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蚯蚓
雨后一次户外活动时,幼儿正起劲地进行体能大循环的游戏。忽然洋洋大叫起来:“快来快来,这有蚯蚓!”突然出现的蚯蚓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幼儿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看,并且兴奋地谈论着关于蚯蚓的话题。
蛋蛋
它看起来肚皮白白的!
他细细长长的,好像要去找妈妈。
洋洋
芮芮
她爬起来弯弯扭扭的,像一条小蛇。
投选主题
在幼儿观察谈论蚯蚓的过程中,幼儿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积极性。幼儿对于蚯蚓非常感兴趣,且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观察、倾听、谈话我们了解到,幼儿还对“十二生肖”“小小雨伞”比较感兴趣,因此我们在学期初确定了“小小蚯蚓”“小小雨伞”“十二生肖”三个主题方向。幼儿对这三个主题进行了自主投票,投票结果为小小蚯蚓12票(占55%),小小雨伞9票(占41%),十二生肖1票(占4%),投票结果为小小蚯蚓胜出,因此结合幼儿的兴趣需要,确定小小蚯蚓为最终主题。
◀
投票结果
▶
主题确定后,我们和幼儿针对蚯蚓,
你还想知道什么?
想做什么?
进行了讨论。
根据幼儿的讨论,以及三位老师的课程审议,我们绘制出了初步的主题网络图。
活动一: 我认识的蚯蚓
查阅资料
绘制思维导图
在与幼儿谈论了蚯蚓后,我发现幼儿对于蚯蚓的已有认识比较浅显,因此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我们进行了一次家园互动-蚯蚓大调查。通过家园合作,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调查关于蚯蚓的科普知识,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大量的资料和视频,并绘画记录下来。通过幼儿的调查,幼儿了解到很多关于蚯蚓的信息。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因此我组织了分享调查记录单的活动,幼儿将自己调查到的蚯蚓信息进行了知识共享。
分享调查表
汐汐说:“我和妈妈查到蚯蚓生活在土地、草丛、农田里,喜欢湿润的地方,它们喜欢吃干枯的树叶 。”
铛铛接着说:“我还查到了蚯蚓细细长长的,它最害怕强光,它在土里生活,吃土里的营养物质。”
芮芮有些腼腆,小声地说:“我和妈妈调查到蚯蚓没有耳朵、没有眼睛。”
幼儿听完后,都表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兜兜兴奋地说道:“小小的蚯蚓原来有这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啊。”
蚯蚓大调查活动为幼儿积累了关于蚯蚓的已有认识经验,为后续蚯蚓主题活动提供了支持。同时也增进了亲子感情,让家长参与了解了我们的课程内容。在分享调查结果或者讨论的过程中,幼儿能够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了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调查和分享获取蚯蚓的信息,探究能力和倾听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活动二: 《蚯蚓是个大功臣》
◀
晨间阅读
▶
《蚯蚓是个大功臣》
多多看着书对旁边的妞妞说:“你看,蚯蚓在松土。”
芮芮骄傲地说着:“我还知道蚯蚓可以做药呢,是我和妈妈在手机上查到的。”
蛋蛋凑了过来:“小小的蚯蚓作用这么大呀。”
说完反问我:“老师,蚯蚓还有什么作用呢?”
我没有直接给予蛋蛋答案。而是向幼儿提议我们可以问问绘本里经验丰富的医生,我们幼儿园也有医生。
在医生的建议下,幼儿还采访了有种植经验的保安爷爷。
采
访
记录
幼儿纷纷采纳了我的建议,并以小组形式开始了采访调查,并进行了记录。回来后我们邀请小组代表进行了分享。
◀
分享调查结果
▶
行行说:“医生告诉我,蚯蚓干可以作为中药材。”
妞妞接着说:“医生还说,蚯蚓可以作为蛋白质饲料,喂给我们幼儿园的小鸡和大鹅,这样它们就可以长的很好,还能够产出更多更大的蛋。”
若妍举手说道:“保安爷爷告诉我,蚯蚓能够松土,让庄稼长的很好。”
小组代表分享结束后,我们结合绘本和幼儿的调查结果,总结出了蚯蚓的作用。
01 蚯蚓通过取食、消化排泄、掘穴等活动让土地变得肥沃, 让庄稼得到丰收;
02 蚯蚓是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有清热、平肝、止喘等功效;
03 蚯蚓也是良好的蛋白质饲料,畜禽饲喂可促长、催肥、增蛋。
活动三: 蚯蚓长什么样?
