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推送里提到有一篇文章还没有写完,今天就把它写完吧,分享一本刚刚读完的书。
一本很小的书,两百多页,薄薄一本,名字叫《自伤自恋的精神分析》。作者斋藤环是日本著名的临床心理医生,也是筑波大学的教授。
这不是那种理论性特别强的书。它只讲一个问题,就是“自我伤害式自恋”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应对。
01
看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斋藤环是谁,完全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的。
一边自恋,一边又自我伤害,这听起来有点矛盾,但确实普遍存在。一个很典型的状况就是“高自尊低自信”。
他们常常会自我贬低,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似乎只有在自我攻击的时候,才能感到安全。就像作者说的那样,自我否定其实也有自我控制的一面。
事实上,我自己就常常陷入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这并不一定符合事实,却是真实的心理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呢?
斋藤坏的这段话,很有启发:
“他们并非不够自爱,而是有着强烈的自恋。理由之一是,他们时刻在想着自己,或在思考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无法停止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始终把自身放在思考的最中心。如果这样的话,这意味着他们对自己有过于强烈的关心,即使是负面的,否定形式的关心,也毫无疑问属于自恋的一种形式。”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自恋并非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作者多次指出,“自恋是我们活在世上不可或缺的情绪,甚至是健康的标志。承认并栽培潜藏在每个人心中的自恋,比浅薄的‘自我认同‘要好的多。”
但,自伤式自恋显然不太健康。不过,即使是这种自伤式自恋,也根本谈不上“病态”。
没有那么严重,但确实会有一些弊端。比如,在人际关系方面,一个过分贬低自我的人,会疏远人际关系。因为他们心里会觉得,这“肯定会给对方添麻烦”。
02
那么,自伤式自恋是怎么引起的呢?
引起自伤式自恋,可能来自己家庭创伤,也可能在学校或职场被长期霸凌,在校园权力等级中被定位为底层。总而言之,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获得足够的支持。
根据科胡特的观点,人的自恋发展的最终理想条件,是自体能在青春期和成人期里得到持续性的支持。“特别是在青春期,哪怕只有一个人无条件的支持你,也极其重要。”
除了个人的经历,作者也分析了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两个点,很值得深入思考。
其一,是新自由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一点,上野千鹤子之前提到过。总而言之,在新自由主义的观念下,年轻人被要求完全为自己负责,不管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不要去找别人,不要怪社会,都是你自己的问题。
这会让人过分内缩。在日本,现在的年轻人对抗社会的情况变少了,他们呈现出非社会化的倾向,处于“从对抗社会到疏远社会”的转变中。这好像不只是日本,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其二,是心理学成为潮流之后的“认同成瘾”。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心理学成为潮流,人们渴望追寻自我,渴望得到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身份的确认”。
作者指出,现在的年轻人,不太擅长自我认同,无法把自信建立在自身才华、技能、业绩或社会地位等客观依据上。这些原本构成自信的要素,现在却需要先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扬,才能转化为自我认同。
现在,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基础建设,这种认同成瘾更为普遍,所有人都活在“注目”和“点赞”的环境之中。他人的认同成为很多行为的动机,这会给人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人们对于“撤销认同”也容易过度敏感。
03
那么,要怎么改变呢?
事实上,作者首先要说的是,不一定非要克服。
因为,自伤式自恋没有那么强的破坏力,虽然它可能会降低一个人的幸福度,但它并不会损伤这个人的欲望和生产能力,未必会降低一个人的社会性功能。
所以,与其完全克服自我伤害式自恋,不如与其适度共存。
在这里,作者甚至特别强调,不用过分追求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就是完全的做自己。越是自我认同感强烈的人,反而未必能创作出作品。因为创作,其实很多时候都来自于部分的不满足。他举了自己的例子,他也常常在痛苦的状态下完成了约稿,反反复复。
他说,人类的情绪总和基本上是恒定的,高幸福度和自我认同感无法永久持续。即使你得到了一份很喜欢的工作,很快也会习以为常。归根结底,自我认同感和幸福感总是上上下下,循环往复。自我认同只是自恋的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一定紧随着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这才是人之常情。
当然作者最后还是举出了一些如何缓解自伤自恋的方法,这里就不多提了。它其实并非是一本方法论的书,就像作者说的,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唤醒。让你对此有所察觉,心中注意,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自信这种东西,只能如雪一样无声无息地在时间中慢慢积累。”
Ps.最后,作者在全书最后的话,或许会给你一些正面的能量:
自我伤害式自恋不是疾病,也不是性格异常或认知偏差等问题,只是有人对自身的惜恋方式走入了迷宫。
承受这种痛苦的不仅是你一个人,人数可能远比你想象的要多。此处重要的是,这种痛苦并不是根深蒂固、无法解决的,而且我们已经看到了清晰的起因、机制和解决方向。
许多受困于自我伤害式自恋的人试图通过自我否定、自我批判以及与他人比较的方式来改变自己,但可惜的是,这样做反而会让你难以摆脱“失败的自己”的人设。相反,正是“想要做自己”的欲望,即正视自恋,会给你带来成长和成熟等更好的变化。请善待、体谅和同情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