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停止生长时》是赵志明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9篇小说,长短不一,写法不同,很有魅力。
他的魅力在于叙述,倒不是那种技惊四座的叙述方式,而是一种村头老树下的故事感,就像蒋一谈在这本书的序言里所说,赵志明就像一个“说书人”,他信奉的是故事本身。
赵志明吸收了不少传统说书人的方法,娓娓道来,不着急开始,先讲讲背景,烘托烘托气氛。人物跟紧,但不局限于情节,有时候还会岔出一句和读者打个招呼,其中的内在逻辑,不重视矛盾冲突,倒很在意因果报应。
读赵志明的故事,很容易找到熟悉的感觉,我们从小就是这么听外婆说故事的,并不一定要有高潮,故事本身就是高潮,而故事本身的高潮,在于传奇。传奇,要不一样,要值得一传,而且要奇。
开头第一篇《渔夫和酒鬼的故事》就是一篇志怪的传奇,讲了一个打猎的和打渔的打赌,赔上了河里一条鲶鱼精的故事。
《万物停止生长时》也是传奇模式,一户人家,两个孩子,老大患了呆小症,长到五六岁的样子,就长不大了;老小则是个健康的孩子,一路长得壮实。这老小待老大很好,但是有一天,老大被当做小孩拐卖了,经过一番波折,最后弟弟找到了哥哥。
传奇故事,有一个习惯,末尾喜欢做一个升华的议论,讲一讲道德。《渔夫和酒鬼的故事》的结尾很好玩,以鲶鱼的角度,讲人的罪恶,殃及池鱼。
《万物停止生长时》以哥哥之不变,来反衬整个乡村的巨变,最后哥哥和弟弟在笛声中,似乎回到重换生机的小时候。
《乡关何处》末尾,借坟山上的老祖宗,来了一次直抒胸臆的抒怀:乡村荒芜,传统不再。
如你所见,这本书中的小说,写得都是农村。而农村在中国文学的脉络里,自有一条隐藏的河流。似乎是鲁迅开的头,凡写到农村,农民的自私、狭隘、麻木总要被着重呈现,非如此,似乎不能深刻。
这一点,赵志明的小说里,也不少见。《头上长角的人》讲得是杨户头可怜的一生,他是王家村唯一的外姓人,六岁时误将老鼠药当做糖给父亲吃了,毒死了父亲,母亲无法接受,外嫁他人,杨户头一个人慢慢长大,全村人都看他不惯,但凡他生活好一点,便预谋着使他倒霉,否则不能平自己心中一口气:这样的人,凭什么比我活得好?于是,杨户头,讨了老婆,被全村男人偷荤,女儿自杀,被污作是他下毒。一辈子,杨户头,没好过过。
这篇小说,叙事很有魅力,一上来,先交代杨户头死,全村人放鞭炮庆祝,再讲杨户头生平不干好事,弑父逼母,卖妻杀女,真是极大罪恶。然后,故事从头说起,我们一早便被剧透的情节“弑父逼母,卖妻杀女”一一落实,但是在后面的叙述中,我们才发现原来杨户头一生都在被污蔑,他才是一个可怜人。
这个故事,很好看,最后还通过杨户头的一封遗书,来反证村民的恶毒。但终究,还是老话题。
有两篇,则不一样。一是《小德的假期》,一是《晚稻禾歌》。《小德的假期》写小德暑假里吊团鱼(甲鱼)的故事,好像没有什么故事,不过是一个暑假罢了,但是读着很有兴味,闻得到暑假的味道。
《晚稻禾歌》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他脱离了描写农村人“劣根性”的脉络,写得仍是青年离家,老人独在农村的现状。但是这个故事,几乎不含道德寓意,或者说不明显,而是讲了一个很清淡的插秧之旅,整体明快,有一种是枝裕和电影的感觉。那一点淡淡的哀愁,也要在你读完之后,才会滑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