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爱孩子如花在野》: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懂得放手

文化   2024-08-27 20:01   上海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指出,孩子12岁会进入青春期的核心阶段,此时他们处于一个自主意识爆发的阶段。如果这时候,父母越看不惯孩子,想要和孩子硬碰硬,最终结局一定是两败俱伤。


正如心理学博士林紫《爱孩子如花在野》一书中所提到的:“父母应当要系统地看待生命,让孩子的生命之花,开出他们自己在生命原野中原本的模样。”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是放下自己的执念,还孩子舒适空间,感受生活的美妙。


文末有赠书,请耐心阅读



01

有些父母根本不会“爱”孩子

 知乎上曾有个问题:最可怕的爱是怎么样的?


其中一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最可怕的爱,是父母冠爱之名的控制你,这种爱是隐形的、长久的,令你想放下又不敢放下的。”


父母总是对孩子放不下担忧之心,孩子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忍不住想要插手,甚至越界替孩子做一切决定。


可对孩子而言,父母太用力的爱,有时不是馈赠,而是枷锁。



林紫博士在《爱孩子如花在野》中分享了这么一个案例:


一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女孩,在即将中考之际,突然告诉父母不想继续读书了,还扬言道:


“要是你们逼我,我就从你们的世界里消失!”


父母听到这番话,又气又急:“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我们为了你能考上好学校,不让你有压力,平时已经是很小心翼翼了,你到底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女儿哽咽道:

“你们平时在我身边小心翼翼的,难道我自己没发现吗?你们这样不就是想让我今后能考一个985、211吗?如果我要是考不上985、211,岂不是让你们白白熬那么多年了?那我还算人吗?”


爸爸叹气道:

“我们也没给过你太高要求,只是觉得你从小这么优秀,完全有能力考上好大学,我们总不能看着你把好好一张牌打得稀巴烂吧?我们想让你有个好未来,这有错吗?”


没想到,爸爸的劝慰并没有换来女儿的体谅,女孩恶狠狠地怒吼道:“那是你们的未来,不是我的!”



原来,女孩的家庭条件并不差,只是父母对她的爱让她敏锐地感觉到:父母的“爱”,是要有回报的


当听到父母说“你肯定可以”“你加油”“你要珍惜我们为你做的一切”时,她脑子里就认定一个事实——我要是达不到父母的期待,我就真不是个人。


很多父母想不到,自己常常把“付出”挂在嘴边,为的只不过是想激励孩子,没想到反而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孩子并不是一个任人操控的木偶,也不是父母的心愿池,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逻辑。


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试图用家长的威严紧紧压制孩子,逼他就范,孩子就会逐渐陷入丧失自我的痛苦中,最终变成真正的“空心人”



02

父母的执念

是孩子成长道路的牵绊



《爱孩子如花在野》一书中,有这么一位爸爸。


他觉得儿子的天分这么高,又有自己给他创造这么好的条件,儿子只要再努力那么一点点,就能把所有的潜能都激发出来。


所以,他特别看重儿子的学习,只要儿子做点跟学习无关的其他事情,他就特别生气。


可他万万没想到,以往各项素质都优异的儿子,某一天突然变得浑浑噩噩,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


但凡他说儿子一句,儿子就能立即跳起来跟他顶嘴,不服他的管教。


我们为什么会对孩子有这么大的不满?不就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待,一旦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觉得是孩子的问题。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背负过多期待的孩子,往往处境很艰难。”父母给孩子加注太多的期待,不仅会让自己身心俱疲,孩子也会有压力。


当父母放下对孩子的高期待,反而会看到不一样的惊喜。



小M一家在林紫博士看来是与众不同的典范。


大三那年,小M突然向父母宣布要从顶级的985院校退学,理由是所读的专业让他没了“灵魂”。


小M的父母听闻这个消息后,内心也掀起了惊涛骇浪,但还是和小M坐下进行了和平沟通。


小M说:“你们不用劝我了,我心意已决。”


小M父母互视一眼,然后爸爸清了清嗓子说道:“好,果然是我儿子,有理想!你能有勇气实现我当年的愿望,爸爸为你感到骄傲。”


小M听到爸爸这么说,心中不免有些震惊,他以为父母会狠狠责怪自己,却没想父母完全给予尊重和认同,这让他心底升起一股暖意。


之后,小M并没有退学,而是选择继续留在学校,并参加动物公益救助组织来寄托自己的灵魂。



为什么两家父母面对孩子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反应?


从心理学上来看,这是因为他们的情感投射不一样。


对于第一位爸爸而言,孩子就像捧在手里的杯子,他不断往杯子子注入各种期待,希望杯子越来越有“价值”,然而他却忘了,物极必反,水满则溢。


在孩子看来,爸爸的行为就像督促者,鞭策他不断前进,丝毫不顾及他的内心感受。


第二位爸爸则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并不会把自己过多执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只愿他能更好地成长,成为他自己。


诚然,父母对孩子有所要求,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要尊重孩子的个人意志。只有父母愿意放下内心执念,站好自己的位置,给予孩子稳固的后盾,孩子才会有动力做好一切事情。



03

真正的父母之爱

允许孩子像野花一样成长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父母认为爱孩子就要倾尽自己所能。也就是,孩子的事情就是父母的事情。


但凡孩子有一点儿违背自己的意愿,父母就如同失去掌控般难以接受。


然而,孩子并不是满足父母期待的容器,他们各有各的思想,父母只有学会尊重,孩子才能像野花一样自由成长。



林紫博士在书中提到马斯克的母亲梅耶,就十分懂得尊重孩子。


起初马斯克为创业而退学,引来无数人的怀疑和否定。


当马斯克提出想要用载人飞船送人进入太空时,所有人都嘲笑他不自量力。


不管马斯克做什么,外界都带着怀疑的眼光审判他。但梅耶对此并不在乎,她一直尊重儿子的选择,并相信儿子的决定。


经过20多年的努力,马斯克终于亲手将载人飞船送上了太空,成为世人皆知的“钢铁侠”。


这下,当全世界人都夸他天赋极高时,梅耶则在一旁自豪地说道:“我儿子很厉害,我早就知道!”


马斯克成功的底气来自于他母亲义无反顾地支持。在梅耶眼里,马斯克选择自己想要的事业,说明他心中有理想,她愿意尊重儿子的选择并相信儿子的行为。



林紫博士曾在采访中说:“父母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边界,不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


的确,真正的爱是退居在孩子身后,在保持链接感的同时,给予他空间和自由。


唯有建立在父母和孩子彼此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家庭教育才有力量。



写在最后


林紫博士在《爱孩子如花在野》里面提道,


“在我看来,生命就像花朵,每朵花有每朵花的美,所以才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同样,孩子有每个孩子的好,所以也可以:各好其好,好好与共。”


的确,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他们都有各自的花期。



不可否认,父母总会不自觉地担心孩子的选择是否会影响他未来的人生。


但河水只有亲自试探,才知水的深浅;天地只有自己去探寻,才知世界的广阔。


父母需要做的,不是操纵和干涉,而是信任和放手。相信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原野像花一自由地绽放,解锁不一样的生命力。



赠书福利


评论区留言告诉局君

“为什么想读《爱孩子如花在野》”

一人一账号一留言


留言截止日期

9月3日(周二)12:00


局君将综合点赞数和内容,选出2位读者送出《爱孩子如花在野》各1本,9月3日前后评论区回复获奖结果。


建投书局客
建投书局线上公众平台,致力于提供文化资讯、深度观点、新鲜书讯、书店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