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景俊先生:江都宜陵人,热爱美术、地方志研究,时有作品发表。
关于康熙进士景考祥翰林的传说,有二帝庙、景家茶庵、灰粪港等。这些传说中,宜陵景家垛景家祠堂和大印汪的传说,最是广为流传。景考祥(1698-1778),江都县宜陵景家荡(今宜陵镇双桥村)人,1713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官、文颖馆提调官,提督陕甘全省学政。康熙帝曾手书“尊训堂”三字额及“兴贤遵昔轨,崇文育群伦”五字联赐之。在翰林院大学士任上,曾为乾隆之师,有“御师”之称。景考祥自幼随父宦学于外,但一直有着浓浓的家乡情结。他兴建的“二帝庙”,庙址在今宜陵镇南许桥村附近,其时香火鼎盛,高僧云集,四方香客慕名而至,住庙僧侣多时达百余人,最为有名者为松影法师,据说后来成为镇江金山寺住持。景考祥一心为乡民谋福祉,在家乡设建景家茶庵,地址在大桥与宜陵交界处的许家庄附近。据咸丰六年(1856年)重修茶庵时所作《古茶庵记》及《景氏家谱》云:“景家荡之东隅,有古居数椽,岑楼百尺郁然。林树竹木丛生,禽流飞鸣,梵音幽辟,当南北冲衢之路,为往来歇足之区,额之曰景家茶庵。招僧住持,有楼岿然,用以奉佛,有亭翼然,兼以施茶,结香火之因缘。康乾嘉道,均重修焉。”茶庵建立后,景氏后人一直负责打理修缮,为乡民及南来北往的行商过客免费供应茶水,默默奉献二百多年之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景考祥还为家乡开凿灰粪港河道,打通了里下河至宜陵至砖桥至张纲至长江的水上通道,极大便利了船只往来和商品流通,缓解了里下河地区的洪涝灾害。景考祥开凿河道时,有奸佞告发说他私开河道,他便向朝廷说明,开凿河道是为了便于里下河民众将灰粪等农肥用船只运往宜陵、张纲及长江口岸交换农产品,既方便民众生产生活,又缓解了水涝旱灾。经朝廷同意后,遂将河道命名为灰粪港。历经近三百个春秋,当地民众至今仍沿习旧称。晚年的景考祥归隐家乡景家荡,受朝廷恩泽,设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下马碑及景家祠堂和景府翰林院,院前院后有景家花园,四季花开,绿树常荫,珍稀名贵花木繁多。院西北有灰粪港河岸码头,主要用于来往船只卸运商品及行商过客歇足。码头北岸辟有养马场数十余亩,养有良马百余,其时商贸繁华,名闻十里八乡,不失为扬州东郊一处名胜佳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家乡归隐的景考祥接到一道口谕,召他进京编修《四库全书》(民间也有说是乾隆召恩师进京颐养天年),年迈的景考祥遂起身坐船北上,途中想起乾隆幼时调皮,自己曾用戒尺打过他,遂生惧心,害怕降罪,吞食鹤顶红自尽。前些年,有红学研究者认为景考祥与曹雪芹家交往甚密,私藏有朝廷禁书《红楼梦》,生怕被发觉秧及族人,而不得已自尽。此说还例举了靖本《红楼梦》封条残迹所拼接二字,恰好为景考祥之号“履斋”,认为靖本原为其所藏,故认为自尽与所藏禁书有关。笔者多年前走访砖桥靖家营后人靖应鵾族兄靖应鹤先生。靖先生说,靖家为北方旗人,负责漕运,有一年漕运船只在长江口因风高浪急不慎翻船,运往宫中物资全部沉入江中,害怕朝廷问罪,就逃到了江都东乡隐居,算起来也有二百多年了。靖先生还说,靖本《红楼梦》确有此事,早年已被族人去南京工作时带到了南京。至于靖与景是否同姓,他表示没有听说过。乾隆得知恩师去世的消息后,谕旨扬州府厚葬于景家祠堂墓地(今宜陵双桥村东),还专门派人在墓地前方开凿湖泊,建有方形小岛,小岛约三五亩,远远望去,似镶嵌在湖泊中央闪闪发光的金色官印,故名“大印汪”。“大印汪”周围景优境美,绿树成荫,四季繁花似锦。岛上建有祭拜的丈余米亭台,岛河之间建有“蟒袍玉带”桥,桥长数百米,由数千个精工特制的直径约二三米圆形石磨及石墩和石鼓石柱砌建而成,藏有金盘玉碗等奇珍宝物。据当地村民说,每逢喜庆之事或荒灾之年,只需到岛上焚香祷告,便有玉碗金盘食物什品等供民众使用。如今,在当地仍流传“印子汪鲤鱼祭祖”和“鱼过千张网,难过肖家一河罾”及“鲤鱼坟”等传说。据传每年春夏之交,清明时节,都会有成群结队的鲤鱼从灰粪港沿河而上,游往大印汪景家祠堂祭拜先祖。当游到肖家庄附近(今花荡忠诚村肖家组),会被一个长白须髯老渔翁的捕鱼扳罾捕获,鱼儿们眼泪汪汪地哀求:我们千里迢迢,穿过了上千张渔网,历经千辛万苦,是从这儿前往印子汪祭拜景家先祖的,前面就快到了!渔翁听说鱼儿是往大印汪祭拜景考祥的,深为感动,并用小米饭喂食后将它们放行。一年,渔翁捕到一条鲤鱼,剖开肚子后,发现鱼肚里有他喂食的小米,知道了原来也是去大印汪祭拜的,后悔不己,就将鲤鱼葬于自家院后,并立鲤鱼坟碑以示纪念。此后每年春夏之交水涨之时,看到有成群的鱼儿经过,捕鱼人就知道它们是前往景家祠堂祭祀的,便不再捕获,立刻放行。这个传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景考祥爱民如子、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在民间深受人们爱戴。关于景考祥的传说,还有许多散失民间乡里,有待后人挖掘整理。可喜的是,如今景考祥的传说已被收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特作小诗一首赞曰:“百里河流灰粪港,茶庵古庙正飘香。台湾妈祖封天后,冬去春来大印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