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人还在疑虑和担忧政策和牛市的时候,我们多次明确提示政策取向正在发生重大转向,无论是货币政策容忍汇率更有弹性,还是财政政策枪口全面指向内需(《赵建:政策取向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并预判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会为A股增添“一把火”(《赵建:美股高处不胜寒,A股还缺一把火》。当前来看一切的确是基本在按照上面的分析和预判演绎,政治局会议的措辞很用力、很大胆,方向很明确、很坚定:要集中所有的政策弹药,向内需不足、民生不够、社会不稳、股市不强和房市不振等问题进行饱和打击。
重大中央会议简报的用词极其讲究,“语言即存在”,语言的背后是意识,语境的背后是潜意识。在我看来,这次政治局会议的很多词看上去很有些出人意料甚至是“石破惊天”。官方公开简报如此,背后可能有着极其热烈的讨论和非常明确的指示。虽然一开始强调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没有变,但是没有再强调“保持战略定力”,重申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次强调“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十年来第一次提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谓是石破惊天,意味着货币政策告别结构化时代,进入总量宽松阶段。当然为了减少政策思路转向的冲击力,在“宽松”前面加上了“适度”一词。这就是在形势变化面前,政策思路的进化体现在语言上的进化上。
“稳住楼市和股市”,也是一个非常明确、朴实无华,但又铿锵有力的提法。政治局会议提出这个目标,这说明股票和房地产这两大国家和居民资产,继续强化“市值管理”,组织资产负债表继续收缩。建设金融强国,必须提升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也就是必须提高中国资产的收益率,为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提供手段。否则,人民币资产总是缩水,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如何“稳外资”。
“提高投资收益”也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提法,放在提高消费后面,说明要通过财产性投资收入的提高来重振消费。过去强调实体经济,强调劳动收入,提高投资收益的提法强调的应该是财产性收入,这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是治理风格变化以前的认识和提法。大量研究和现实经验也证明,相对于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的消费弹性更高。也就是同样提高一单位收入,相对于辛苦所得的劳动收入,财产性的投资收入更慷慨大方的提高消费。因为不同的收入对应着不同的心理账户。提高股票和房产的投资收益,对“全力扩大内需”,大力提高消费至关重要。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说明财政赤字和支出会进一步扩大,可能会到疫情以来最高水平。财政政策的积极不仅体现在钱的方面,更加重要的是花钱投资和消费的人,也就是地方政府官员干部。最近几年种种原因,基础和地方的官员干劲不足,躺平和形式主义严重。政治局会议明确的提出,要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而且强调以党纪起到“保障激励”的作用。更加令人惊讶的是,要将“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到监督检查和纪律巡视的内容”。这就意味着纪检监察的不仅有合规不合规的问题,还有干事不干事的问题。不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财政政策缺乏传导渠道,即使中央发钱也没人愿意花,没人敢花,没人能花。经济在快速下行期缺乏最后借款人、最后花钱人,实体市场和信用市场失灵的情况就很难改善。
“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提法也很重要,体现在“超常规”上,这意味着如果形势出现超预期的恶化,出台各种大招都可能不足为奇。本次会议提到的“守正创新”,创新的主要是宏观政策,只要解决问题,该印钱印钱,该救助救助,不能含糊,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寻常的提法。最近社会极端事件频发,就是因为民生保障不足,很多“转型阵痛”的承担群体缺乏安全感。说明中央已经注意到了,而且非常重视。后面会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兜底力度,不排除进行扶贫攻坚战2.0。
从语调和语气中还看出一个石破惊天的地方,提高“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规范、正规,这样的说法意味着什么。这个变化才是真正的根本性变化,其中的味道自己体会。
总而言之,这次会议在基调和用词上还是很超预期的,有些话也是多年来首次提出,有些话甚至是石破惊天。对于市场来说,重要的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