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成为过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速公路的“收银台”也在忙着升级换代。从现金支付到ETC,再到车牌付,高速公路收费越来越便捷。那ETC要被淘汰了吗?车牌付真的会成为主流吗?
什么是“车牌付”
“车牌付”是一种新型收费方式,也称“无感支付”。车辆通过收费站时,高清摄像头会采集车辆信息并导入系统;车辆驶离收费站时,车主无需进行支付操作,系统会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缴费,自动放行。
“车牌付”采用了“互联网+电子支付”技术,将车辆的车牌作为唯一识别标识,让收费站的现金收款方式转化为线上移动支付方式。
ETC和车牌付有什么不同
01/ ETC:高效但有瑕
ETC系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有效缩短了车辆排队时间,使驾驶员能够更快速地通过收费站。
但这种收费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ETC设备的安装、维护以及后续运营的成本相对较高,这些费用最终可能会由用户承担。其次,ETC系统偶尔会出现故障,给通行者带来不便。
02/ 车牌付:简单且高效
车牌付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收费模式,通过车牌识别技术实现自动扣费,无需安装任何设备。车主仅需在指定平台上注册车辆信息,即可享受到快捷的通行体验。
这种方式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还有效降低了硬件成本,提升了通行效率,使得整个通行时间缩短至5-10秒。
此外,使用车牌付,用户能够便捷地查询通行记录、管理支付选项,并轻松获取电子发票,这些服务让用户的出行更加透明。
车牌付是否会取代ETC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就要弄清楚车牌付是否真的是完美无瑕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与ETC相比,车牌付虽然在便捷性和快速性上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使用也受到很多限制:
识别精度不足
车牌受损、天气、灯光等环境因素以及套牌车等原因都会影响车牌识别系统的精度,导致用户支付错误的费用、误判或漏判现象。
适用车辆范围有限
车牌付要求车辆搭载特定的识别设备,这意味着不是所有车辆都适用于这一系统,限制了车牌付的普及和应用范围。
路径识别不准确
车牌付系统目前还无法准确进行路径识别,这意味着在涉及多个路段或高速公路运营商的情况下,费用的拆分和结算可能存在问题,给高速运营公司的费用管理带来不便。
因此,ETC系统在技术成熟度、稳定性、费用拆分的准确性和广泛的覆盖范围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使其在许多场景下仍然是首选。在未来,ETC和车牌付有可能形成互补的关系,共同推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