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早的城隍庙

旅行   2024-09-16 11:00   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如今说起城隍庙,人们想到的都是老城厢方浜中路那个城隍庙,但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她。相传,城隍是道家保护城池的神,同时也庇佑着市民,城隍庙是地方神的祭祀之地,城隍神则多为生前有惠于民的清官良吏,以期其殁后也能为民“御大灾、捍大患”。唐代以来各地皆祭城隍。



淡井庙在哪里?


上海过去有句俗谚:“先有淡井庙,后有上海城”。由此可见,淡井庙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庙。


淡井庙原是一座道教观宇,庙址在今永嘉路12弄内,即瑞金宾馆的南邻。淡井庙始建于南宋末年,当时上海尚未设县,地处华亭县淡井村。淡井庙是上海最早的城隍庙,被人们称为“老城隍”。


淡井庙遗址


宋咸淳年间(1265-1274)上海设镇,淡井庙是华亭县城隍神设在上海镇内的一座行宫。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华亭县升格改为松江府,原来的华亭县城隍也相应晋升为松江府城隍,于是淡井庙又改称为松江府城隍行宫。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由于上海刚立县,县城的规模并不大,因而县内并未修建自己的城隍庙,城内居民祭拜城隍神是到淡井庙去祭拜松江府城隍神。



据上海县志记载,庙内有一口井,井水味甘,而上海因地处近海,包括地下水的各处水质都普遍偏咸,这口淡水井便被认为“味甘”而甚为罕见,因此这城隍行宫又被称为淡井庙。而且传说这口淡井中的水能治某些疾病,因此在明代初年前,这里的香火甚为兴盛。



水井的传说


关于淡井庙水井的来历,还有一个神秘的传说。当初因为这个地方的神奇,引来“黄浦江神”的垂涎,他想独占这个宝地,于是使尽法术,把黄浦江变成他的铁地盘。但是东海龙王又怎能咽下这口气?带领虾兵蟹将与黄浦江神斗在一起。二人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天帝接到千里眼、顺风耳报告后大怒,立即命令二郎神前去制止。当二郎神赶到时,只见江水滔滔,海水滚滚,早已成为一片汪洋。二郎神一看情势危急,赶忙把手中的三尖两刃枪向水中投去。说来也怪,洪水立即退去,各归各位了。二郎神训令江神、龙王不要再任意妄为,否则必遭天谴。从此这里风平浪静,海与河各就各位,再无争斗。


遗迹淡水井,位于瑞金宾馆大草坪


洪水虽然退去了,但大地一片狼籍。最麻烦的是由于江、海的侵袭,老百姓吃水的水源受到污染,水又咸又苦,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纷纷烧香祈求菩萨保佑。观音菩萨念百姓心诚,将莲花宝座丢下凡间,并念动咒语,莲花宝座降落之地为神灵之所,必出神水,以养生灵。宝座随风而起,腾云驾雾,来到今上海上空久久徘徊不能离开。观音已知天意不可违,这是上苍为黎民百姓选定的吉地啊。她用手一指,旋转多时的宝座,猛然发出呜呜的声音,随即急速下降,只听惊天动地一声巨响,宝座所坠之地形成一口深井,深不可测,水清澈无比,甘甜润心,井口还不断冒出丝丝缕缕雾气。



城隍神



据传,华亭县城隍庙内供奉的城隍神是汉代刘邦的大将纪信。由此,淡井庙内供奉的城隍神亦是汉代刘邦的大将纪信。明朝开国后,于洪武二年(1369),诏封天下州县城隍府神为显佑伯。


相传上海的城隍神姓秦,名裕伯,字景容。为宋代尤图阁学士秦观八世孙。元时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元末避兵杨州,转徙上海。当时占据苏州的张士诚派人前往招用,为其拒绝。朱元璋亦几次准备起用秦裕伯,秦均称疾不出。洪武初年(1368),初定天下的朱元璋对于秦裕伯隐卧上海甚感不安,即手谕:“……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起,恐有后悔。”秦裕伯只得应召入朝,次年拜待制,旋为治书待御史。洪武三年(1370年),设科取士,与刘基同为京畿主考官。病卒后,葬于上海长寿里。上海绅民奉祀其为城隍神。


就以上推论,淡井庙内供奉的城隍神在1373年后应改为秦裕伯了。



明永乐二年(1404),上海县知县张守约把坐落在县中心方浜北岸祀奉汉代大将军霍光庙的行祠金山神庙改建为上海城隍庙祀奉秦裕伯。淡井庙便算上海城隍在城厢外的行宫,后人称淡井庙为老城隍。



消失不见的佛寺


至清康雍年间,淡井庙由道观而为佛寺。长期来为剃度派传承,后传曹洞宗。庙门原有“宋建淡井庙”石匾。


清光绪二十年(1894),住持正声重建前殿。1914年后,淡井庙所在的地区被辟为法租界,庙前开辟马路,弄堂房屋遂应运而生。淡井庙地区成为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庙中的香火又兴盛起来。


民国时期,淡井庙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古迹”


1932年,住持慧德重建后殿未竣。1937年,由黄金荣、杜月笙等助成。1939年,翻建加高前殿;后住持谷声又续建。后殿为宫殿式木结构两层楼房。中有天井,两旁圆形拱门左右上刻“珠林”、“金地”,庙内有自求堂。庙后园内原有秦知柔墓,久已废圯;有1株古银杏为秦知柔墓前旧物,解放前已枯,20世纪60年代除去。


至解放初,淡井庙占地4.67亩。1958年,华侨胶木工场、淡井庙小学开办于淡井庙。文革中,淡井庙除大佛像等由上海市佛教协会收管外,殿房全部改建。前殿改为上海华侨电子电器厂压机车间;后殿为区淮海少年之家;楼上住居民。



1997年初,庙址被全部拆除。自此,这座上海最早的城隍庙彻底消失。


来源丨上海黄浦档案信息网;百度百科;言衣草-上海历史建筑前世今生新浪博客;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看懂上海


我知道你在看哟~

阿拉老底子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不忘昨天, 激励今天, 走向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