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济临终遗言:救国必先重二子!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位是何人?

文摘   2024-09-17 13:24   浙江  

文 | 佐酒人

编辑 | 大炮

1920年1月,北京德国医院。病榻上的杨昌济咳嗽了几声,气息虚弱。在病房内照料他的家人立即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投来担忧的目光。

杨昌济却摆了摆手:无妨,无妨!给我取纸笔来罢!

家人依言取来了杨昌济想要的东西,他伸手接过,便倚在床头,给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好友章士钊写起了信:

“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不久,杨昌济先生便驾鹤西去。

毛泽东在听说老师病重时就曾前往医院探视,让老师看到成材的学生,得到莫大的慰藉。

之后在北大为杨昌济举办的盛大追悼会上,毛泽东送上了自己的亲笔挽联,还作为代表宣读了联名写就的《治丧辞》,读到悲痛处几度语不成声,可见毛泽东对杨昌济的敬爱之情。

而杨昌济临终前发出的信件中说, “救国必先重二子”,所说的二子之一便是毛泽东。

我们回望历史,可以清楚地知道杨昌济预言毛泽东必为救国之重,这个预言是实现了的。毛泽东成为党的领导人之后,带领着党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几度力挽狂澜,作出关键的正确决策,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然而,这份预言看起来好像只有一半应验。因为在杨昌济的话中,他将二子相提并论,但在中国的那段历史上,毛泽东的光辉无出其右,连可比肩者都鲜见。

杨昌济预言中的“二子”另一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能被杨昌济看好有救国之才?

入读良校,结识至亲之友、至敬之师


杨昌济遗言中,“二子”的另一人,正是蔡和森。

蔡和森出生于1895年。彼时旧民主主义革命其势渐颓,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兴起,中国仍处于封建统治和列强割据的双重压迫之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的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少年时期,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蔡和森被父亲送到了永丰蔡广样辣酱店当学徒。在这段经历中,他切身感受了旧社会对人的压迫,当他学徒期满的时候,他说什么也不肯再做学徒,而要弃商求学。

这一年是1911年,此时的蔡和森16岁。

无独有偶,1910年,长沙湘潭也有一名少年拒绝当店里的学徒,而立志去学校读书。在临行前,他还给父亲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

其中“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一句,更是道尽了他志在四方的气魄!

这正是少年的毛泽东。

在分别离开家乡后,毛泽东和蔡和森先后来到湖南省城求学。原本他们还不在同一个学校,但辛亥革命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建立,蔡和森于1913年转入,毛泽东于1914年随着原本就读的学校并入一师而转入,他俩就此成为了校友,有了进一步成为朋友的机会。

更巧的是,虽然年纪不同,但他们是同一个年级,所学的内容大抵相同,又同为杨昌济、徐特立等名师的学生,在课后找老师探讨学问的时候也时有碰面。

有了这样的机缘,两位志同道合的少年很快相识,并因为相似的志向和理念而迅速成为了挚友。

他们的志向都是:为救国救民而读书!

而当时的一师范,恰恰有让学子们践行这个志向的条件。它是有志之士基于教育救国的理念创办的,以对学生免收学膳费的优惠条件吸引了一大批有志向、有才能的寒门学子入学。

更重要的是,它的师资力量尤为雄厚,不少当时的教育名家都受邀来此执教。对毛泽东和蔡和森造成了深刻影响的杨昌济就在此列。

杨昌济早年曾先后赴日本、英国留学,还曾赴德考察,在1913年回国。作为留学归来的人才,杨昌济相当“炙手可热”,甫一回国,他就接到了昔日同学、当时在北洋政府做教育总长的范源濂邀请他进入政界的橄榄枝。

但是杨昌济志不在此。多年在外国、在西方的见闻让他明确了一件事:

“振兴国家,必须振兴教育,振兴教育,必须抓好高等教育;以预养师资,发达学术。以直接感化青年为已任,意在多布种子,俟其发生(杨昌济:《致教育总长范源濂》)。”

因此,他谢绝了从政做官的邀请,而是来到学校,做起了一名教书匠,并且成功发现了大有前途的可造之材——毛泽东、蔡和森二人。

而杨昌济主张的“立志”、“修身”、“知行合一”,也被毛泽东、蔡和森深刻地践行着。

“立志”自不必说,正是共同的救国志向把毛泽东和蔡和森联系到了一起。而在此后的相处中,他们还一起“修身”,也就是一起锻炼体格。

他们“修身”的方法有三:一为冷水浴,二为游泳,三为爬山、野营和露宿。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所说的冷水浴不仅仅是用冷水洗漱,还包括在大风、大雨、大雪的恶劣天气里脱掉衣服,跋涉前行。

在未来的革命道路上,难保不会遇到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衣裳单薄的困境,于是毛泽东和蔡和森以这种方法锻炼自己的身体。足以见得,在这么早的时候、他们就从心到身,都做好了为革命艰苦奋斗的准备了。

而蔡和森和毛泽东,在那个时期最为突出的,并不是其行径,还要数其思想。

那时西方文化已经传入中国,一部分人对其惊为天人,学习后更是将其奉为圭臬,将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全盘对立起来;而研究中国古典文化的人,又往往抱残守缺,对西方文化是拒不接受的。两方之间有一种水火不容的态势。

然而,毛泽东和蔡和森另辟蹊径,他们主张要寻求救国真理,应该两者兼读,然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际情况加以扬弃。

毛泽东说:“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

”蔡和森也说:“中国文化及一切制度,不必尽然,而西欧文化制度用之于我,不必尽是。”

原来早在这时,我们党后来奉行的“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就在他二人早期的言论中初见雏形了。

