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冯敏强/谢跃民团队: 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开路电压损失减缓策略综述

学术   2025-02-07 10:55   英国  

研究背景

近年来,基于钙钛矿的叠层太阳能电池 (PTSCs)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 (PSTSCs) 的最高认证光电转换效率(PCE)已达到 34.6%,显示出其巨大的商业化潜力。然而,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WPSCs) 作为 PSTSCs 的顶部子电池,其较大的开路电压 (VOC) 损失成为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关键挑战。

VOC 损失与钙钛矿薄膜在光照下产生的相分离以及非辐射复合现象密切相关,其中,WPSCs 中光诱导相分离(Hoke 效应)是限制器件 VOC  提高的关键因素。然而,近期的研究指出,非辐射复合,特别是在钙钛矿与电荷传输层 (CTLs) 界面处的载流子非辐射复合,可能是导致器件 VOC  损失的主要因素。同时,界面能级的不匹配和快速的载流子复合过程导致准费米能级分裂 (QFLS) 与 VOC  之间的显著偏差,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器件性能,进而限制了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大量研究聚焦于减少 WPSCs 的 VOC  损失,并提出了多种优化策略。

研究内容

苏州大学冯敏强教授谢跃民副教授团队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减少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VOC  损失的研究进展,重点包括界面修饰、电荷传输材料 (CTM) 的开发以及添加剂工程等方向,旨在为提升 WPSCs 的 VOC  提供指导。此外,还对 WPSCs 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希望能够激发在 WPSCs 和 PTSCs 领域的进一步创新与突破。

  • Figure 1. Statistics of the (a) short-circuit current (JSC) and (b) open-circuit voltage (VOC) of the state-of-the-art wide-bandgap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PSCs) in the past five years. (c)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Fermi level splitting in a solar absorber material with increasing light intensity. (d) Electron (hole) charge current dens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free energy.

  • Figure 2. Molecul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hole transport layers (HTLs).
该成果以 “A review: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the open-circuit voltage loss of wide-bandgap perovskite solar cells” (《综述: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损失的减缓策略》) 为题,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上。


论文信息

  • A review: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the open-circuit voltage loss of wide-bandgap perovskite solar cells

    Lu-Yao Chen, Qi Sun, Yue-Min Xie*谢跃民,苏州大学)and Man-Keung Fung*冯敏强,苏州大学)

    Chem. Commun., 2025, 61, 1063-1086
    https://doi.org/10.1039/D4CC05131A

作者简介

陈露瑶 硕士研究生
苏州大学

本文第一作者,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2023 级硕士研究生,导师为谢跃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有机光电器件的研究,包括高效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设计与制备,钙钛矿结晶动力学特性的表征与调控。







孙奇 博士研究生
澳门科技大学

本文第二作者,于 2017 年获得苏州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并于 2018 年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材料研究院 (FUNSOM) 担任技术员。现为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MIMSE) 的博士研究生。她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高效白光 OLED、钙钛矿 LED 与太阳能电池。







谢跃民 副教授
苏州大学

通讯作者,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材料研究院 (FUNSOM) 副教授。在加入 FUNSOM 之前,他于 2020 年至 2022 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他于 2016 年在 FUNSOM 获得硕士学位,并于 2019 年在香港城市大学 (CityU) 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致力于从事高效有机光电器件的研究,包括:高效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设计与制备,高效钙钛矿 LED 的研发,钙钛矿结晶动力学特性的表征与调控,高效白光、叠层 OLED 器件的制备等。







冯敏强 教授
苏州大学
通讯作者,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获得材料科学博士学位。现任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材料研究院 (FUNSOM) 教授,同时担任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MIMSE)教授。他在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显示与照明、柔性 OLED 以及薄膜封装技术方面拥有超过 20 年的研究经验,主要聚焦于 AMOLED、照明和微显示器用白光 OLED,柔性 OLED 及其薄膜封装技术,钙钛矿 LED 与太阳能电池,以及半导体表面与界面研究。

相关期刊

Urgent communications of outstanding significance from across the chemical sciences

rsc.li/chemcomm

Chem. Commun.

2-年影响因子*4.3
5-年影响因子*4.4
JCR 分区*Q2 化学-多学科
CiteScore 分8.6
中位一审周期23 


ChemComm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报道来自世界各地的化学研究新进展,涵盖化学中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分析化学、生物材料化学、生物有机/药物化学、催化、化学生物学、配位化学、晶体工程、能源、可持续化学、绿色化学、无机化学、无机材料、主族化学、纳米科学、有机化学、有机材料、金属有机、物理化学、超分子化学、合成方法学、理论和计算化学等。作为英国皇家化学会论文总被引次数最高的老牌期刊,ChemComm 拥有悠久的历史,对论文质量、期刊口碑以及审稿的公平性有着长期的坚持。作为一本发表通讯为主的期刊,ChemComm 从投稿到发表的速度一直是业内领先。

Editor-in-Chief
  • Douglas Stephan
    🇨🇦 多伦多大学

Associate editors
  • Lutz Ackermann
    🇩🇪 哥廷根大学

  • Davide Bonifazi
    🇦🇹 维也纳大学

  • Deanna D’Alessandro
    🇦🇺 悉尼大学

  • Fengtao Fan (范峰滔)
    🇨🇳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Itaru Hamachi
    🇯🇵 京都大学

  • Michaele Hardie
    🇬🇧 利兹大学

  • Kim Jelfs
    🇬🇧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 Chao-Jun Li (李朝军)
    🇨🇦 麦吉尔大学

  • David Lou (楼雄文)
    🇨🇳🇭🇰 香港城市大学

  • Connie Lu (盧之瑜)
    🇩🇪 波恩大学

  • Marinella Mazzanti
    🇨🇭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 Yang Tian (田阳)
    🇨🇳 华东师范大学

  • Sandeep Verma
    🇮🇳 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


* 2023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Clarivate, 2024)
 CiteScore 2023 by Elsevier
 中位数,仅统计进入同行评审阶段的稿件







欢迎联系我们发布论文报道
📧 RSCChina@rsc.or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原文
↓↓↓

RSC英国皇家化学会
英国皇家化学会,是全球领先的化学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化学科学的卓越发展。推送最新的国际化学新闻,分享顶尖的化学科研成果及丰富的化学学术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