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恒教授:安全、便捷、高效,罗普司亭为老年ITP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文摘   2024-08-23 14:36   浙江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免疫介导的,以血小板破坏增加和(或)生成减少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年发病率为(2~10)/10万,约占出血性疾病的1/3,年龄≥60岁的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1。与非老年ITP患者相比,老年ITP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多、合并用药复杂等因素,出血、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较高,诊断难度更大,治疗相对更为复杂,需进行多方面权衡2。临床研究表明,与非老年ITP患者相比,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在老年ITP患者中同样有效,且耐受性好3。罗普司亭为国内首个长效TPO-RA,1周仅给药1次,无饮食禁忌,肝毒性风险和药物相互作用(DDI)风险低,适合老年ITP患者的治疗。


为进一步提升临床老年ITP的诊疗水平,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医脉通诚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梅恒教授对老年ITP的诊疗以及罗普司亭在老年ITP群体中的应用发表真知灼见。





医脉通:老年ITP作为成人ITP的特殊群体,既有与成人ITP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经验谈谈老年ITP患者在临床表现与诊断方面有何特殊之处?


梅恒 教授


与普通成人ITP患者相比,老年ITP患者的管理面临着较大挑战。首先,老年患者常伴随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合并用药复杂,导致出血、血栓、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生风险增加,治疗更为复杂,难度较大。


在临床表现方面,皮肤黏膜出血为老年ITP患者起病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在血小板计数(PLT)相同时,合并感染、凝血异常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的老年患者的出血风险更高2。因此,在管理老年ITP患者时,需谨慎权衡,提高启动治疗的血小板阈值至30×109/L以上。


在诊断方面,PLT<100×109/L为老年ITP患者的独立特征,血细胞形态正常,一般脾脏不大;骨髓检查示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常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易引起药源性的血小板减少,因此在诊断时需重点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合并用药引起的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早期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2



医脉通:老年ITP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复杂,用药种类多,机体对疾病代偿和耐受能力相对较差,出血及血栓等风险更高,能否请您分享一下老年ITP患者治疗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梅恒 教授


老年ITP患者的治疗目标是使血小板计数达到安全水平,尽量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相较于年轻ITP患者,临床对老年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要求更高。在无出血风险等高危因素的条件下,一般将PLT>30×109/L视为安全;但存在出血的高危因素时,如年龄>75岁、有出血症状或既往有出血史、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失能有高跌倒风险、严重基础疾病(如重度高血压、肾功能不全、严重消化道溃疡)等,需要将PLT提升至50×109/L甚至正常水平2


关于老年ITP患者启动治疗的时机,对于60岁以上且无合并症的老年ITP患者,PLT>30×109/L似乎更适合。若存在上述增加出血风险的因素时,应尽快提高患者PLT至50×109/L以上甚至正常水平2。当患者PLT<10×109/L、存在活动性出血或需要急症手术时,需进行紧急治疗以迅速提升血小板计数至安全水平。此外,由于老年ITP患者5年死亡率高于年轻ITP患者,且在PLT相同的情况下,老年ITP患者的出血风险高于非老年患者,因此老年患者启动治疗的PLT参考阈值应根据情况适当提高2,更有利于确保患者的安全。



医脉通:目前,国内外关于老年ITP的诊治尚无统一的指南可遵循,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经验谈谈老年ITP的治疗现状,以及目前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


梅恒 教授


目前,国内外老年ITP的诊治尚无统一遵循的指南,国际上仅有英国血液学会在《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上分享的老年ITP的诊疗路径4可参考。其诊疗路径与国内临床经验相符,均将老年ITP患者启动治疗的PLT阈值提升至30×109/L以上,对于PLT在30×109/L~50×109/L之间且伴有合并症的患者,需积极进行干预。对PLT>50×109/L的患者,予以密切观察。


