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州本地某知名自媒体刊发一篇大标题为《希音助力广州10万人就业的项目正式开工!》,文中称:
希音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希音湾区供应链项目”一期近日正式开工。
“投资百亿、解决10万人就业、年出口额超千亿……这些关键词,叠加在一起,让希音深耕中国、重仓广州的决心,清晰可见。”
安抚、示好的拳拳之心,更加清晰可见。
媒体、自媒体文章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巧妙替甲方说出很多甲方想说,但又不好说出口的话。
也许是为了回应之前希音“去中国化”导致的争议问题,对于希音身份之困,该文称,
“像希音这样的企业,是典型的新一代全球化企业,它们与传统的出海企业有很大不同,被称之为‘生而全球化’的一代,其设计生产、供应链等环节都在中国,而它的销售业务从诞生第一天就在海外。
这样的新型企业,很难用原来旧的话语体系去谈论它们,而应该使用新的话语来讲述。”
该用什么新的话语,没说。
但是,我们知道,全球化从来就不是一个新概念。
至少40年前,1984年德裔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莱维特通过《市场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of markets)这一文章重申“全球化”概念后,“全球化”成为了国际热点话题;
2009年,那也是15年前了,品牌大师奈杰尔·霍利斯在《全球化品牌》一书中定义“全球化品牌是超越其文化起源地,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建立密切关系的品牌”而成为经典;
有多少国际品牌,跨国公司,不仅销售业务遍布全球,连设计生产、供应链都遍布全球。
它们IPO时,有没有同样深陷身份之困?
不可否认,中国企业进入欧美资本市场会面临信任、偏见等底层问题,但中国有众多出海的企业,有多少因为“中国身份”被拒之门外?
对希音而言,所谓的“中国身份”,本质上是一个话语陷阱。
当然,它或许是舆论给希音制造的陷阱,希音并不自知。
局外人很难知晓,希音将“中国身份”视为谋求海外IPO的最大障碍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但希音自身应该明白,目前自身遭遇的问题,无论自己是中国公司、新加坡公司抑或美国公司,这些问题都不会自行消失。
也就是说,希音要跨越海外IPO门槛,绝对不是“去中国化”就能解决。
公开信息显示,海外一些秉持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理念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明确表示不会参与SHEIN的IPO。而他们的理由是,投资违反商业道德与ESG治理欠佳的企业,无异于是给自己的未来发展埋下“祸根”,有朝一日可能会因此引发声誉危机。
还有供应链存在“血汗工厂”的问题。英国公共频道 Channel4 曾经播放过纪录片《不为人知:SHEIN 机器内部》,揭示该公司工人在工作时长、薪酬和假期等方面面临的严重挑战。SHEIN 对此提出部分反驳,最终承认了两家工厂存在的违规情况;
非营利组织Public Eye在对「SHEIN」的代工厂进行调查后,指出某些代工厂存在存放易燃物、工人超时加班等问题;
以及,SHEIN的ESG报告被指没有披露更上游的材料供应商合规信息等……
再明显不过,让SHEIN饱受争议的,并非SHEIN的中国身份,而是它的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
无论有意无意,如果纠结于“去中国化”,这很容易让舆论理解为,正是因为希音的中国身份,才是它海外IPO的最大障碍。
这很容易导向欧美市场对中国偏见,而忽略了希音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问题。
问题是,对舆论市场来说,民族主义话语屡试不爽,但对于资本市场,它能奏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