赴法留学,虽远隔千里但思想相连


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短短一年半的同窗时光,却让蔡和森和毛泽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15年秋,蔡和森因所学的东西广而不深,自己的探究之心无法得到满足,于是跳级考取与原来就读的学校隔江相望的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科。

他与毛泽东的友谊并未受距离变远的影响,1918年4月14日,蔡和森还与毛泽东一起发动团结在他们身边的一群进步学子,建立了以“革新技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的新民学会,蔡和森和毛泽东二人从校友变成了会友。

1917年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给这些学习西方思想的学生极大震撼。他们针对此事热烈讨论,毛、蔡二人都深深被俄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吸引,他们认为俄国的成功对中国来说十分具有参考性,便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到了1918年夏季,新民学会组织起赴法留学的活动,毛泽东信赖蔡和森的为人和能力,在会上提议由蔡和森先到北京负责此事的前期准备。蔡和森到了北京之后,接触到不少传播新文化的著名文人,在与他们探讨后更觉列宁思想先进。

他在北京的这段时间收获颇丰,于是力邀毛泽东也来到北京,两人共同为学会的留学事宜奔走,也一起接触新思想,再一起探讨、一起辨明真理。

一切准备就绪,最终确定赴法同学名单时,毛泽东和蔡和森商定,他们需要一个去往法国,寻找未来的救国道路,而一个留在国内,研究各种已有学说和中国的国情。

不久后,蔡和森赴法,毛泽东留华。新民学会也就此分成了两部分,两者之间以书信往来保持着联系,依旧是一个整体。

法国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最初的摇篮,又逢十月革命大获成功,社会思潮十分活跃。来到法国后,新民学会的各位各自探究着,选择了自己心中可以救国的主义。不少人选择了无政府主义,而蔡和森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

来到法国后,蔡和森如饥似渴地学习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还投入了大量精力将其翻译成中文,以供中国同学学习。

在蔡和森“猛看猛译”的过程中,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看的越多、了解的越深,他越是感觉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揭示了这世间的真实规律。它所指导的道路,也一定能够救中国!

在蔡和森的影响下,不少原本信奉无政府主义的同学也转变了思想,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投入到对马克思主义的钻研和践行中来。

期间蔡和森还在会议上与主张无政府主义的同学产生过争论,经过他人的调解,会议才得以顺利完成。事后双方都给毛泽东去信,而毛泽东早就在与蔡和森的通信中认同了马克思主义,在回信中对蔡和森表示支持。

蔡和森积极地为“工学世界社”制定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行动纲领,并在会议上得到一致通过。

也就是说,在法国的蔡和森,一力主导了第一个中共旅法组织的建立!

回国革命,不幸英年早逝


1921年,蔡和森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法国政府部门的注意。在这年年底他被遣返回国。

好在此时,蔡和森已经明确了自己选择的救国道路,也已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学习。他对法国并无留恋,随即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回到上海之后,蔡和森在陈独秀等人的引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立即就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事业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中,蔡和森做到了许多个“第一”:

在1920年9月与毛泽东的通信中,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名称;

从1920年始,第一个传播列宁的建党思想和建党原则,不仅向旅法同学传播,还通过书信向国内传播,弥补了陈独秀、李大钊在建党工作中分身乏术、难以顾及的方向;

在1922年6月20日出版的《先驱》第九期上,第一次提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

自1922年九月始,他主持创办了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并负责编辑工作,同时为《向导》亲自大量撰写可以起到宣传党的方针路线的作用的优质文章;

1926年年初,在中共旅俄支部上发表长达五万字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党史;

1927年9月,针对此前党内思想混乱的问题做出长达三万字的报告《党的机会主义史》,第一次对我们党内出现的机会主义进行全面的阐述和批驳。

凡此种种,足以见得蔡和森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不仅具有党员应有的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的品质,还学识丰富、有远见卓识,直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都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成就。

然而此后,蔡和森的命运就急转直下了。

1927年蒋介石悍然撕毁国共合作协议之后,我党紧急召开了“八七”会议,商讨此后何去何从。

会后,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蔡和森本欲同行,但由于组织需要,还是去往北方,做地下党工作。此后,蔡和森也因党的需要先后两次去往莫斯科。

在1931 年春,第二次从莫斯科回来后,蔡和森本计划前往中央苏区,但出于当时南方局的同志更需要蔡和森,他也服从组织安排,立即赶赴南方局所在的香港。

彼时香港局势并不安全,也有人曾劝他不要去,可是蔡和森说:

“干革命,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能只考虑个人安危。”

不幸的是,蔡和森到香港后不久,就被叛徒出卖,在一次会议上被国民党抓获,随即被引渡到广州。即使敌人拿钢钉一根根避开要害钉入他的身体,要他尝尽痛苦、屈服于他们,但蔡和森坚持了自己的操守,即使身死,也没有出卖组织。

蔡和森死在广州的秘密监狱中,这个消息甚至过了很久才传出来。自他死后,杨昌济当初看好的救国二子,就只剩下毛泽东一个了。

毛泽东曾经十分悲痛地谈到蔡和森之死: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和森同志都做到了。”

令人欣慰的是,毛泽东完成了救国的大业。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天安门广场上欢声雷动之时,杨昌济和蔡和森生前最大的梦想——救国救民,也终于成为了现实。

在那将近百年的历史中,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把一生都奉献给寻找救国的一线曙光,又多少青年才俊前仆后继地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切,献出才智、献出力量、乃至珍贵的生命……

如今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我们的人民安居乐业,这些都建立在先烈为我们打下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汤团说史原创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私信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青梅佐酒人
青梅佐酒人: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