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非法集资
从你我做起
2024
来源:网络
01
非法集资定义
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非法性),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利诱性),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社会性)。
02
非法集资常见手法
01
承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
02
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03
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04
利用亲情诱骗
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有时采取类传销的手法,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03
防范非法集资要点
四看三思等一夜
1
一看是否取得相关金融牌照或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二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三看有没有真实的实体项目。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2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产品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3
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和朋友的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最好是直接咨询金融监管部门。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消除金融服务获取上的鸿沟。而科技公司正是这条路上的主力军。
特别提醒:《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如果遭遇非法集资或掌握非法集资线索,请立即向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