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作为一名消费者,这个问题总让人觉得沮丧。
把近年中国直播间最亮眼的IP,与劣迹斑斑的直播平台相提并论,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董宇辉打造的人设一直是“文化人”、“知识分子”,
而对于文化人、知识分子,公众多少还是有些期待的。
毕竟,这浓眉大眼的……
“我没有带你去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没有带你去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没有带你看过沉甸甸的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可以让你品尝这样的大米。”
这哪里是在卖大米,分明就是热恋时的呢喃嘛。
“爱需要表达,而且爱要尽早表达,不要害羞,你字里行间那么的心思细密,却在爱的人面前那样的语言迟钝,小时候,我们是词不达意,是说不出来,长大之后常常言不由衷,把最糟糕的情绪给爱我们的人……”
这哪里是在卖大虾,简直就是闺蜜间的推心置腹嘛。
卖牛排时,他从多汁的“juicy”,再到调料在英语中叫“seasoning",然后附送一段维京海盗的历史科普……
据说,卖货是副业,讲课是主业,用双语直播,做“文化带货”。
有粉丝甚至抛梗“退出董老师的直播间像逃课”。
故事与情怀。
“我就是一个农民的孩子,或者如你我一样在大城市努力奋斗的年轻人。”
“大家喜欢我,是喜欢另一个平行时空里的自己一一吃了一些苦,熬了一些夜,懂了一点道理,然后在镜头前落落大方地跟别人分享。”
人们管这种叫“知识分享”。
于是,据说市场逻辑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张力再次显现,商业化的逻辑阻碍了董宇辉作为知识分子的自我表达和价值实现。
董宇辉也有意无意在希望挣脱商业化的标签。
“对于一些网友出于知识付费的购买行为,我感谢大家对我和同事们的‘心疼’,如果第一次是为了情怀而买单,希望第二次是因为我带的货好”,
在一些综艺或访谈中,他说,
“不想说1、2, 3上链接,内心抵触”,
“抗拒卖东西”,
“不想绞尽脑汁掏空消费者的钱包”。
甚至像任性的知识分子般情绪化抵触流量,清空微博。
没有证据显示,这些言行是经过精心权衡和算计,但从实际后果来看,它们都毫无例外会被董宇辉背后的“丈母娘”们看作是知识分子情怀的觉醒,或者对传统知识分子身份的坚守。
也就是说,哪怕看起来很情绪化的行为,它背后隐藏的依然是直播平台造星系统工业化流程的秘密:
强化IP的人设,增强粉丝的粘度和忠诚度。
图源:张玲,余众:《直播带货互动仪式链的话语维系研究一一基于董宇辉直播话语文本分析》,《新媒体研究》2023年第5期
不该忘记,董宇辉与马保国一样,都是直播平台造星系统工业化流程下的一个“产品”。
董宇辉的个人签名是“曾经是老师,现在是售货员”。
既然明确自身身份与定位,作为“售货员”怎么会“抗拒卖东西”?
像储殷教授一样认为董宇辉的知识储备不过是停留在《读者文摘》的水准,不重要;
小作文风波中,文案哪怕不是董宇辉自己写的,也不重要;
把“羽扇guan(纶)巾”读成“羽扇lun 巾”更不重要。
粉丝们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心灵鸡汤、情绪价值、情感投射。
而只有粉丝,才会为主播的个人魅力、身份认同感和商品质量埋单,甚至会为他“打抱不平”。
“丈母娘”们与董宇辉的连接是坚强还是脆弱,目前不得而知。
但是,作为直播带货的主播,始终还是需要回归商业逻辑,故事与情怀,不可能长久当饭吃。
品控,依然是直播带货的重中之重。
李佳琦、辛巴、罗永浩等都曾栽过跟头。
董宇辉能豁免吗?
对董宇辉来说,他要稳住自己的人设,远比前科累累的“三只羊”面临更多的挑战。
本次澳门葡记月饼风波与香港美诚月饼几乎一模一样。
注册地在澳门香港,有商标授权,甚至像香港美诚月饼一样,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背书称过程合法、食品检测无问题。
说白了,这是行业内的常规操作。
也就是套路。
碰上“三只羊”那样的套路,消费者也许内心会自认倒霉。
也的确必须承认,这样的平台屡番曝出丑闻却屹立不倒,多少显示的是,市场已经丧失了自净的能力。
但,要人们接受一个“不想绞尽脑汁掏空消费者的钱包”、满嘴“情怀”的“文化人”的套路,
董宇辉们恐怕也不得不绞尽脑汁去回答:
自己与“三只羊”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