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BTM水泥厂的生物质替代燃料探索

文摘   2025-01-20 17:38   山西  

在 2024 年即将落下帷幕之际,哈萨克斯坦传来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为替代燃料领域增添了一抹亮色,而这在年初时还被视为几乎不可能达成的目标。

故事要从工厂采购团队说起。他们在哈萨克斯坦东部一个名为普雷德戈尔诺耶的地方,发现了生物质燃料的宝藏。这个地方距离BTM工厂有约 160 公里,按照哈萨克斯坦的地域标准,可谓近在咫尺。在这里,希格斯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正生产着一种独特的燃料 —— 由葵花籽壳制成的燃料颗粒。

然而,BTM水泥厂面临着一个难题。厂里的长湿窑目前尚不具备直接添加块状替代燃料的条件。于是,团队必须寻找一种经济实惠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测试这些葵花籽壳颗粒作为燃料的可行性。

经过一番思索,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煤磨中将颗粒与常规的燃料煤一同研磨,然后通过主燃烧器把研磨后的颗粒与细煤粉一起送入窑中。看似简单的方案,却在 8 月份的首次测试中遭遇了挫折。当物料输入中颗粒的质量占比达到 10% 时,磨煤机仿佛不堪重负,其产量大幅下降,导致生产出的细煤和燃料量根本无法满足窑的连续运行需求。

但团队并没有气馁,在 集团技术中心 的支持下,他们对磨煤机的设置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优化,终于,在 11 月迎来了第二次测试。

这一次,测试几乎取得了圆满成功。当颗粒的质量分数依然保持在 10% 时,磨煤机的性能变得稳定可靠。主燃烧器上火焰的形状和颜色,与单纯使用煤作为燃料时毫无二致,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熟料的质量依旧保持着高标准,窑的生产率也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就连窑尾气中一氧化碳(CO)的水平也稳定如初。

不过,在环境性能方面,还是出现了一点小插曲。原本大家满心期待,认为使用生物质燃料会使氮氧化物(NOx)排放有所降低。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窑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水平几乎纹丝未动,这无疑是一个小小的失望。但令人欣慰的是,通过使用这 10% 的葵花籽壳颗粒(相当于标准燃料煤约 7% 的热替代率),在环境效益上还是取得了显著成果,每吨熟料的特定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够减少约 40 千克,在环保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今,工厂经理和他的团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充分挖掘这种二氧化碳减排的潜力,他们必须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情况下,找到实现颗粒常规使用的方法,也就是要巧妙地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基础设施。毕竟,这些颗粒的价格仅略低于当地极为便宜的煤炭,要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双赢并非易事。但团队充满信心,相信在 集团技术中心 的支持下,一定能够迎接并战胜这一挑战。



水泥工艺及替代燃料技术
专注于水泥工艺及替代燃料技术,致力于减碳减排的环保梦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