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申请季早申阶段,精英共有6名学生录取斯坦福,4枚来自大陆,2枚来自美高,三男三女。据统计,今年斯坦福早申在大陆仅录取了9名学生,其中4名来自精英 (北京十一学校、北师大实验、深圳贝赛思、重庆南开中学)。这也是精英连续3年早申斩获北京斯坦福录取,每年有2枚。
往年大陆斯坦福录取案例
2023届
2022届
”
今天这篇分享是来自深圳贝赛思的精英学子,一起来看看她的申请经历吧!
精
英
档
案
所在高中:深圳贝赛思国际学校
标化成绩:SAT 1500+,TOEFL 115+
申请方向:东亚研究
主要活动:日本佛教寺庙科研、杂志主编、布朗领导力夏校、耶鲁全球青年学者项目、芝加哥夏校、Keyon写作营、排球队长、日语翻译等
荣誉奖项:绘画比赛、HIR写作比赛、日语N1、校内荣誉等
“
录取时刻:这是梦中的样子,却真实的发生在我身上
直到放榜的前几天我都没有特别焦虑,因为从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奢望能够得到Stanford的录取,每天想着都是有Defer就是最好的结果。但是15号我明显有些焦虑,妈妈拉着我去河边散步,试图去开导我接受任何结果,回到家后我确实好了很多,但是晚上也还是没有睡着。我害怕第二天的到来,害怕迎接我的是“I am regret to inform you”。那天凌晨一直到三点我睡不着,和朋友在微信上聊了很久,告诉彼此即使被Reject了,那我们也只是早申被拒的几万人中的一员,只要不期待被Accept,那么到时候被Reject也不会那么的难受。
第二天来的很快,“啊,到8点了”,看完时间的我这样想着并爬到电脑前。我先翻了翻微信,看到一大堆同学6点起来问我有没有进,我回了几句“现在看现在看”,然后点开了Portal。因为还不清醒,所以第一眼看到的是几个等待提交的form (当时以为是被Defer了才要填的表格),没有看到那个大大的、红色的Congratulations Again。当我点进了Update Status看到彩带飘下来我才开始尖叫!
爸爸妈妈也跑进来了,我感受到手开始颤抖冰凉,眼睛逐渐的模糊,也控制不住脸部肌肉开始抱着妈妈哽咽。我没有想过我能进,这是像梦里一样的场景。我尖叫着对朋友喊了不知道多少次“I got in!”。爸爸妈妈也不相信,不停的确认了无数次,确实不是看错了,也不是别人的恶作剧,就开始抱着亲我并跟家人打电话报喜。
这是梦中的样子,却真实的发生在我身上。
“
早申选校:遥不可及,但却难以抵抗她的吸引力
浏览大学网站,关注一些学生Youtuber是了解一所大学很好的方式。很多博主会写“Things I HATE/LOVE about XXX”,我觉得这些视频给予了我很多对学校的了解。同时我也认识一些East Asian方向的教授,和已经在Graduate School的朋友们,从他们那里获取了很多经验,哪些学校东亚文化比较好,哪所学校擅长佛学研究,哪些学校又擅长政治科学研究。
我之所以会选择Stanford,有一部分是因为精英团队的推荐,以及地理位置对家人的便利,然而更多指引我走向Stanford的是因为她自由创新的校风!
