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线 挺直脊梁
昂起头 耸立九天
看我的故乡
不卑不亢 神采飞扬”
刚刚,总台蛇年春晚
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
以2024年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
为创作灵感
结合凤凰传奇组合铿锵有力的歌声
让无数网友穿越时空
眼、耳、心沉浸式走近“北京中轴线”
领略千载流传的中式美学
北京中轴线,一条始建于13世纪,成形于16世纪,全长7.8公里的城市景观序列。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故宫、景山,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天坛、社稷坛,古代城市管理设施钟鼓楼、永定门,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天安门,居中道路遗存万宁桥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
闻名世界的文物古建鳞次栉比,蔚为大观。从历史古迹到现代建筑,从胡同民居到文艺园区,京城的壮美和历史的韵味都浓缩在其中。
△12个古建筑测绘图: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大殿、太和殿、祈年殿、独乐寺观音阁、正定兴隆寺摩尼殿、钟楼、鼓楼、正定开元寺钟楼、光岳楼、曲阜孔庙奎文阁、奉国寺。 △斗拱及榫卯——大斗拱:营造学社,八铺作斗拱;小斗拱:营造学社,四、五铺作斗拱;榫卯:有代表性的榫卯结构样式。
幕后的创作主体——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团队,与总台导演团队共同策划、创作的节目《栋梁》,以梁思成先生的古建筑测绘手稿为线索,围绕蕴含古代匠人智慧的榫卯结构,以及宋代李诫的建筑巨著《营造法式》,结合虚拟现实与数字孪生技术,展开了中国建筑叙事。
栋梁,既是实体意义上房屋最高处的水平木梁,中国建筑结构是梁先生一生在关注与研究的内容。同时,中国人也会将“栋梁”引申为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梁思成先生说,“建筑是一切人类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最耐久的一类”。
1932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成回国后,梁思成与妻子林徽因一起,开始在国内调查中国的古建筑。在当时的动荡与战乱中,他们踏遍了全国15个省200多个县,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测绘、拍摄了两千多座唐、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古建筑遗存。
他们每一次考察完,不仅撰写考察报告,还对所发现的古建筑,制定出相应的保护、修葺方案,让世人认识到了许多淹没于荒野中的古建筑的价值。
2025年,《栋梁》的视觉设计以创新手段将中国传统古建从立面到剖面再到立体进行层层创作。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教授表示,节目妙用建筑学里的“剖面”,带领观众“剖”开中国古建筑的实体,从而展示结构之美,揭示它背后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设计团队表示,节目能够达到的效果是:当观众在任何一帧暂停,呈现的建筑信息都表达得精准、出处真实。
这档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不仅是对中国古建筑美学的礼赞,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传统文化复兴与时尚创新表达。
今天春晚台下有一位特殊的观众,她是梁思成先生的外孙女于葵。“让中国传统古建筑走向世界,是外公的夙愿。”听着凤凰传奇的演唱,于葵仿佛再次走进了外公当年测绘的古建筑之中。“其实外公当年也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他说建筑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韵律,一窗一柱地排列过去,就好像是四分之二拍(强-弱)。”
“走中线 挺直脊梁
昂起头 耸立九天
看我的故乡
不卑不亢 神采飞扬”
刚刚,总台蛇年春晚
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
以2024年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
为创作灵感
结合凤凰传奇组合铿锵有力的歌声
让无数网友穿越时空
眼、耳、心沉浸式走近“北京中轴线”
领略千载流传的中式美学
北京中轴线,一条始建于13世纪,成形于16世纪,全长7.8公里的城市景观序列。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故宫、景山,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天坛、社稷坛,古代城市管理设施钟鼓楼、永定门,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天安门,居中道路遗存万宁桥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
闻名世界的文物古建鳞次栉比,蔚为大观。从历史古迹到现代建筑,从胡同民居到文艺园区,京城的壮美和历史的韵味都浓缩在其中。
△斗拱及榫卯——大斗拱:营造学社,八铺作斗拱;小斗拱:营造学社,四、五铺作斗拱;榫卯:有代表性的榫卯结构样式。
幕后的创作主体——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团队,与总台导演团队共同策划、创作的节目《栋梁》,以梁思成先生的古建筑测绘手稿为线索,围绕蕴含古代匠人智慧的榫卯结构,以及宋代李诫的建筑巨著《营造法式》,结合虚拟现实与数字孪生技术,展开了中国建筑叙事。
栋梁,既是实体意义上房屋最高处的水平木梁,中国建筑结构是梁先生一生在关注与研究的内容。同时,中国人也会将“栋梁”引申为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梁思成先生说,“建筑是一切人类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最耐久的一类”。
1932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成回国后,梁思成与妻子林徽因一起,开始在国内调查中国的古建筑。在当时的动荡与战乱中,他们踏遍了全国15个省200多个县,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测绘、拍摄了两千多座唐、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古建筑遗存。
他们每一次考察完,不仅撰写考察报告,还对所发现的古建筑,制定出相应的保护、修葺方案,让世人认识到了许多淹没于荒野中的古建筑的价值。
2025年,《栋梁》的视觉设计以创新手段将中国传统古建从立面到剖面再到立体进行层层创作。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崔冬晖教授表示,节目妙用建筑学里的“剖面”,带领观众“剖”开中国古建筑的实体,从而展示结构之美,揭示它背后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设计团队表示,节目能够达到的效果是:当观众在任何一帧暂停,呈现的建筑信息都表达得精准、出处真实。
这档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不仅是对中国古建筑美学的礼赞,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传统文化复兴与时尚创新表达。
今天春晚台下有一位特殊的观众,她是梁思成先生的外孙女于葵。“让中国传统古建筑走向世界,是外公的夙愿。”听着凤凰传奇的演唱,于葵仿佛再次走进了外公当年测绘的古建筑之中。“其实外公当年也是一名音乐爱好者,他说建筑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韵律,一窗一柱地排列过去,就好像是四分之二拍(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