不可取。因此,对于更多人而言,周末的佛系健身也能保持健康。
即使每天只有10分钟的运动量,也能让身体受益;在周末完成一周的运动量与每天定时定量运动能够收获同样的益处。
哥斯达黎加蓝色区域的生活
来源:TODAY
蓝区一词源于Gianni Pes和Michel Poulain在《实验老年学杂志》中所做的人口统计工作,他们将撒丁岛的努罗省确定为男性百岁老人最集中的地区。
当两人瞄准长寿村群时,他们在地图上画出同心的蓝色圆圈,并开始将圆圈内的区域称为「蓝色区域」。
随后,Dan Buettne拓宽了这个术语,提出全球范围内共有5个比较典型的蓝色区域,它们分别是意大利的撒丁岛、日本的冲绳、尼科亚群岛的哥斯达黎加、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罗马林达和希腊的伊卡里亚岛。
蓝色区域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佛系健身。
比如,在希腊的伊卡里亚岛上,有1万人的寿命比美国人长8到10年,他们的心脏病发病率只有美国人的一半,癌症发病率要低得多,而且较为特别的是,几乎没有痴呆病例。
Dan Buettne团队与《国家地理》合作就蓝区的长寿进行了研究,他们得出结论,蓝区的人们有具备如下特质:
蓝区的9大长寿特征
除却8分饱、植物性食品与适量红酒,以及拥有健康的社交网络等,已被众所周知的健康方式外,蓝区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健康秘诀。该研究指出,就社会属性而言,拥有使命感帮助蓝区老人获得了额外7年的寿命,每月参加四次信仰服务带来的归属感将增加4-14岁的预期寿命。在家庭方面,蓝区人会把家庭放在首位,他们与年老的父母或者祖父祖母一起或相邻居住,给伴侣承诺,给孩子更多的关心与爱。这些行为将给他们增加3年左右的预期寿命。压力的集聚会带来慢性疾病,对此,蓝区人民还有着减轻压力的例行仪式,如日本冲绳,大家会每天花上几分钟时间祈祷与缅怀祖先,撒丁岛地区则是有着「Happy Hour」这样的日常仪式实现压力的释放。在运动健身方面,蓝区老人们不举铁,不跑马拉松,也不去健身房。取而代之的,他们会自己种植果蔬,在处理日常家务活时也不用便利性的器械,用自然环境去推动他们不断运动。比如,一项针对撒丁岛蓝区中男性的研究发现,他们的寿命更长与饲养牲畜,在山上的陡峭山坡上生活以及步行更长的工作距离有关。
要么不做,要么尽全力,All or nothing的健身哲学似乎颇为热血。然而以美国为例,在19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中显示,美国的幸福排名指数已经连续三年下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Jeffrey Sachs指出,幸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大众成瘾,其中除了酒精毒品外,强迫性健身与饮食也成为成瘾新成员。健身成瘾的背后从生理上来看,源自持续追逐运动快感而产生的「耐药性」。当长跑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剧烈运动时,大脑会充满多巴胺和其他类似阿片类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会引起愉快的兴奋状态。但如果一直在训练,将对这些化学物质产生耐受性,于是过去30分钟后的愉悦感现在需要45分钟。同时,如今,健康理念充斥着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上传了数千万条相关帖子,其中许多都美化了人们热衷于锻炼的方式。社会比较学指出,当把自己与他人对比时,会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比较,只有当取得平均效果时,才能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在极端健身中,博主们精心制作的图文常常让这种平衡经常丢失。于是,对健身的认知会转移至触不可及的高地,并认为个人处于垫底状态。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成瘾也是社会焦虑在运动健身领域里的渗透,「休息一天就会武功全废」源自人们将健康过度与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挂钩而带来的不安全感。正如教育广告里的焦虑营销——「我们正在教育你孩子的竞争对手」。不健身似乎暗含着与其他人相比而言,不够主动积极、没有抓住当下、不够健康聪慧、没有活力。苗条纤细、积极向上、生命力、吸引力、强壮、抓住当下、积极参与和头脑灵活,本指身心健康的「健康」一词,内容被无限扩大化。All or nothing看似热血,实则是对健康概念的异化。
极端健身被异化,像蓝区人民一样自然运动,对于被束缚在办公桌前的当代人而言,似乎可行性也并不高。其实,偶尔锻炼也能保持健康。拉夫堡大学在17年做了一项旨在研究周末战士和其他体育活动模式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之间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即使每天只有10分钟的运动量,也能让你的身体收益;在周末完成一周的运动量与每天定时定量运动能够收获同样的好处。此次研究共有63591名成人受访者,8802人死于各种原因,2780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非运动参与者的心血管病死亡率HR为0.63,周末战士参与者为0.60,定期运动参与者为0.59。而在癌症死亡率方面,非运动参与者0.86,周末战士参与者为0.82,定期运动参与者为0.79.
由此可见,每周1-2次健身的周末战士,与定期运动参与者,都保持在一个较为相似的健康水平。锻炼并不意味着每天跑三公里,全天累积的任何运动都是有益的。即使没有时间坚持长跑,也要尽量在白天多走几步。■ GYMSQU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