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大区的各位同仁:大家好!
过去一年,需求锐减,竞争加剧,各位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成绩可圈可点。全年下来,预计我们大区的综合完成率有望达到TOP3;PC方面,前三季度市场份额为40.8%,年比年提升0.2%。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如何更好的与这个时代相处?这是我写这些文字的出发点。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国人全面拥抱了西方的“理性主义”,这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发展,是中华文明的伟大进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功利主义”盛行,“人文主义”缺失,中国古圣先贤所构建的精神家园一片荒芜。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儒道释”。儒家造就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底色,道家教会了人们做事的方法,佛家让人的心灵得到慰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中国古圣先贤的内心世界枝繁叶茂,退可修身齐家,进可兼济天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用儒家构建精神底色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理儒家认为每个人都处于社会的“五伦”之中。联结这种关系的基础是人的“道德情感”,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孟子所说的“良知”。
现代人所重视的理性教育导致了人们对于情感的忽视,事实上,情感的力量往往更加强大。当母亲为了子女在所不惜,当儿女为了双亲不计得失,当一个人做了承诺就会万山无阻时,人性的光辉闪耀,人才成其为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皆心同此心,理同此理,所以人在世上要“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古人就是这样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实践道德情感的方式要“行直”,要去除“功利化思想”的遮蔽,这就是宋儒所说“初念是圣贤,转念是禽兽”。《孟子.公孙丑上》中举了一个例子:当一个人看到小孩将要掉到井里时,不会首先想到与孩子的父母关系如何,自己的行为别人会如何评判,更不是小孩的哭声讨不讨厌,而是自然生出怵惕恻隐之心,这就是“仁之端”。
奉行“行直”的儒家做事只问当不当,而不问可不可,类似于我们说的“做正确的事”。《论语.微子篇》记载了一位隐士对于孔子行为的不解时,子路回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儒家的道德情感并不代表对理性的完全放弃,而是要执两用中。《论语.先进篇》中当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时,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又问:“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这就是儒家所说的“中庸”。如做事要狂与狷,即“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学习要学与思,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做人要质与文,即“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直”和“中”结合,进而达到“和”的理想状态,即“致中和”。
用道家指引做事原则
道家的本质是指导如何做事的学问。《汉书.艺文志》记载:“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道家的出发点是“道”。道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存”的,是“物物者”,“物物者非物”,而语言本身就是万物之一,当然不可能描述道,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运行的规律是“反”,叫“反者道之动”,是说任何事物都会走向自己的反面。
“有”的反面是“无”,所以想要有首先得无,有是目的,无是手段,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具体到做事上,首先要“无为”,其次要“无己”。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去做,是“无为者,不妄为也”。道家认为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小及大,由弱到强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再难的事物也有其薄弱点,再大的事情也是一个个细节的积累,所以要“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另外一方面,“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生命的死亡伴随着僵化,生命的活力伴随着柔弱,譬如水善利万物,不争且能处众人之所恶,貌似柔弱其实最有力量。“不争”才能“谦”,“处下”方能“虚”。道家倡导人要“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这是要学习水的“谦”;要“旷兮,其若谷”这是要学习水的“虚”,“谦”的人能知自己的不足,“虚”的人可容世间万象,这样的生命生机勃勃,柔弱而强大!
道家讲的“无己”是指“无”掉“小我”对做事的影响。“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人们在做事时总习惯于执着于一己之见,于是各种情绪就会纷至沓来,心性一乱,自然难以产生好的结果。
应该怎么办呢?
道家主张“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就是要忘掉“小我”,达到主客合一的状态。
《庄子.达生篇》讲了一个“削木为鐻”的故事,说一个叫梓庆的人做一种名为“鐻”的乐器之前先会静心七天,过了三天“不敢怀庆赏爵禄”,过五天“不敢怀非誉巧拙”,过七天连自己的四肢形体也忘了,这种状态做出的乐器“见者惊犹鬼神”,这就是人达到“无己”的境界。东晋王羲之与好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曲水流觞,纵情诗酒,乘兴作就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唐朝李白行至今安徽宣城敬亭山,写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也是“无己”的境界。
“无己”的最高境界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用佛家慰籍心灵
人世间总不免有种种苦难,佛家的出发点就是要助世人脱离苦海,其核心是通过各种法门让人“照见五蕴皆空”,从而“度一切苦厄”。
佛家最基本的概念是“四圣谛”,分别讲了人生之苦的构成、苦产生的原因、修佛的目的以及如何消除苦难。
佛家认为人有八苦,身体上有“生、老、病、死”之苦,情感上有“怨憎交织、恩爱别离、所欲不得”之苦,关键是人的本质就充满痛苦,即“五取蕴苦”。
人通过感官接受外部信息,会产生好与坏的分别心,好的想要争取,坏的想要远离,争取到了还希望得到更多,远离不了的心生苦闷,这就是“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人的感觉器官被佛家称为“六根”,分别为“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是“外门”,意是“内门”。外门获得的信息靠内门来加工,所谓“相由心生”,因此“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由于人都有“心”,也意味着人人皆可成佛,“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修心”的关键是领悟佛家的“空观”。
佛家的“空”不是“无”。在佛家看来,世间万有诸法,都是众多因缘和合而成,是各种因素和条件结合的产物,这叫“缘起”,所以没有事物是独立不变的实体,这叫“无自性”,也叫“性空”。佛家还认为识“空”但不能“着空”,要连“空”也空掉,叫“空空”。
南宋陆九渊在读古书对宇宙的解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时,忽大省曰:“元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也”,于是悟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空”的境界;唐朝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则是“空空”的境界。
观照到“空”的人,内心犹如一面明镜,对于外物欣然接纳,毫不染着,“于相而离相”;对于情绪,无论好坏任其来去自由,“于念而无念”,于是内心生发出般若智慧,归于涅槃寂静。
中东大区的各位同仁,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发现美好,共创美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