我的高中是一所管理相对有些严格的学校,所以我希望在大学能有一个不会限制我的环境,而Stanford正是如此。此外斯坦福也有很多出国交流的机会,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BOSP Kyoto的项目。因为专业原因,我一直很想去京都读一段时间的书。不仅仅是为了锻炼我的日语,更是为了能够在日本本地得到对日本文化更好的理解。
当然,选择斯坦福也有一些其他不怎么重要的原因,比如说全美闻名的Stanford的排球。我特别喜欢的美国男排现任主自由人Erik Shoji就是Stanford毕业的。我从他的视频中学到了很多接一传以及防守的技巧,希望我的大学四年也能充斥着排球 。
一开始我并没有考虑过申请Stanford,随着对学校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难以抗拒其吸引力,在Jason的支持下,最终选择了REA斯坦福大学。
“
专业探索:对东亚文化的兴趣,从萌芽到深化
我在9年级的时候就选定了自己想做的方向。起初对东亚文化感兴趣,只是因为喜欢日本体育界和动画,因为能听懂日语,所以想去了解这个独特的社会。但是一了解后就有点一去不复返的感觉:比如说日本的女性会通过诗歌文学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爱”的期待,又比如说在动画中展现出了日本人民对社会的期待。在这种看起来只是娱乐的漫画和动画,或许与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一样很有研究价值。
我的几个夏校和科研最后的产出都是和这个方向有关。比如说我10年级在UChicago的Summer Immersion就和我的同学们产出了一篇对日本现在政府的问题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法的论文。
11年级的暑假我在日本京都参加了美国教授的Data Collection Cluster项目,记录黄檗宗万佛寺里的多处匾牌。这次在日本的经历是最深刻的,应该是我高中四年中走出了国门,唯一一次看到了自己只能在书中看到的东西。
这个项目原本是给各个大学博士生的机会,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害怕自己会给大家拖后腿。但是也正因为“害怕”,所以我把发给参加者的Training Video和资料反复看了N遍,为之后的数据记录打好了不错的基础。
在这个项目中,我接触到了两位在黄檗版大藏经 (由黄檗宗僧侣铁眼开版) 研究多年的日本教授,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之前不知道关于日本佛教发展的知识。也因为这个机会能够看到来自400多年前樱树芯 (在2022年夏为止还在用) 的印刷版,也从文化馆馆长那里学到了曾经关于明朝体与古根海姆印刷体的研究展览。
这次旅行我还接触到了各个大学的佛学研究者,从他们那里学习交流到了他们自己以及许多大学正在研究的项目。我交到的几位博士生朋友,还在我的选校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关于东亚文化专业的建议。
现在回过头看,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把自己所有暑假的时间都花在去日本实地研究以及读文献上。因为是实地研究,所以不会是天天在室内蹲着看书本,而是可以在京都走遍她所有的寺庙 (目前想在春节或者夏天继续完成),然后去到博物馆里看书本里的内容。做研究最后看到自己的产出也是很有动力和成就感的。
11年级的暑假我也有幸能够去美国。在美国我访问了几所大学,也参加了YYGS。YYGS不是个会有太多产出的夏校,但是为了里面那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值得一去。我在YYGS交到了来自保加利亚和波兰的朋友们,也从YYGS中学习到了很多我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去一次的国家的文化和想法。
我觉得我能被Stanford选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一直以来对专业的Passion还有Determination吧。我认为Stanford是一所很看中学生passion的学校,这里引用Steve Jobs在Stanford毕业典礼上说的一句话“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我的运气非常好,在很早期的时候就找到了我的热爱。就目前来说,我很爱我的学科,也为此持续性的做了许多关于东亚文化的活动。我想Stanford可能就是看中了我对它的Passion和深度的研究,才认为我有可能是一个可塑之才吧。
进入大学后我准备就读东亚文化研究外加一门data science或者computer science作为double major或者minor。我认为东亚文化的研究发展需要数据以及编程的引入,让原本文字的东西变成可视化的数据,而不仅仅是文献研究和询证的方法,这也是我自己独立研究的一个课题。
“
文书创作:重新理清楚自己想法的机会
Jason在文书方面给予了我很多很有益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仅是简单的技巧和指导,更是一种思考的启发。虽然这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最终结果却令人惊喜。
我的主文书是Jason建议我把之前写的几篇关于自己家乡,东亚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文化包括土楼、祠堂、族谱等的文书,和另一篇关于死亡思考的文书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展现了塑造我的客家先人自中原迁徙到福建等地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另一方面探究了我对亲人死亡的恐惧和释然。我生在客家文化中,却在小的时候无法理解和认同很多客家文化。但是在经历了家人的离去后,对我的家乡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以及释然,从而引发了自己对文化诞生的思考。
写文书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可能就是让它变得“有趣”以及“特殊”。我为了这两个要求尝试了许多不同的写法,最后按照Jason的建议运用了小时候的对话以及后文中自己的思考来塑造我的形象。最后的思考也是我画了几个逻辑图才把自己的想法完整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写文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文化有了新的理解。我虽然一直隐隐约约对我最终稿的反思有一部分概念,但是在写文书前没有机会真正的表达或者写下我的想法。而文书则给了我这个重新理清楚自己想法的机会,在Jason的引导下,表达思路和思想变得更加明晰深刻。
“
与精英的合作体验
