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题为《吕明玉:用我的付出换回她的生命》的报道,对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员工吕明玉两度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并赞誉她为“最美的中国人”。
首次捐献,爱心点亮生命
2010年5月26日,文登区供电公司员工吕明玉和60多位工友一起参加了单位组织的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报名活动,她的血样被存入中华骨髓库。
翌年1月14日,吕明玉接到威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说她的造血干细胞留样与苏州一位女患者初配成功。听到这个消息,吕明玉感到非常欣慰。当工作人员问她是否同意捐赠时,她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我同意!”
吕明玉的丈夫刘忠威听到这个消息后,看着瘦弱的妻子,再看看年幼的女儿,心情十分复杂。吕明玉安慰丈夫:“只是用我的一点点血来救人,我不会有事的。咱们可不能见死不救啊!”见吕明玉的态度这样坚决,深明大义的家人很快统一了思想。
当年4月8日,吕明玉在济南省立医院做手术前的准备。每天两次皮下注射细胞动员剂,让她从大腿到腰部都出现了强烈的酸痛,丈夫为此心疼不已,可她却轻声劝慰:“没事的,坚持一下就好了,患者还在等着我救命呢。”
4月12日,吕明玉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10毫升。当日午夜时分,苏州人民医院传来了好消息,吕明玉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被成功输入这名女患者体内。
二次捐献,再救陌生患者
然而,事情又有了新的发展。当年9月29日下午,正计划和家人一起准备过国庆节的吕明玉接到威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称那位女患者病情出现反复,急需移植淋巴细胞,问吕明玉是否愿意捐献。
吕明玉犹豫了。因为距离上次捐献还不到半年,她的身体还未完全康复。吕明玉动心了,可她不知道家人能否同意。
7天国庆长假,吕明玉最终她说服家人。
最终,采集时间确定为
10月28日9时许,吕明玉躺在采集室的病床上。10时30分,采集室迎来一位特殊的探望者。他是山东省第167例干细胞捐赠者陈方利,下个月他也要进行采集手术。
11时许,山东省红十字会副会长王志民带着花篮推开采集室的门。“你的无私奉献和大爱精神值得我们全社会弘扬。”说着,王志民将编号为2463的“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和奖章放在吕明玉的床头。
由于来济南的路上经历了近10个小时的颠簸,再加上晚上又没休息好,本来就缺钙的吕明玉由于眩晕,一度无法完成淋巴细胞的采集,但最终她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
12时30分,她完成第二次捐献,64毫升淋巴细胞随即被带上南下的高铁,当晚就输入这名患者体内。
不求名利,诠释人生内涵
在捐献过程中曾有这样一个细节:医生见大家都挤在采集室里,怕影响吕明玉休息,于是说道:“病人需要安静,请大家到外面等。”
正当大家安静下来准备走出采集室时,吕明玉5岁的女儿刘小茸用她那天真无邪的童音说道:“妈妈不是病人,妈妈是为救人才躺在这里的!”
望着小茸可爱而又认真的表情,医生说:“是啊,你妈妈不仅不是病人,而且是一个高尚而伟大的人!”
大家听后都会心地笑了,这笑里包含对小茸的喜爱,但更多的是对吕明玉的敬佩!
尽管已为这位女患者捐了两次造血干细胞,但吕明玉一家到现在还不知道对方更多的信息。因为根据规定,受捐者和捐献者两方不能彼此联系,只能通过红十字会传递消息。即使移植成功后,也需要满一年后由受捐者主动提出,双方才能沟通见面。“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对方也是女的,33岁,有一个7岁的女儿。”
“只要我们两家都好好的就好。”刘忠威说。
女儿小茸还不能明白妈妈这一举动的全部意义。吕明玉首次到济南捐献造血干细胞,丈夫陪着,将女儿放到奶奶家照顾。
那是吕明玉和女儿第一次如此长时间分离。“到济南第一天晚上,我在电话里跟女儿说,妈妈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不认识的阿姨,这个世上只有妈妈能救她,你说妈妈应该救阿姨吗?”听到电话那端女儿稚嫩的“应该!妈妈好棒”,吕明玉禁不住潸然泪下。
当各大媒体争先报道她的感人事迹时,她微微一笑:“这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单凭良心我就会这样做,更何况我还是一名党员,更应该这样做。”
爱岗敬业,兼顾公益事业
2013年年初,吕明玉被调到文城供电所担任党支部书记,成为文登供电公司所属九个供电所中唯一的女书记,这既是组织对她的信任,也是吕明玉要面对的考验。
起初,吕明玉的压力很大,自己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赞许,但对于工作能力,很多人还是持怀疑态度,为了让员工放心,吕明玉身先士卒,任劳任怨。抄表,她扛着梯子,跟着师傅们去;收电费,她在一旁帮着计算数据;半夜抢修,她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协调用户用电问题,她耐心细致,一丝不苟。一线最苦最累的工作,她默默的承担着,从不抱怨一句。
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吕明玉带头发扬“特别负责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电力铁军精神,组织所属党员干部开展“白加黑”“五加二”“零点作业”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网架结构,满足城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2018年6月,吕明玉主动申请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孙家西山村期间,她带领村民修河道、清沟渠,建设威海市“美丽乡村”;在无厂房无设备的情况下,多方奔走,建设厂房、注册商标,生产花饽饽,种植大棚野菜,给村民带来了小康生活。
本公众号刊发此文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部分资料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嫌疑,请联系删除。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和“在看”,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学术交流‖投稿‖商务合作,联系方式
邮箱943237848@qq.com,微信tzc067259。
【敬请关注】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再次改版,订阅号消息不再是按时间发布顺序展示给用户,现在没有被星标的账号,粉丝很容易错过推送,如果您想及时收到《威海记忆》公众号的文章,请一定要将我们设为★星标★账号哦。
【如何星标】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关注《威海记忆》公众号,请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片即可,非常感谢在文章尾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