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咨询前或预咨询时常被问到这些问题,所以决定写下来,供有计划寻找心理咨询的大家参考。
“线上视频心理咨询的形式,效果会不会没有线下的好?”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不只是想要寻求咨询的人担心这一点,咨询师们也很想知道确切的答案,以便给来访者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线上咨询在几年前还是不太被广泛接受的,但疫情以来,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曾经不接受线上咨询的临床心理工作者们也都逐渐改变了工作方式。
在工作中,大家普遍反映线上咨询还是效果不错的。而且已经有很多研究证明,线下和线上咨询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Krzyzaniak et al., 2024; Barak et al., 2008; Spek et al., 2007)。
所以线上和线下咨询是同样有效的。但是究竟适合哪种方式,要根据来访者个人需求来选择,以下是一些参考点:
1.便利和灵活性:线上咨询最好的一点就是很方便,不需要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在路程上,也不会受天气影响(比如狂风暴雨时无法前往咨询室)。
对于工作非常繁忙,或经常出差,或由于身体原因不方便出门等原因的人群来说,线上咨询非常方便,也更容易坚持。
另外线上咨询也可以破除地域限制,如果在当地无法找到合适的咨询师,线上会有更多选择机会。
2.隐私性:有的来访者会对隐私和安全的要求比较高,可能会觉得在家中或自己的私密空间进行咨询更有安全感,不存在等待室里遇到熟人的情况。
但线上咨询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有另一方面的考虑,那就是视频工具是否安全。视频咨询使用的软件是否是专业的、受到加密安全保障的,这一点很关键。
3.非语言线索:在咨询中,非语言线索是一项很重要的观察和理解内容,很多传统面对面咨询师不喜欢线上咨询也是这个原因。
缺少了比如手部、腿部等状态的信息,咨询师可能无法完整全面地了解来访者当下的状态。
关于这一点,视频咨询可以通过邀请来访者尽量更多在画面中展现上半身作为弥补。
不过,视频咨询也有属于自己独有的非语言线索,比如设备是固定在桌面上还是手持;所在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光线如何;来访者是否经常在画面外;是否戴了耳机;如果屋外有其他家庭成员,对来访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等。
4.环境的影响:线上咨询需要来访者找到一个安静、私密的空间,如果没有这样的空间,则无法顺利进行线上咨询。
如果隔音较差,甚至有其他人随时可以进入咨询空间,这样的环境无法保证咨询的安全性——不论是物理还是心理上的,这种情况下还是更建议通过面对面咨询。
5.沟通的流畅度:受到网络、设备等影响,面对面咨询肯定要比线上咨询沟通起来更流畅一些。
而且有的人在视频中看到自己的画面会感到很不适,会影响放松程度和表达欲。所以对这两点很在意的话,还是更适合选择线下咨询。
6.来访者的情况:除了上述关于线上线下咨询之间的差异外,有一些来访者本身的情况也会是影响咨询方式选择的原因。
例如,如果来访者有强烈的自杀或自伤风险,或者处于急性发病期,线上咨询将难以提供有效的安全措施。
以及,如果来访者属于很少出门、缺少必要的户外运动和光照,也缺少和他人的实体互动的类型,会更建议选择线下咨询,以增加与外界的互动。
其他大多数情况下,来访者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即可。
“心理咨询为什么需要预约制,心情不好的时候即时预约不可以吗?”
