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
“十一”主题教育活动研学篇
为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国家认同感,在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热烈氛围中,徐水二中七年级部分学生于9月30日下午满怀激动的心情,乘坐大巴车踏上了前往冉庄地道战遗址的研学旅程,共同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启程:歌声中凝聚爱国情
大巴车缓缓启动,车内却已是一片欢腾。为了表达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同学们自发组织起来,齐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嘹亮的歌声在车厢内回荡,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仿佛一股股暖流汇聚成海,激荡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田。
参观:历史中汲取力量
抵达冉庄地道战遗址后,馆内讲解员老师带领同学们“穿越”了那段凝聚群众智慧的历史。从地道的巧妙设计到英勇的抗日故事,每一个细节都让同学们深受触动。同学们也化身为“小小讲解员”,他们利用前期精心搜集的资料,生动地向同伴们讲述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重新踏上冉庄村的青石路,在弹痕累累的古槐和老忠叔敲过的那口大钟下,孩子默默缅怀英烈。
嘱托:鼓舞中立志成长
走出纪念馆,书记校长高薇为同学们作精神鼓舞,指出今天是中国烈士纪念日,来冉庄研学有着特殊的意义。冉庄代表着众多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过生命和血的代价的村庄,希望孩子们传承先辈的红色革命精神,学好本领,建设国家,创造未来。
返程:歌声再次响彻云霄
在结束了半天的参观学习后,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踏上了归途。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同学们再次唱响了《地道战》这首经典歌曲。歌声激昂有力,不仅展现了同学们对革命历史的深刻记忆,也表达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结
语
通过亲身参与,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将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附:部分学生心得体会
476班 戴逸菲
于历史长河之畔,铭记之瞬如繁星点点,动容之事犹古韵悠长。步入冉庄地道战之遗迹,恍若梦回烽火岁月,亲历那场波澜壮阔之抗战风云。此番游历,非但使余对冉庄地道战之奥秘洞若观火,更令吾心间对华夏儿女之坚韧与睿智,油然而生无限敬仰之情。
冉庄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中部清苑县冉庄民兵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作战的英勇事迹。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最为困难的阶段,日伪军的“扫荡”日益残酷。为了保存实力,冀中人民抗日武装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进行斗争。从最初的单口隐蔽洞,到后来的双口隐蔽地道,再到最终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地道网络,冉庄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
他们不仅利用地道进行战斗,还巧妙地结合地雷战,多次进行机动灵活的战斗,予进犯日伪军以沉重打击。从1942年至抗日战争胜利,冉庄民兵共进行地道战11次,毙伤日伪军96人,并缴获了许多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这些数字背后,是冉庄民兵无数次的英勇奋战和无私奉献。
在探访地道战纪念馆及战时遗留兵工厂的过程中,一系列实物展览深刻揭示了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锈迹斑斑的工具见证了战争对生产工具的摧残,深井旁的地雷残留物则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利用日常用品如马槽、锅台等巧妙设置的地道口,展现了冉庄人民在极端条件下展现出的生存智慧与抗争决心。这些实物不仅是对历史的忠实记录,更是对冉庄人民在抗战中不懈奋斗与巨大牺牲的生动诠释。
穿越那曲折蜿蜒的地道,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冉庄地道战,不仅是战术上的巧妙运用,更是对人性光辉与民族精神的一次深刻挖掘。它启示我们,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外在的强大,而在于内心的团结与坚定。面对困境与挑战,我们不应畏惧,而应像地道中的勇士一样,运用智慧,凝聚力量,以不变应万变。因为,正是这份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精神,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冉庄地道战不仅是一段历史记忆,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75班 周玉辰
冉庄,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与英勇抗争精神的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到了冀中人民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地道内曲折蜿蜒,每一步都充满了对先烈的敬仰与缅怀。那些简陋却充满智慧的作战工事,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在纪念馆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地道战的伟大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战术的创新,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精神的体现。冉庄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也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前行!
471班 王若瑜
国庆节前夕,我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了著名的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参观。我们怀着满腔热血,踏上了这场红色征程。
来到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通往地下的台阶。跟着讲解员老师,我们正式踏上了这块浸透人民血汗智慧的土地。走进地道,我就被这些历史震惊了:冀中沦陷后,北疃惨案、冉庄惨案、南闫庄惨案等事件令人痛心无比。日伪军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打败敌人,充满智慧的冀中人民发明了这种特别的作战方式——地道战。在早期作战时,地道往往十分简陋,最高1.5米,最宽只有0.7米。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各种迷惑洞,只要敌人进去,就会触发机关,立即丧命。
在冉庄村里,到处都是防御工事,这些工事十分隐蔽,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我们还参观了两棵巨型槐树。这两棵槐树上 还有一口老钟,这口钟是一个暗号,只要敲出特定的暗号,村里的人们就会躲进地道。这些地道家家相连,户户相通,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还集体合唱了电影《地道战》的主题曲——《地道战》。这激昂的旋律使我们仿佛置身于战争年代,加深了我对地道战的理解,也让我深刻意识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珍惜当下,严于律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487班 董桐语
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9月30日下午,我踏入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1942年,冀中人民为了粉碎日伪军的“扫荡”计划,扛起锄头和铁锹,设计出了一个独特的战术,那便是结构巧妙,村村相连,户户相通的地道网。也就是因为依靠地道网,冀中人民给予了日伪军沉重的打击。
在馆内参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去了解地道战烈士。他们的事迹,就宛如一把小刀,一笔一划的刻在了我心中。就比如张森林。他是冉庄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由于被汉奸告密,日伪军在他身上实施了残酷的暴行,逼他投降,而他义无反顾,视死如归,只留下了一首诗,便被残暴的日伪军生生活埋。又比如李连瑞,这位年轻的烈士,他被汉奸告密后被捕,他身中数枪和几十处刺刀伤,又被敌人按住强制游街三回,最后壮烈牺牲。牺牲时他才年仅21岁。他留下的那件被鲜血染红的战服,虽然早已褪色;张森林同志留下的那首诗的纸张,虽然早已破烂。但他们心中的精神与红色,却永远流存在了诗篇与我们的心中,正是因为这精神与红色,让他们的事迹流芳百世。
在9月30日,烈士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回首过去,历史上惨痛的战争让我们无法忘却,再看今朝,今天和平的日子让我们更应珍惜。而我们这一代,将传承英雄楷模的红色意志,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心得体会
END
研学活动
文案|魏新月
图片|李迎春
视频|魏新月
排版|姜继红
审定|高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