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日读list194 | 世俗与抗争

文化   2025-02-01 20:01   天津  

读后感悟:

相较于对死亡的关注,将目光投向人的出生,或许是一件更具深远意义的事情。毕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谈论生命的诞生往往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而死亡的话题却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回避。

人的出生,首先紧密关联的便是母亲。然而,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无论母亲在生育过程中历经多少艰难困苦,似乎都被视作理所当然。说得好听些,生育被看作是一个女人的必经之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孩子出生过程的顺利与否仿佛变得无足轻重,人们最为关心的仅仅是孩子是否平安降生,并且身体健康。

但实际上,妊娠过程中母亲所经历的一切,是一个珍贵、美好却又鲜为人知的领域,值得我们用浓墨重彩去书写。这个看似平凡无奇、充斥着乏味与寻常的角落,实则蕴含着无尽的伟大与坚韧。母亲们在妊娠期间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考验,她们的默默付出与无私奉献,不应该被我们忽视 。

《生育笔记》出自母胎医学专家之手,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医疗科普书籍。书中深入记录了妊娠期母亲遭遇的各种不适,甚至是疾病状况,同时也讲述了诸多医疗实务中的真实故事。在母胎医学领域,专家们专注于处理妊娠、分娩及其并发症,而作者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与敏锐的观察,将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一一呈现。


读后感悟:

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18 世纪的俄国乌拉尔地区仿若一颗独树一帜的星辰,闪烁着引人注目的光芒。鲁多尔夫・戈尔曼诺维奇・皮霍亚精心撰写的《世俗与抗争:18 世纪俄国乌拉尔劳动者的思想演变》,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开启了探索这片土地上劳动者思想蜕变与抗争征途的大门。

回溯至 18 世纪,乌拉尔地区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俄国举足轻重的冶金中心。彼时,大规模的采矿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俄国相当比例的无产阶级也在此孕育而生。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农奴制的残余势力依旧顽固盘踞,与新兴的工业管理模式激烈碰撞、相互交织,共同构筑起劳动者们复杂而艰难的生存环境 。

书中着重指出,18 世纪俄国乌拉尔地区的劳动者,其思想深受多重因素的深刻影响。俄国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在社会层面掀起层层波澜,冲击着劳动者的传统认知;宗教的广泛传播,以其独特的精神力量渗透进人们的生活,重塑着他们的信仰与价值观;新兴采矿业独特的运作模式,改变了劳动者的工作形态与生活节奏;而西欧民主思想的传入,更是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吹进这片古老的土地,为劳动者带来全新的观念与思考。在乌拉尔地区的工厂与矿井中,劳动者们长期忍受着高强度的劳动,时间观念也被严重扭曲。但他们并未默默承受这一切,在神学世界观残留影响的推动下,毅然决然地奋起反抗,勇敢地捍卫自身权利。这种反抗精神,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俄国的农民战争以及反封建斗争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


读后感悟:

本书的作者是在学界声名赫赫的上野千鹤子教授。她在女性研究、女性主义、男女平等、性别差异等诸多领域见解独到,这些观点在国内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热烈的讨论。所以,当我翻开这本书时,内心满是崇敬之情。阅读过程中,我全神贯注,一边仔细研读,一边认真做笔记,甚至痴迷到想要把全书内容都背诵下来。

之所以如此沉醉其中,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上野教授独特的写作风格。她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语言简洁凝练,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表述将深刻的道理阐述清楚,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这本书的核心着眼于日本国内四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发展轨迹,从历史的纵向维度,深入剖析 “女性主义源自何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同时,还对当下社会上流行的女性主义观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审视 。

究竟何为女性主义浪潮?又该如何对其进行精准定义呢?上野教授指出,一场运动若要被界定为女性主义浪潮,必须满足两个关键条件。其一,这得是一场由女性自主发起、主动推动的运动。简单来讲,并非男女共同参与,更不能由男性主导,它强调女性在运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动性。其二,运动的核心诉求应当是助力女性摆脱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挣脱 “女人味”“女性气质” 等固有观念的禁锢,实现女性在思想与行为上的双重解放 。


书单日读
每日20:00新书更新,书单日读—打造全网电子书爱好者聚集地,用读书点亮生活。【epub+azw3+mobi+pdf+txt】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