我个人很理解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因为在我最初和我的咨询师工作的时候,我也会很希望在我需要的时候立刻见到她;如果当时见不到,过后就没有那么想聊了。
因为,想要在需要时随时找到人倾诉,这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种本能。
那为什么咨询设置就不能满足来访者的本能需要呢?为什么还要提前约定时间,不能当时就聊?以下几点原因非常关键。
1.稳定感:
首先,提前约定好了,并在约定的时间准时顺利见面,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矫正性体验”——对方是说到做到的,并且在可预期的时间里见到,这种稳定感会给来访者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有的来访者生活中的体验就是别人总对其爽约,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自己要“随时待命”。那么在咨询中去体验约定-实现的确定感,会有很强烈的疗愈作用。
同时,也可以让来访者感受关系中边界感带来的美好,并将设置边界的能力应用到自己生活中去。
此外,如果所有来访者都是临时发起咨询的话,那大概率你也无法在最需要的时候见到你的咨询师,反而要等很长时间。
只有预约制可以保证你可以在确定的时间和咨询师工作。特别是每周固定时间的模式,咨询师将为你预留专属于你的时间,不仅提升了稳定感,也可以让咨访关系更融洽牢固,而咨访关系是咨询效果的首要因素。
2.情绪宣泄&调节能力:
如果来访者在每次情绪波动时都立刻找咨询师倾诉,则失去了发展情绪调节能力的机会,那么咨询就更多变成了情绪宣泄,咨询师也只能做一些情绪支持的工作。
在我的规律个案中,很多来访者在咨询的中后期反馈:“每次情绪很崩溃的时候,虽然真的很想立刻和你约一节咨询,但一想到过几天就能见到了,一下就感觉情绪没那么难忍受了。”
特别是在咨询后期,来访者经常表示,很多情绪都可以自己消化,并已经建立了其他获得支持的渠道,这就意味着可以顺利离开咨询师了。
这样有规律、非即时的咨询才是能够有效培养来访者自我能力的方式。相比之下,频繁立即的宣泄和倾听更像是止痛片,虽然当时获得些许安慰,但从长期来看非但无效甚至有害。
3.情绪状态和咨询效果:
大多数咨询技术更适合在情绪相对平稳的时候实施,心情非常波动时很难产生效果。
从脑科学角度来看,当情绪平稳时,前额叶皮层更活跃,来访者可以更好地思考和参与到咨询过程中;而杏仁核的活动减少,避免了“战斗或逃跑”反应;同时,情绪稳定时大脑的可塑性更强,有利于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学习和巩固。这些条件共同提高了来访者对咨询技术的接受度,提升了咨询效果。
4.咨询师的准备工作:
从咨询师的角度来说,预约制的工作方式可以保证充分的准备时间,对每个个案都提供足够的关注,并提升咨询时的效率。
另外,咨询工作是预约的而不是突发的,也可以让咨询师有更多机会做好工作-生活的平衡。毕竟只有咨询师的身心健康是良好的,才能提供优质的咨询服务。
“听说心理咨询有很多流派/疗法,哪个更好?我应该选哪个?”
https://www.brightpoint-md.com/health-conditions/exploring-the-world-of-psychotherapy-impact-in-2023/
从效果上来说,目前的研究结论主要是说各个疗法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Cuijpers et al., 2013; Johnsen & Friborg, 2015),有点“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意味(可能各个流派的粉丝不太同意这点😄)。国外是把这个称作“渡渡鸟效应” (Stiles, Shapiro, & Elliott, 1986)。
“渡渡鸟效应”(Dodo Bird Verdict),源自《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渡渡鸟说的“大家都赢了”的比赛。
但是不同的疗法在具体的咨询议题或不同人群上会有不太一样的效果。
很多公众号都分享过各个流派主要的理论基础、工作方式和适合议题,大家想具体了解的可以去搜索。
我在这里简单总结一下常见的流派/技术,方便大家有需要的时候查看。
精神分析疗法(Psychoanalytic Therapy)
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强调童年经历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特点:长期、深入,重点在于挖掘和理解潜意识中的冲突和压抑的情感。
工作方式: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移情和反移情分析。
适用提议/咨询目标:适用于童年创伤、复杂人际关系问题等,目标是深入理解自我,解决深层心理冲突。
Barak, A., Hen, L., Boniel-Nissim, M., & Shapira, N. (2008).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et-based psycho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Technology in Human Services, 26(2-4), 109-160.
Cuijpers, P., Karyotaki, E., Weitz, E., Andersson, G., Hollon, S. D., van Straten, A., & Meyer, B. (2013). The effects of psychotherapies for major depression in adults on remission, recovery and improvement: A meta-analysis. PLoS Medicine, 10(5), e1001454.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med.1001454
Johnsen, T. J., & Friborg, O. (2015). The effect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s an anti-depressive treatment is falling: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1(4), 747-768.
Krzyzaniak, N., Greenwood, H., Scott, A. M., Peiris, R., Cardona, M., Clark, J., & Glasziou, P. (2024). The effectiveness of telehealth versus face-to face interventions for anxiety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elemedicine and Telecare, 30(2), 250–261.
Spek, V., Cuijpers, P., Nyklíček, I., Riper, H., Keyzer, J., & Pop, V. (2007). 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for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Medicine, 37(3), 319-328.
Stiles, W. B., Shapiro, D. A., & Elliott, R. (1986). Are all psychotherapies equival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2), 16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