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旅日随笔,了解日本。旅居日本,所见 所闻 所感。
########################
微信公众号修改了规则,加星标关注才有推送。请加星标。
########################
日本的工薪常常被称为社畜,在昭和时代的日本,16小时工作7班倒是常态,人们常说超负荷工作是常态。那些从清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比赛也是如此。就像“5点再到9点,第二天”,是早9晚5的两倍。在这个背景下,婴儿潮之前的一代人在学校时代被塞进了单性别教育中。男性 = 工作时间长,负责养家,女性 = 辅助职位和低薪兼职工作(如端茶)的刻板印象。现在这种现象已经不太常见了。如今,大多数公司都在寻找这样的“年轻、低薪、不向公司抱怨的长期主力工人”。 从现在开始,日本变得像西方国家一样,在工作时间集中精力工作,但到了休息时间,尽可能享受五点以后的时光。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政府也在探讨引入一个系统来监控所有公司(包括中小型企业)是否都妥善管理他们的工作时间,据说东京都的一些公司开始了每周休三天。
单纯缩短劳动时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当然与其无所事事地寻求加班,不如通过确定合适的公司并适当地关闭明显违法的公司来衡量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化,是通过提高劳动积极性来促进劳动力、工资和生产率的一种方式。然而增加了休假,收入却降低了,这种休假并不见得受到欢迎。日本的劳动时间减少原因是非正式员工和临时员工的数量正在增加,并且根据行业和业务类型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以前公司加班后有加班费,是一笔可观的收入,现在虽然不加班,没有钱了,多出的时间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在未来的社会中,当然是工作时间越少越好,但需要与私人时间和工资的工作平衡。对于非正式和临时工等小时工资工人来说,减少工作时间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收入减少。
另外日本的公司大量转到海外,存在工作时间被迫减少的情况。这不是如何工作的问题,而是因为没有那么多工作。是“需求”创造了就业机会,而由于需求短缺(通货紧缩),日本人处于即使想工作也无法工作的境地。这说明生活方式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虽然日本的员工和美国人一样工作,但日本的社会保护过于完善,一部分日本人的懒惰已经无法挽救了。即使摸鱼,也受到解雇规定的保护,所以没有进步的愿望。这不仅仅是工作时间的问题,而且在取得成果的意愿和努力以及为此目的提高个人技能的意愿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日本实行论资排辈,干多干少差别不大,但是在美国如果提高自己的技能并取得成果,可以换工作并将薪水翻倍。除此之外,美国管理层为创造公司利润所做的努力也存在更大的差异。总之,日本人完全浸没在温水中,需要大的变革才能跟上美国的步伐。
关注旅日随笔,了解真实日本。旅居日本,所见 所闻 所感。
########################
微信公众号修改了规则,加星标关注才有推送。请加星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