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看了《好东西》。
这是邵艺辉导演继《爱情神话》之后的第二部电影,目前豆瓣评分9.1,应该可以预定今年最佳电影了。
之前的《爱情神话》我很喜欢,有几个关键词:城市,喜剧,中年,爱情。
《好东西》依然城市、喜剧,不过中年和爱情在这部电影里没有了。主要人物也从上海本地人变成了新上海人。宋佳演的铁梅是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女儿搬到了一个老居民楼里,隔壁邻居是乐队主唱叶子。主要故事和人物关系,就围绕着她们三个人展开。
空间,依然是比较文艺生活的城市空间,住所还是在梧桐区,还是有街坊感的房子。这确实是个问题,如果是那种高楼小区,似乎很难和整个城市空间打通。
喜剧方面,仍然是一部很好笑的电影。
这里的喜剧效果,多是来自话语,很多时候是一种反讽。最突出的例子是一场餐桌戏,赵又廷和章宇,一个前夫,一个“现任”,突然开始雄竞。雄竞的方式,一开始是脱衣服,秀肌肉,但很快转向话语,纷纷表示自己已经受过女性主义洗礼,于是赵又廷贡献了经典台词:“你看过几本上野千鹤子?”
这本质上还是男性说教,把知识作为一种资本来炫耀,和秀肌肉是一个意思。
不过这个反讽,确实需要你至少得知道上野千鹤子是谁才行。所以,这可能确实是一个障碍,主要依赖话语的电影,需要熟悉这一套话语体系的观众才能共享。
关于这部电影里的男性人物,有人批评说过于悬浮,不过,也有人说,这不重要,因为过往的电影中很多女性角色也是悬浮的。这要看你怎么看这个电影,如果你把它看作是现实主义电影,它可能就悬浮了。但它不是那种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
铁梅除了是单亲妈妈,她还是一个前调查记者。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记者是干不了了,只能去做公众号主编。
公号有一个选题,写单亲妈妈。一般的视角,是要去写典型,要么是悲惨叙事,要么是成功叙事,铁梅都不喜欢。她希望开创一种新的叙事,单亲妈妈不一定很惨,也不一定非要做到如何成功才行,她并不一定是弱者,她可以有自己的工作,展开自己的生活,同时,她也有自己的烦恼、挫折,这些困难也许没有那么大,是那种啮齿性的撕咬,但它们真实存在。
在电影中,铁梅就这样写了自己的生活。结果被网友骂惨了。电影中没有展示具体的文章,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这样一篇文章发在现实的账号中,会有什么反响?
往外看一层,邵艺辉就是另一个铁梅,或者说铁梅是邵艺辉的传声筒。她的这部电影,也是一个新的叙事尝试。她没有重复苦难叙事,没有去写一个悲惨的单亲妈妈的故事。而是展开了一个新的叙事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女性拥有充分的主体性,男性处于从属地位。它不一定是现实,而是一种观念的反映。
这里面有一种新的自信,或者说——不自怜。
就像茉莉说的,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有什么可怜的。
不自怜,不落入旧的叙事,开创新的生活。这确实很难得。也很值得鼓掌。
除了女性如何生活。电影中还有一个主题,就是如何表达,以及是否要表达。
茉莉在学校里被安排了一个“观众”的身份,在合唱团表演的时候,在底下鼓掌。为此,铁梅准备给她找个特长,最后定下学打鼓。在最后表演之前,茉莉不敢出来。她很紧张,害怕在台上出错,害怕被人批评。
这其实还关联着铁梅写的那篇文章。为什么要写呢?表达可能会得到正面的反馈,但也可能会引发骂声。做个观众,闭嘴不言,不要上台,是最安全的,不好吗?
这恐怕也有导演的自况。尽量还是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不一定是看起来酷的,容易获得掌声的,更重要是与自己相契合的,真诚的话。
最后,虽然演出挺成功,但茉莉并没有继续打鼓,她其实更喜欢写作。这很好。
Ps.整体而言这部电影还是很有意思的。比较可惜的是,与前作相比,似乎话语的部分更集中,但那种微妙的流动的氛围,反而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