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莲子妈
加莲子妈私人微信:lianzi004
为您定制0-12岁的阅读方案
之前一个8秒钟的视频,刷爆了广东当地市民的朋友圈。
许多网友说:孩子,不要哭,你长大后会感谢你父亲。
女孩被仰面绑在摩托车尾并大哭不止,骑车的中年男子对女孩的哭泣不为所动。
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核实:女孩和中年男子其实是父女关系,因女孩哭闹着不愿上学,父亲一时气愤,采取了过激行为。
除了视频里的爸爸,身边也有很多父母会在情绪的支配下,不考虑孩子的人生安全。
父母被情绪控制,其实就是被内心的黑暗力量所操控,会做出完全不顾及后果的行为!
之前看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认识了胡可,作为二胎妈妈,教育孩子的那种淡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节目中有一幕,让莲子妈印象深刻。
安吉、小鱼儿坐在后座车上互抢玩具。结果哥哥把弟弟弄哭了。
妈妈胡可,淡定地喝着咖啡开着车,没有大吼大叫,而是等待着兄弟俩自行解决问题。
没多久,两兄弟就忘记刚刚矛盾,和好如初,还愉快地飙起歌来。
节目里,弟弟接二连三遭到哥哥的“黑手”。
弟弟向妈妈告状求助,胡可也并不会一味指责,而是给两个孩子同样的理解和包容。
从沙溢带儿子们参加《爸爸去哪儿》,就可以看出,胡可教育孩子是多么的成功,面对“猪队友”的爸爸,大儿子安吉扮演起了“长兄如父”的角色,对弟弟呵护有加。
胡可两个儿子是“绅士”型,在大面上,懂体谅,知感恩,明白礼让。
妈妈处理孩子内部斗争,情绪稳定,懂得观察,反而有利于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和承受挫折。
一个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尤其是情绪的处理,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当孩子不被情绪困扰和影响,内心充满安全感,他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社会化功能。
动不动就闹情绪的父母,的确是孩子受伤害的开始。
对于教育本身而言,如果父母连自己的情绪都掌控不了,即使上帝给你一个完美的孩子,你也早晚会毁掉他。
今年1月份,9岁孩子带着妈妈手机下楼玩耍,结果把手机弄丢,回到家又没有按照妈妈的要求写作业。
妈妈情绪上来,一发不可收拾,用胶布将男孩的手脚、身体捆了起来。从傍晚6点打到深夜11点。打了歇歇再打,大概5次。
父母的情绪,其实是会杀人的。
最后,男孩说:妈妈,我不想看到你。男孩的生命就在这一晚戛然而止了。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罗纳德博士曾经说过:
“研究表明,暴风雨般的愤怒,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钟,爆发时摧毁一切但过后却风平浪静,控制好这12秒,就能排解负面情绪。”
所以,发脾气前忍一忍,效果是很明显的。
不能动不动就让孩子为自己的情绪后果买单,并让孩子为自己的不理智、不成熟的情绪付出高成本代价。
孩子的情绪反应是从哪来的呢?
1920年心理学家华生和助手雷诺,做过一个很出名的小艾伯特实验。
他们挑选了9个月大的艾伯特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之前,小艾伯特接受了一系列基础情感测试:让他首次短暂地接触以下物品:白鼠、兔子、狗、猴子、有头发和无头发的面具、棉絮、焚烧的报纸等。
小艾伯特对这些物品均不感到恐惧。
两个月后,华生开始进行实验。
刚开始把艾伯特放在房间的床垫上,白鼠放在靠近艾伯特的地方,允许他触摸和白鼠互动,此时的小艾伯特对白鼠并不恐惧。
后期进行试验,小艾伯特触摸白鼠时,制造出响亮的声音,听到巨响的小艾伯特大哭,并表现出恐惧。
多次刺激以后,白鼠一出现在小艾伯特面前,小艾伯特就会感到痛苦,哭着背向白鼠,试图离开。
实验的17天,华生将一只(非白色的)兔子带到房间,艾伯特也变得不安。
甚至对毛茸茸的狗、海豹皮大衣、白色棉花胡须的圣诞老人面具,都显示出相同的反应。
实验结果说明:小艾伯特已经将白鼠或者类似物与巨响建立了联系,并产生了恐惧或哭泣的情绪反应。
华生说:情绪反应是人对环境中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换而言之,人的情绪反应是习得的。
这一研究逻辑推论合乎其他情绪反应,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厌恶等。
虽然这个实验很不人性化,但的确对后期心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心理学上人把控自己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叫情绪智力!
和孩子相处,如何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呢?
道理很简单:察言——观色。
所谓察言,其实是避免语言暴力。
情绪给人百万种不同的感觉,科学家把人类情绪归类成数个基本情绪,以方便人们辨认,比如:快乐、接受、恐惧、惊讶、悲痛、厌恶、愤怒和期待。
了解什么样的情况会引起何种情绪,当然重点是分辨愤怒和恐惧。
比方说,厌恶是愤怒的表现形式之一,孩子不听自己指挥,孩子表现不如别人,不够“完美”或不是“最好”而被自己反感。
在情绪形成的那一刻,妈妈就要意识到它的出现,而非让其累积而逐渐变得激烈,并在随后爆发。
当妈妈试图责怪孩子的时候,马上给出自己的意图,不要让自己的行为被这种洗脑的想法带偏。
所谓观色,就是注意情绪出现时脑海时,心里的感受。
此刻此刻,可以停下来分析自己正想要干什么,直到发现造成该情绪的想法。写下证据支持或否定引发某种情绪的想法。
开始把所有事情连接起来,找出孩子做出该反应的原因。
遏制住情绪进一步向愤怒和恐惧那方面发展。
问自己“我可以用另一个更理智、平衡的方法来看待此状况吗?”探索所有不同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想想其它可能的解释,此举使你意识到很多可能发生的不同场景,而难以下定论。
知道要面对的是什么情绪,给自己至少两个回应方法——
比如:对孩子不回应,不做任何事,有冲突的时候,默默的看着。
比如:放松。发脾气前深呼吸,在心里从一数到十,或者是数到二十。
比如:反其道而行。孩子哭闹,你比他哭得更厉害,冷静自己然后以平静镇定的语气告诉孩子,你期待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你将会十分感激孩子给与的配合。
确保妈妈足够理智和冷静,而不是对孩子行为做出情绪的直接反应。
心理学家斯蒂芬妮说过:大喊大叫的父母可能会错过孩子如何管理情绪的机会。
在教育中,父母情绪稳定排第一位,有时比父母恩爱更加重要。
父母情绪稳定是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力。你处理孩子情绪问题有多稳定,孩子长大后的情绪,就有多稳定。
PS:
要是错过了分享也没关系,小助理把这些有用信息整理到了公众号(当日推文第三条)。
错过昨日的,请点击链接:群分享||该怎么给孩子讲小学数学题,他更容易理解——题型6:看错数字求正确结果(两位数相乘)
点击图片跳转
▼
- 作者介绍 -
封面:《Madame Gautreau Drinking a Toast》
分享、在看与点赞,让莲子妈拥有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