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模式”,本微信公众号推出“浙味本草”栏目,旨在传中医薪火,扬国医精粹,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与文化。栏目邀你共同走进本草世界,感受浙产中药的神奇,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该篇内容选自陈永灿、王恒苍共同编写的图书《陈永灿说:诗词里的本草滋味》。
诗词里的“山药”
种玉能延命,居山易学仙。
青青一亩自锄烟,
雾孕云蒸,肌骨更凝坚。
熟梁蜂房蜜,清添石鼎泉。
雪香酥腻老来便,
煨芋炉深,却笑祖师禅。
——宋·张镃《南歌子·山药》
这首词描写了一幅意境悠远的田园生活画面,我们可以想见,千年前,一老翁隐居在山脚下的小木屋里,每天亲耕于山下田垄,享受着“雾孕云蒸”。每日啖蜂蜜,饮清泉。一豆灯光,安静地映照着一本打开的诗卷。炉火渐熄,将山药放入余烬中慢煨。梦中醒来,窗外的雪花仍然在万籁俱寂的夜空悠悠飘落,房间的炉火仍然有星星点点的火星,一股煨山药的香味缭绕。这山药汲取了大地的精华,得到了云雾阳光的造化,隐隐似有仙气,它无论用鼎煮或炉煨,食之香甜酥软,使人益寿延年。老翁过着赛神仙般的日子,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参悟禅机的法门。
01
关于山药
山药作为一种食材出现在大众餐桌上的历史很久了。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老百姓运用智慧,采用不同的烹调手段,成功地将山药的养生作用发挥到了最大。山药的种类不少,比较有名的有铁棍山药和水山药(又名菜山药,含水量在86%,脆而略有甜味)两种。山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名为薯蓣,一名山芋,称其:“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草纲目》指出山药:“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益肾气,健脾胃。”
自古以来,山药一直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品,仲景著《金匮要略》中有一治疗虚劳病的方,叫做薯蓣丸,能调理脾胃、益气和营。另外《红楼梦》中曾提到的枣泥山药糕,便是贾老太太赠予秦可卿调理身体的,以此可见,山药绝对称得补养身体“上品”之名。中医学认为,山药有补益之力,可入脾、肺、肾三经,脾为人之后天之本,肾为人之先天之本,山药“两本’兼顾,实在是妙。山药性平和,口感甘甜,补而不滞,有强健五脏和筋骨的作用,而且能够安神,增加智力,防止健忘的发生。又可药食两用,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山药原名薯蓣,为何会改名呢?据《本草纲目》记载,由于唐代宗叫李豫,为避讳(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森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而将“薯蓣”改为“薯药”,又因为宋英宗叫赵曙,为避讳再次改为“山药”。“薯蓣”为唐宋的两位皇帝让路,最终成了“山药”。
02
饮食养生
山药薏苡仁粥
材料:鲜山药150克,薏苡仁60克,梗米150克,大枣30克。
做法:先将薏苡仁提前浸泡一晚,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大枣洗净;将梗米、薏苡仁淘净,下锅,加水煮,待米开花时,下山药、大枣,煮至汤稠、香气出即可。
本药粥具有健脾补气、祛湿止泻的功效。适合由脾胃气虚导致消化不良、大便溏软、小便不利等人群食用。
山药薄脆饼
材料:山药120克,面粉90克,豆沙48克,酵母3克,食用油适量。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放入锅里煮熟,碾碎,制成山药泥;将山药泥与面粉、酵母混合,搅拌均匀,加适量水,揉捏成面团,封上保鲜膜,待其发酵;将发酵好的面团揉成长条,均匀分成若干面团剂子,搓成面饼状,擀成面皮,裹入豆沙,收口,捏成圆饼状,尽量捏薄;锅中放入食用油,热锅,放入饼,煎成两面金黄即可。
本药点具有补益固涩的功效。适合肺虚喘咳、脾虚便溏、肾虚尿频的人群食用。
来源 | 《陈永灿说:诗词里的本草滋味》
制作 | 熊依琳
编辑 | 袁敏燕、华文佳
二审 | 李奕、叶静
终审 | 董华根
往期推荐●●
// 1
// 2
// 3
觉得有用,随手点赞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