随着对蚯蚓的深入探究,幼儿对于蚯蚓的观察越来越多。疑惑也越来越多。路过植物角时也会观察讨论。
洋洋说:“蚯蚓细细长长的。”
芮芮说:“它没有耳朵,还没有眼睛。”
行行疑惑地说:“蚯蚓哪边是头?哪边是尾巴啊?”
米粒奶声奶气地说:“蚯蚓可以生活在土里一直不出来吗?”
蛋蛋若有所思地说:“小朋友是用鼻子和嘴巴呼吸,那蚯蚓是用什么呼吸呢?”
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通过视频和图片来进行了解,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幼儿获取认知。
行行第一个举手,说:“稍微短一点的是后端,稍微长一点的是前端。”
贺沐妍自信满满地接着说:“我知道了,圆圆的地方是环带。”
蛋蛋声音非常洪亮的答道:“有点粗的是前端,有点细的是后端,。”
通过蚯蚓的示意图,我们总结出蚯蚓的身体一共有四个部位:口、环带、体节、肛门。各个部位的作用也不一样。口可以吃东西;环带雌雄同体,繁殖;体节上面的血管网可以呼吸;肛门用来排泄身体里的垃圾。蚯蚓又名地龙或曲蟮,它的身体圆圆的,身体分成一节一节的,属于环节动物。蚯蚓是没有眼睛也没有耳朵的,因为长期生活在黑暗潮湿的泥土里,它的眼睛慢慢退化了,它的身体没有骨头,也没有脚,走路的时候靠身体的刚毛蠕动。
蚯蚓结构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在进一步了解了蚯蚓的结构后,幼儿自发地在美工区选取了泡泡泥、纸、彩笔、剪刀等材料进行制作蚯蚓的活动。有的用泡泡泥捏出了蚯蚓,有的在纸上绘画蚯蚓。大班的哥哥还以手工的形式创设出蚯蚓居住环境,有的做的是农田里,有的是在菜园里。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对蚯蚓的认知进行了呈现。通过动手制作,对于蚯蚓结构的认知经验也得到了巩固。幼儿的绘画和手工捏、搓、团圆等技能也得到了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活动四: 一起找蚯蚓
在调查蚯蚓的过程中,幼儿对于蚯蚓的生长环境饶有兴趣,于是我们一同决定实现在幼儿园寻找蚯蚓的想法。我问到:“蚯蚓会在哪儿呢?在哪里能够找到呢?”
多多第一个回应我:“泥区总晒不到太阳,蚯蚓可能在那里吧。”
九月挠了挠头说:“草丛里应该有蚯蚓吧。”
乐迪说:“咱们在种植箱找找,因为蚯蚓生活在泥土里。”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教师可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于是我们便和幼儿开启了寻蚯蚓之旅。很快幼儿便自发成组拿着植物角的小铲子和放大镜开始寻找蚯蚓。在寻找蚯蚓时,有的幼儿拿着放大镜找,有的拿着铲子挖,有的拿着笔和纸在记录哪里能找到蚯蚓。他们有的在泥区里挖,在大树下寻找,还有的在沙池里用铲子翻找。结果找了半天,也只在泥区的土壤里找到了一只小蚯蚓,幼儿失望极了。
寻找记录
小宝急躁地说道:“蚯蚓到底藏到哪里了?”
蛋蛋拍了拍小宝的背说道:“一定是泥土有点干,得下过雨蚯蚓才出来。”
行行挠挠头说:“小公园里一定有,那里的泥土不干。”
回到教室,幼儿用符号、图画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并进行了分享。
沐妍说:“我在草丛里看到了蚂蚁和西瓜虫呢。”
妞妞接着说:“虽然我没有找到蚯蚓,但是我发现泥土里除过有妹妹说的蚂蚁和西瓜虫,还有树的根呢。”
寻找蚯蚓活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幼儿并没有放弃。回家继续寻找着蚯蚓。
幼儿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得到了发展。在此过程中,幼儿对于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更浓厚了,求知欲也得到了提升,观察力得到了发展。
周一早上,幼儿开心地带着他们的蚯蚓朋友来到幼儿园,并分享他们寻找蚯蚓、为蚯蚓创设居住环境以及他们观察蚯蚓中的发现。
活动五: 死掉的蚯蚓怎么办?
