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毛主席厉声责问彭德怀四件事,每一件,彭德怀都难以作答

文摘   2024-10-28 11:20   广西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彭德怀晚年仍坚持:或非事出有因,自己早就粉碎第五次“围剿”了》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提到:因为博古、李德等人的瞎指挥,红一方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失败,被迫开展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途中,红军在湘江战役中遭受到了空前的损失,借用《水浒传》里面的一句说词,那是“十亭人马损失七亭”,十万红军过湘江,成功过江的不足三万人。

老覃在多年前发布过《湘江战役前,毛主席四次找到破敌良机,每一次均可让长征提前结束》,文中讲到,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中,如果毛主席尚在军中,是有办法取得最终的胜利的。可惜的是,他的军权被夺,只能怀着巨大的悲愤,跟随着大家,踏上了漫漫征途。

而在长征一开始,他先后四次找到了破敌良机,这四次良机,但凡能抓住一次,都可以让长征提前结束,但全都被博古和李德无情地拒绝了。

老覃在另一篇题为《1935年,毛主席笑称“要入夜郎国”,红军却迎来了大飞扬的时代》的文章中说了,因为他四次提出的破敌军事主张,赢得了张闻天和王稼祥的支持,最终,在遵义会议上迎来了一个大舒卷、大飞扬的时代,屡遭挫折的中国工农红军因此有了从失败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


当时,蒋介石调集几十万军队分路向遵义地区进逼,毛主席四渡赤水出奇兵,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敌人,将蒋介石戏耍得团团转,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边境地区的企图,胜利地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今天,我们以“上帝视角”来复盘四渡赤水地过程,会情不自禁地惊叹毛主席当年仿佛是开了“天眼”来指挥作战的,战争的每一个细节,无不精、奇、狠、准、妙,用兵大胆,构思独特,笔笔都是神来之作。

所谓“当局者迷”,当年的红军队伍中,绝大多数人是想象不出其中的奥妙的,但都在困境中,谁也没有脱困的办法,又都极其信任毛主席有办法,所以无条件地执行和落实每一个任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邓榕问父亲邓小平:“你在长征期间都做了哪些工作?”

邓小平不假思索地说:“只做了一件事:跟着走。”

是的,大家都相信毛主席所指的道路是正确的道路,无须多想,跟着走就是了。

对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来说,在革命导师的引导下,“跟着走”,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

但却有少数一小撮人,自以为高明,不那么相信毛主席的战略眼光的,比如说林彪。

林彪是红1军团的军团长,他对红军长时间的兜圈子和大踏步的行军转移产生了埋怨情绪,认为是指挥有误,发牢骚说:

“部队只走路,不打仗,到头来,没被打垮倒反被拖垮了。”

到后来,他甚至直接写信给中央,要求毛主席、朱德、周恩来随军主持大计,由彭德怀指挥红军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中央对林彪的来信非常重视,1935年5月12日,在会理城外铁厂召开扩大会议,史称“会理会议”。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的成员以及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张闻天主持。

张闻天开门见山地说:“我们抢渡金沙江后,总算把蒋介石军队远远抛在后面了,终于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方针。今天开会的目的,就是要对前几个月行军作战出现的问题统一一下认识,然后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方针。下面,先请毛泽东同志发言。”

毛主席于是总结了四渡赤水的意义,告诉大家:“我们通过运动战调动了敌人,甚至连滇军都调到贵州来了,现在,我们这盘棋就活了,有了北上会师的局面,但是……”

说到这里,毛主席的话锋突转,语气变得异常严厉,大声说:“但是,却有人对于新的作战方针、多跑些路有意见,发牢骚,还给中央写信,要求改换领导,这是右倾机会主义行为。”

大家都被毛主席的话所惊呆了,会场出现了静默,气氛紧张。

毛主席目光如炬,紧盯住彭德怀,声色俱厉地说:

“彭德怀同志,你对失去中央苏区不满,是在困难面前动摇,是右倾。林彪给中央写信,是你鼓动起来的……三军团对作战方针有埋怨情绪,你向中央隐瞒,少奇向中央反映,你不签字。”

毛主席这番话质问了彭德怀四件事:一、对失去中央苏区不满;二、鼓动林彪给中央写信;三、对中央隐瞒了三军团对作战方针的不满情绪;四、拒绝在刘少奇的反映信上签字。

彭德怀猝不及防,陡然间听到毛主席对这四件事的责问,一时不知从何作答,一脸茫然。

林彪对写信的事解释了两句,说:

“我给中央写信,与彭德怀同志无关,也没有什么想法,就是觉得老跑路,心里烦得慌……”

毛主席却打断了他,说:

“你是个娃娃,懂得什么!”

毛主席和林彪说话时,彭德怀对毛主席提出的四件事渐渐理出了点头绪了,却仍是感到难以作答。

怎么说呢?

对于中央苏区的丢失,他的确是有不满,但他的不满主要是针对博古、李德等人的瞎指挥。

老覃在《彭德怀晚年仍坚持:或非事出有因,自己早就粉碎第五次“围剿”了》一文中说了,广昌保卫战失败后,彭德怀还曾当面与李德展开过激烈的争辩。

至于说鼓动林彪写信,在会理会议前一天,林彪曾给他打过电话,在电话中说:“我们虽然暂时摆脱了蒋介石和龙云的追兵,但他们是不会停止追击的,我们现在停留在这样一块狭小地区,是很不利的……”

当时,他同意了林彪的观点,说:“是啊,我们目前的境况非常不利,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路,正是当年石达开走过的。”

林彪于是提出:“此地不宜久留,请你来指挥全军,迅速北进!”

由于从1930年组建红一方面军以来,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都相处融洽,从来也都没有计较过谁指挥谁的问题,许多战役都是双方共同商量一下就开展的,因此,也没有多想林彪这句话里的另一层意思,只是说了一句:“我指挥不了,这可是中央的事。”

哪知林彪却写信给中央,郑重其事地提出要让他来担任前敌指挥,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了。

至于说对中央隐瞒了三军团对作战方针的不满情绪,彭德怀后来在《庐山笔记》也坦承:“我在困难中有过牢骚,由于鲁班场、平桥两次战斗没有打好,也引起对新领导的某些意见,这是不对的。”


刘少奇是在遵义会议之后出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彭德怀曾向他介绍部队战士存在的一种思想倾向:

不怕打仗,就怕负伤,不怕急行军,就怕害病掉队,认为这是没有根据地的缘故。

但是,刘少奇在向中央发电汇报这种思想动向时,彭德怀的确是拒绝签字了。为什么拒绝签字?他也记不清楚了,当时,也许只觉得这是件小事,由政治部主任汇报就行,自己没有必要多此一举。

总之,面对毛主席质问的这四件事,每一件,他都感觉难以回答,难以解释。

最终,只是反复强调了一句:

“林彪给中央写信,事先我不知道,更不是我鼓动他写的。”


覃仕勇说史
覃仕勇,作协会员,文史作家,著有《历史里的隋唐英雄们》《大唐王朝惹了谁》《两宋时代的牛人》《这才是岳飞》《大东汉》《奏折上的晚明》《天崩地裂三百年》《一代名相狄仁杰》《功夫皇帝赵匡胤》《隐忍与抗争》《明灭》等多种著作,对历史有独特的见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