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
今年忙的多,读的少,2024嗖地一下过完,对时间越来越没有实感。但是真好,又顺利活过了一年。最近关于生活的感悟是,只要没死,就还活着,只要活着就应该尽可能让自己舒服一点。下面分享是年度阅读十佳,都是今年非常喜欢的书。
01《即使不努力》
关于韩国文学,总有一种直达生活底色的惨白。去年喜欢金爱烂的《滔滔生活》,今年更喜欢崔荣恩的这本《即使不努力》。冲着书名去看的,“生活本身已经很艰辛了,没有时间做那种缥缈的美梦。”
仿佛是一些丧气话和丧气生活,但是行为非常的克制与优雅,继续没有过分抒情大书特书意识流的感慨,不过是几个短剧,几个词就轻描淡写出复杂和幽微。冷漠是对自我的保护,释然是对自己的放过。如鲠在喉的许多细节,到最后,即使不努力遗忘或者惦记,也不会觉得刺痛。是一本非常淡又非常柔软的书。
02《熊》
一本非常冬天的末日童话,也是在初冬翻开的这本书。当世界只剩下女孩和父亲两个人,当世界最终只剩下女孩一个人类。没有英雄主义的披荆斩棘,也没有主角光环的幸运。
书里说,“凡事皆有尽头。而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直到最后。”
故事里过了一个艰难的冬天,世间仅存的父女一起跋涉想去看海,然后父亲在途中外伤感染去世,留下了女儿一个人。“因为睡眠是我所知道的唯一的安慰”。没有观众品鉴,也没有外力对抗的时候,人类的情绪有了更多自然起伏的空间。可以悲伤,但不需要表演悲伤,不需要拒绝悲伤。当全世界只剩下一个人类,世界一如往常。然后她逝去,世界再没有一个人类了。像人类灭亡之后,又如人类诞生之前。
03《我用中文做了场梦》
看过不少中国作者写自己在国外旅居生活的体验,看外国作者用中文写自己在国内的经历,突然有了更多元的视角,去看眼下生活的这个地方。他去做老师,也去做群演,去大学里教课,去刚认识的人家里喝茶,跟富二代去逛展会,也去万宁久住,去见网友,还跟着陌生人回家过年。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生活里处处是风险,但是事实证明,也未必就是全员即恶人。他在中国的这几年,也是国内最激变的几年,但随遇而安再自得其乐,看着他的生活一点也不缺乏新鲜和热情,就觉得好像自己也可以,更多的去经历,去体验,去表达,去记录一些真实的感受,先对自己坦诚。什么时候能对自己真诚,什么时候就可以拥有自由,而自由随时会发生。
04《量子力学怪也不怪》
如果一直读文学的话,会有点消化不良,于是也会偶尔看看理科书。正经科普读物里,也有写给外行看的书。书里写了海森堡、写了薛定谔、写了爱因斯坦、写了波尔、写了费曼,写了量子物理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然后依旧充满了许多的问号和猜想。
“我希望你能接受大自然本身的样子:就是荒谬。”说这句话的人是理查德·费曼。“接受量子力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接受了另一种与经典观念截然不同的实在观。”如果非要说看完之后有什么跳脱出物理学和科学的思考,于我个人而言,大概就是对信息的理解,我所接受到的信息,构成了我所感知的世界。而我能接受到什么信息,取决于我如何向身边的一切发问。如果所有可能的事情都会发生,我也许可以试着问出一些更好的问题。
05《妥协社会》
“其实,真正让人痛苦的恰恰是漫长而无意义的生命本身。无聊感其实不是别的,就是溶解在时间里的痛苦而已。”存在就没办法拒绝生命本身。韩炳哲这本书很短,提供一种看待现象的角度,看到了这个 “以痛苦为耻”“让痛苦保持缄默”的社会。但是,似乎全世界都在喊痛,每个个体都在囔囔着“疼”。当我们说“不想吃苦”的时候,大概率只是因为,这个苦背后对应的也不是真实,依旧是虚妄和疲倦。人没有办法为了迎接一种倦怠而忍受另外一种无聊。
06《埋葬一条金鱼》
遇见金敏喜之前的洪尚秀,说他喜欢拍可爱的东西。他电影里有一种特别的节奏与叙事,让人发现隐藏在普通日常下的幽微与敏感。那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东西,是语言之外的真实存在。
“洪尚秀的电影展现的是已言说之事与未言说之事,省略与过度”。经常在那些莫名其妙的排列组合里看见了一些幽默,一些拘谨,一些深思熟虑,一些自以为是。但那不是故作松弛,不是按头说教,不是欲拒还迎,不是任何技巧性的赋比兴,就是纯粹的生活本身的能量。
07《茫然尘世的珍宝》
遇见黎戈老师的书很久了,每每有新书都会买回来。时间过的真快,在一些稀里糊涂琐碎的日常里,在那些仍然想为自己留出时间又因为爱和本能想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与相处里。跟着黎戈老师买了不少童书,也跟着她往前走,我真的太感谢远方有这样“亲近”的一个人,有这样一种记录,描绘着普通人的生活,记录着普通家庭的亲子日常。不激烈也不drama,没有那些撕心裂肺的爱恨情仇,有生活的起伏,无精神的哀怨,用一种特别稳当的步调,应对着生活里所有的日常,又不放弃对美的好的爱的耽溺。
08《天珠传奇》
一本书断断续续地翻完,作为一个看书握笔热爱划线的人,也很难在全本里找到一句浓缩的“金句”出来,最后只能还书一个干干净净的清白之态。在这个碌碌的世界里找到了另外一些活法,不是为了别具一格的标新立异,就是保持活着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些吃斋又饮酒,赌博又读博的不羁感,就好像没什么正经事需要做,但是庄庄又都能是正经事让人一头扎进去。世界就像那个汉学图书馆里的读书卡片,但凡未销毁的,都又误导性和诱惑力,埋头扎进一个细枝末节,就是一生的天大地大。
09《台北人》
台北人,台北女人。合上书之后,脑子里有印象的几乎都是白先勇先生笔下的女人。实在是很会写女人,那些风情与娇媚,那些柔韧与忍毅,似乎糅合着旧时代所有的古雅情致,往新生活里浸散出温润的质感。女人是具象,是过去世代里锦上添花的花。是每个时代里再具体不过的“景致”,是时间和社会的表象。时代是锦缎,她们能开出富贵之花,时代是残布,她们也能努力开出色彩。在过去的时代里,她们大都只能是复杂社会的承受者。无论“男人们”在外面把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模样,她们都得被动承担。享受荣华,也承受恶果。但是又随时保持体面,妆点着世间,成为风景,成为时代的代名词,她们收纳着世间,一个人就是一段缩影。
10《艾比斯之梦》
都在说AI,很喜欢这本科幻小说《艾比斯之梦》,原著日语小说写于2005年,算是近20年之前的小说了。20年的时间,科技会巨变,人类社会超速发展,但人心和脑变的速度可太缓慢了,慢到几千年来,还是一样的缺陷。于是AI们说,所有的人类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AI是学习着人类的逻辑诞生的“新物种”,人类应该相信自己逻辑的完备性,哪怕除了“圣人”之外,凡人并不都能做到,但至善的答案早就藏在了人类文明里。人类的悲剧从来不是没有正确答案,而是败于那些欲望的阴暗面。无造物主、无我、无常,当我们摒弃西方的宗教神学观点,AI即人类智慧的集大成者,那便是佛。佛会伤害众生吗?不会,佛会理解,佛会接纳,佛会善待,佛会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