妞妞说:“老师,蚯蚓喜欢湿润的土壤,所以我给瓶子里放了很多湿润的土,这样小蚯蚓就很喜欢了。”
小宝说:“我发现它喜欢吃腐烂的树叶,还有菜叶子。”
经历了二寻蚯蚓、为蚯蚓造家的过程,我们决定将小蚯蚓安置在植物角,我们可以随时照顾和观察它。
第二天,兜兜大叫起来:“快看,蚯蚓不动了。”
铛铛说: “它会不会是死掉啦?”
行行摇摇头说:“老师你看,它的身体上都不湿润了,看上去硬硬的,肯定是死了。”
汐汐走过来说:“是我的蚯蚓,它怎么死了?”
乐乐说:“我们没有给它喂吃的,它肯定是饿死了。”
若妍说:“天气太热了,土都干了,蚯蚓也怕干。”
放
生
蚯蚓
芮芮说:“蚯蚓肯定是想妈妈了,太伤心了。”
听完芮芮的话,蛋蛋提议道:“我们把蚯蚓放生吧,让它回到大自然。”
这时一帆问道:“那死了的蚯蚓宝宝怎么办?”
沐妍说:“我们把它埋到土里吧。”
铛铛说:“蚯蚓干可以做中药啊!”
行行说:“蚯蚓可是蛋白质饲料呀,营养很丰富,我们把它喂给幼儿园的大鹅吧。”
听完行行的话,幼儿纷纷表示赞同。一致决定将活着的蚯蚓宝宝放生,死了的蚯蚓喂给幼儿园的大鹅。通过放生蚯蚓,小朋友们也对生命有了独特的理解。
记
录
珍爱生命
tips
幼儿能在发现问题后积极思考问题的原因,并结合自身经验一同尝试解决问题,探究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回到教室后,我结合蚯蚓的死亡和幼儿进行了谈话,并一起总结出珍惜生命的方法。幼儿还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了呈现。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亲身探究自然地感知生命,在随机生发的活动中,了解“死亡”的含义,理解了尊重生命、感知生命的可贵,懂得了责任意识与珍爱生命。
活动六:《蚯蚓的日记》
雨后的一次户外活动时,洋洋大叫起来:“快来快来,这有蚯蚓!”突然出现的蚯蚓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大家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看。
王泽轩说:“老师,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蚯蚓的日记》,里面就是讲蚯蚓的。”
蛋蛋满脸疑惑地问:“那什么是日记呀?”
乐迪也问道:“蚯蚓为什么要写日记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对蚯蚓的日记内容有所了解。
这时,沐妍表情非常坚定的回答:“日记就是把自己想记录的事情记录下来。”
小宝也说:“把一天当中的事情记下来。”
乐乐说:“可以记录我今天开心的事情。”
随后我们与幼儿一起回顾了绘本《蚯蚓的日记》,并借助互联网资料了解到记日记的要素。
王泽轩说:“日记要有日期、星期和天气。”
妞妞说:“不会写字,那就画出来。”
多米说:“日记里面可以写自己的事情。”
多多也说:“日记还要写标题,就是今天的主要事情。”
行行说:“我们也可以记日记呀。”
于是,我们与幼儿一同自制日记本,开始了长期的日记记录。渐渐地,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记日记了,慢慢养成了每日一记的习惯,感受画日记、讲日记的乐趣和意义。
我的日记
日记
在《蚯蚓的日记》活动中,幼儿对于记日记有了一定的经验,为了让孩子们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也更好地为幼小衔接做好学习准备,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写日记的活动中来。幼儿每天回家后记录在园生活,并和爸爸妈妈交流,请爸爸妈妈用文字进行补充与解说,在此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兴趣、经历与想法,感受幼儿的快乐时光,为幼儿进入小学后的读写活动打下基础。快乐学习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的知识层面。
活动七: 蚯蚓的邻居
孩子们在寻找蚯蚓的过程中,他们还有另外的发现。妞妞告诉大家:“上次我和妹妹在幼儿园里没有找到蚯蚓,但是发现了蚂蚁和西瓜虫,还有树根。”
“那还会不会有其他的邻居呢?”希希疑惑的说道。
于是我们再次进行了寻找,大家争先恐后的分享着自己的发现。
若妍兴奋的说:“我在下水道口发现西瓜虫了!”