选择精英主要是因为我父母朋友们的孩子曾经得到过精英真诚的帮助,同时也是因为精英耀眼的申请结果。精英也确实在各个方面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Jason是一个很认真努力的人。申请季的时候,我经常看到迈阿密凌晨一点时,他还在看我文书的Google Doc。他同时也是对自己和他人要求很高的人。每个月的沟通Jason会一直主动询问我的进展,也会给我一些建议和任务。偶尔让我苦恼好几天,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但当我真正去思考Jason的建议,我发现他的建议角度切入独特,也务实可行。尽全力完成他的要求,跟上了他的节奏后,我觉得非常的有成就感,不管是活动还是文书的建议,最后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中方老师则在各种时候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她不像是老师,更像是朋友。她会帮我和Jason沟通,在我不理解或者不赞同时,帮我和Jason传达我的想法,或者和我解释Jason的想法。她很尊重我的想法,也经常鼓励我。她也会很细致的找出我文书、活动或者课程中很微小、我都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错误。在进入大学申请的准备前,中方老师帮助我在我原本因为学科不同不感兴趣而pass掉的夏校中选出来了一个对我之后受益匪浅的夏校。
最大的帮助应该是在文书方面。我阅读了许多网上的sample,但是也还是有些迷茫。最初我给Jason提供了一些想法作为素材,当内容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时 (我相信这也是我的梦校的标准),Jason会启发我提供更多,而不是止步于我给什么就用什么。我想正是Jason的高标准、严要求的前期准备,给我录取梦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当Jason建议我跨主题、指导我把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关联在一起的主题写在一起时,我的文书变得更加独一无二。
“
申请季的意料之外:与父母相处的艺术
最没有预料到的挑战在于和父母的相处吧。我在压力大的时候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所以很多时候会和父母意见不同而激烈争论。我也明白其实父母和我一样压力巨大,他们更担心我的心理状态,毕竟Stanford不是一所可以预测的学校。这里我也想感谢我父母一直以来的包容和理解,一直在这申请季支持着我。
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和父母多交流沟通,适当地表达自己对一定独立空间的需求。很多时候自己一个人冷静下来想一想,或许会发现父母的想法也会对自己有很多启发。我找到的解决方式是把想法都写下来。如果我需要我父母的帮助的话,我会希望他们把想法都写下来,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给我。然后我会再一个人思考我们想法的可行性,再和父母进行讨具体如何实施。虽然看起来效率会低,但是我觉得这种适当的空间感给予我们更多的思考时间。
“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美国大学的申请是一次清楚认知到自己的机会,不管是在文书中还是回顾自己思念而做出来的活动。整个过程会很痛苦,但是同样的也会对你自己有更好的了解,而且看着自己做了这么多也会有少许成就感。
Find and show your passion.
Challenge and question the impossible.
一定一定要去找到自己最爱的东西。可以是历史、数学、动画片、漫画、音乐或者任何其他的东西。展现自己的热爱,让它可视化。不管是做研究也好,或者是在学校开设一个自己喜欢的club也好,让大家知道认同你的热爱,让大家觉得你的Passion对所有人都是一个big deal。
挑战一切。不管是课程难度还是自己认为不会得到回应的事。挑战虽然不能保证你有一个完美皆大欢喜的结果,但是挑战一定会让一个人成长,得到可能他人没有、对自己独特的经历。
希望大家可以在9到12年级一直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或许就是打动AO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哦_(:3 」∠ )_。
- 家长感言 -
两年前,我两个好朋友的孩子是由精英送进普林斯顿的,他们向我力荐精英,说精英非常靠谱、非常专业。于是我就积极跟Deedee沟通,前人的指引就是我们的明灯,我毫不犹豫的加入精英大家庭。
十年级的暑假,我们跟精英正式开始了合作。Jason和中方老师亦师亦友,每个月会进行线上沟通,孩子向Jason汇报各方便的进展,并与Jason一起制定好下一步的活动和安排,这期间Jason还不远万里两次飞来跟孩子见面,当面给孩子高屋建瓴的指导,引领孩子一步一步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督促她成为东亚研究领域的小专家。
中方老师在这期间也经常跟我们沟通,每当孩子压力大情绪低落向她倾诉的时候,她总是轻言细语的安慰她鼓励她从不放弃她,当看到孩子写作方面有点弱时,鼓励孩子申请Kenyon写作营突破弱点,事实上读了这个写作营,孩子确实收益匪浅,为后期申请季的文书写作打好了基础。
申请季到来,精英团队综合了孩子学校成绩、标化和活动,精准的给出早申的建议,让孩子无惧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一直鼓励孩子沿着内心热爱坚定地追求梦想。在早申的过程中,Jason、中方老师和孩子组成了一个小团队,不分昼夜通过Google doc各司其职。
Jason不加条条框框,放任孩子大胆书写,要求孩子深度反思,绝不放松;中方老师无论多晚都有求必应,小心催促双方,做好修改的标识。大大小小的文书来回修改。在你来我往的修改沟通中,孩子的整体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文书的内容和思想深度有了巨大的提升。通过文书能清晰的感受到这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不断进步的孩子。提交申请前,团队所有的人反复检查后才提交。整个过程我们家长一直很安心放心。
当Congratulation的红标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和孩子都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不敢相信,结果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当实力和运气叠加在孩子身上时,我们想起的是跟美国精英留学合作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是他们的专业和优秀助力孩子拥有了这份幸运!
录取时刻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