对于国内老年ITP患者而言,目前糖皮质激素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仍是老年ITP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与非老年ITP患者相比,糖皮质激素在老年ITP患者中应用的疗效相似。然而,激素易引起感染、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常见不良反应,且激素减量或停用后患者面临较大复发风险,IVIg可增加老年人血栓和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因此,部分患者面临一线治疗失败或治疗后复发的风险。二线治疗方案主要为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利妥昔单抗和脾切除术等。然而,脾切除术可能伴随系列并发症,出血和感染风险也可能会增加,在老年患者中应用较少;利妥昔单抗临床应用较多,但老年ITP患者应用后感染风险较大2,故现有二线治疗也存在较多局限。此外,老年患者常伴多种疾病,多药联合治疗常见,DDI风险较高如口服小分子TPO-RA与常见的金属离子类药物、调脂药物、降压药物等会产生相互作用,降低药物的暴露量2,3。因此老年ITP患者的治疗仍存在较多未被满足的需求,亟需统一的共识或指南制定标准规范的治疗方案,提升这部分患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医脉通: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经验和研究数据谈谈长效TPO-RA罗普司亭在老年ITP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有哪些?


梅恒 教授


罗普司亭在中国获批上市后,临床中较多经传统药物治疗后无效或无法耐受治疗并发症的老年ITP患者转用罗普司亭,疗效较好。整体而言,罗普司亭具备以下优点:首先,罗普司亭的升板效应较强,它是一种在TPO天然结合位点直接竞争性结合的肽体,激活多个下游信号通路,如JAK2/STAT5、PI3K/Akt、ERK通路,与其他小分子药物相比,增加STAT3通路,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成熟5。同时,罗普司亭是通过DNA重组技术产生的一种人TPO模拟肽,主要由二硫键将人Kappa轻链、IgG1重链的Fc恒定区域形成的4肽结构域连接起来,其中Fc恒定区域能够将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至120~140h,可每周1次皮下注射,降低用药频率,减少皮肤损伤3,6。其次,罗普司亭为皮下注射,可避免与口服药相互作用,药物吸收不受影响,且目前已知和罗普司亭相互作用的药物较少,无需注意饮食禁忌,用药更为方便、安全7。最后,研究表明,罗普司亭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可通过Fc结构域的两个表位激活调节性T细胞,驱动免疫耐受,降低ITP患者的抗血小板体液免疫,减少血小板抗体,在体内发挥更持久的疗效。但未来仍需更多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此结论8,9


综上所述,目前,ITP的治疗药物越来越多,临床需根据患者自身的发病机制、基础疾病状况及耐受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基于有效性和安全性,罗普司亭似乎是老年ITP患者的良好选择。








梅恒 教授

  •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华中科技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 中华血液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血栓与止血学组副组长

  • 中国研究型医院细胞研究与治疗委员会副主委

  •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血液分会副主委

  •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副主编

  • 主要从事血液肿瘤及出凝血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湖北省杰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第一及通讯SCI 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参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参译《威廉姆斯血液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及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参考文献

1. 侯明,胡豫.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0,41(8):617-623.

2. 朱效娟,姚庆民,刘彦霞等.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研究,2021,2(01):45-49.

3.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侯明,胡豫.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44(7):535-542.

4. Mahévas M, Michel M, Godeau B. How we manage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the elderly. Br J Haematol. 2016 Jun;173(6):844-56.

5. Ghanima W, Cooper N, Rodeghiero F, et al.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 ten years later. Haematologica. 2019 Jun;104(6):1112-1123.

6. 崔浩,张晓光,程泽能.罗米司亭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理作用[J].中国处方药,2023,21(09):135-138.

7. Lucchini E, Fanin R, Cooper N, et al. Management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elderly patients. Eur J Intern Med. 2018 Dec;58:70-76.

8. Bussel JB, Soff G, Balduzzi A, et al. A Review of Romiplostim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bility. Drug Des Devel Ther. 2021 May 26;15:2243-2268.

9. Schifferli A, Rüfer A, Rovo A,et al. Immunomodulation with romiplostim as a second-line strategy in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The iROM study. Br J Haematol. 2023 Oct;203(1):119-130.

编辑:Huki
审校:Vera
排版:Eve
执行:Moly










*本文仅提供信息,非医生处方信息,具体问题请咨询医生。


扫码关注

关爱血小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