文欣也温柔的说:“还有树根落叶,小花小草。”
多米说:“乐乐哥哥,我们用笔和纸把蚯蚓的邻居记录下来吧。”大家纷纷分小组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了下来,回到班里进行了分享。
王泽轩首当其冲的介绍着:“我们组发现了土壤,石块还有水。”
铛铛说:“我们组要补充一下,我们刚才还有一个惊奇的发现,就是发现土壤里隐藏了一些垃圾,有透明胶带还有零食袋。”
兜兜说:“我知道了,蚯蚓的邻居有西瓜虫、蚂蚁、蜘蛛,还有树根落叶以及小花小草,还有土壤、水。”
景天说:“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空气,蚯蚓要呼吸。”于是,我们与幼儿一同总结:蚯蚓的邻居有三个种类,动物类,植物类还有其他。动物邻居有西瓜虫、蚂蚁、蜘蛛、蜈蚣等;植物邻居有树根落叶、小花小草等;其他邻居有土壤、水、空气和阳光。
01 寻找
02 记录
03 分享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蚯蚓的邻居》活动中,幼儿通过寻找-记录-分享的方法清晰的了解到蚯蚓的邻居,其探究力以及表达、倾听能力得到了提升。作为教师,我们始终支持幼儿的想法,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做好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活动八: 我会垃圾分类
在寻找蚯蚓的邻居时,幼儿发现了土里有垃圾,一边寻找垃圾一边讨论交流着。
这些垃圾会污染土壤吧!
还会伤害到蚯蚓、蚂蚁、西瓜虫和花草树木。
那我们把土里的垃圾捡起来扔垃圾桶里吧!
那还会有人乱扔垃圾的。
垃圾不能乱扔哦,要垃圾分类。
垃圾怎么分类呀?
小宝举起手说:“我知道,玻璃瓶也可以放到可回收垃圾桶。”
王泽轩补充道:“香蕉皮、鱼骨头也属于厨余垃圾。”
还有其他垃圾,包括卫生纸、纸尿裤、橡皮泥、包装袋、水彩笔、木块。”铛铛说道。
贾文欣也小声嘟囔道:“体温计、不用的电池是有害垃圾。”
琦琦说:“老师,我还是不知道怎么扔垃圾。”
于是我带领幼儿一起了解了不同颜色垃圾桶以及常见物品的分类。
幼儿还为班里的垃圾桶做了标识。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标识做好后,幼儿使用剪刀、胶带将标识粘贴在垃圾桶外,垃圾分类的小火苗在这一刻开始萌生了。
学习与发展
学习品质:在《小小蚯蚓》蚯蚓课程活动中,教师不仅尊重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对蚯蚓的兴趣自由地“飞一会儿”,而且在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表达、思考和提出问题,在尊重、跟随幼儿的兴趣和思维过程中,让幼儿参与的每一个活动,将兴趣从关注蚯蚓本身转移到探究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走向深度学习。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事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健康:《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帮助幼儿发展其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等基本能力,因此在“一起找蚯蚓”活动中,教师引导并鼓励幼儿使用铲子等工具,在草地上挖土寻找蚯蚓,从而锻炼了幼儿的手部动作以及灵活协调。
语言: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在《蚯蚓的日记》绘本中,幼儿对绘本中的图片和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了绘本中的故事内容,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倾听能力。
社会:在活动“我认识的蚯蚓”中,幼儿能主动积极地与父母、同伴讨论关于蚯蚓的爱好、习性以及生活习性,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从而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科学:在“一起找蚯蚓”活动中,幼儿不是盲目的寻找,而是根据蚯蚓的习性、生活环境等经验进行寻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找到蚯蚓,并把它带回教室观察。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比较等方法,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艺术:在“蚯蚓长什么样”活动中,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对蚯蚓的认知进行了呈现。通过动手制作,绘画和手工捏、搓、团圆等技能也得到了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总结与反思
1
优点
在以蚯蚓为主题的课程活动中,课程来源于幼儿的兴趣点,是孩子之间真实的学习、探索、模仿的过程。孩子们在活动中,提出问题,也能大胆想象、猜测,将自主权还给了孩子。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到了蚯蚓的结构、日记里的生活、日记的要素有哪些等,在合作学习、探索发现的过程中,逐渐习得新经验。
2
不足
对个别幼儿的关注度不够。由于大多数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会较为关注小组整体的状态,而对个别参与度较低的幼儿关注不够。
3
反思与改进
幼儿个别化指导需要加强:需要对不同孩子的兴趣和能力水平给予更多的个别关注和指导,以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五大领域覆盖不全面:活动开展中有领域上的缺失,科学领域的课程较多,需要均衡分化。
家园合作需要继续深化:未来可以进一步强化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更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更有力的教育支持。
❤❤❤END❤❤❤
成长,从每一次发现开始
单位|沣西新城第三幼儿园沣未3班
作者|刘娇 刘媛 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