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场思想盛宴,领略行业精英的创新探索与智慧交锋。
主题演讲:银行如何拥抱人工智能
“数智银行家”的四位导师围绕智能金融发展、中小银行数智化转型等方面,发表了高含金量的主题演讲。
李礼辉:数字金融创新的核心是可信任,需从根本上再造底层系统
他强调,实现金融智能体可信任的制度性前提有三句话:一是明确金融智能体的行为边界;二是明确金融机构管理者的决策责任;三是明确金融智能体与金融客户的法理关系。这些问题解决了,才能确保在高度复杂的场景中达到可信任的专业水准。
李伟:数字化转型不是纸面上的“鸿篇巨制”,而是一线工作的“针头线脑”
吕仲涛:智能体有四个衍生方向
杨兵兵:未来每位员工都有望借助智能体开展业务
除了现场导师的精彩演讲,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招商局集团战略发展部、科技创新部总经理江朝阳,上海银行副行长胡德斌,南京银行副行长周文凯等四位学术导师也隔空发来祝福。
圆桌对话一:中小银行的数字化突围与差异化发展
圆桌对话:中小银行的数字化突围与差异化发展
赵卫星表示,数字零售已经到了重新定义的时点,原先主要是助贷模式,但今年下半年以来,大流量入口开始全面开放,这意味着更多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强化独立自主的获客、营销及风控能力。未来10年,民营银行将面临分水岭,届时或将出现基于数字技术的专业性银行,富民银行则可能选取一两个细分行业深耕。
青岛银行首席信息官 杨斌
杨斌表示,差异化是中小银行唯一可行的发展路径,如果说大行是“官府菜”,那么中小银行完全可能做出自己的“特色菜”。青岛银行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努力成为市场上的必需品,在此过程中,就必须弥补资源或能力禀赋的短板。此外,还要持续下沉到真正的普惠领域,并具有不断突破和学习的能力。
陈钦介绍了西安银行利用本地化优势,深度融合政企资源,靠近客户搭建场景的实践。他表示,中小银行要做好经营,就要走近客户,加深对行业、产业的理解,陪着企业进行战略布局。搭建场景不是单纯做金融,而是跳出银行本身的服务,联合本地政府、龙头企业去做一些线上服务,过程中再融入银行服务。
唐山银行行长助理 李凤琳
李凤琳表示,如何深耕本地实体产业是唐山银行的一个重要课题,重点聚焦在优势龙头产业,做供应链金融业务是比较好的创新方向,但会控制该业务占总体授信资产的比重。其次,对行业的授信总额,也会严格控制集中度。唐山银行对公数字化转型重点布局钢铁与港口两大产业。目前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全流程数字化水平非常高,结合其数字化手段,银行减少了供应链金融上下游企业的风险盲点,提高了风险控制的水平。另外,港口业务中运输数据、进出港数据、仓储数据等都是有力的风控抓手。
他指出,在产业数字金融领域,合作伙伴分为三个层次:对于数字能力强于我们的,像国家电网、联通等企业,以及科技公司及大型平台,我们要秉持学习的态度;对于数字化水平与我们相近的一般国企央企,双方应展开资源与经验的交流共享,实现互通有无;至于那些数字化能力尚不及我们的,我们则可输出自身的数字化能力。
圆桌对话二:低息差环境下零售银行的数智化突围
李肇宁指出,银行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可从三个层面推进:一是客户为本。银行做零售业务不能只关心从客户身上赚多少钱,反过来应该想给客户赚了多少钱。如果能给客户赚到钱,银行一定能赚到钱。二是体验先行。怎样用数字化的手段让客户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产品,既符合监管的消保要求,又能以很好的客户体验更快捷的完成业务流程。这些是金融科技的同仁需要共同去做的。三是兼顾量价平衡。在降本的基础上,发挥线上渠道集约效应和规模优势,快速扩大服务的客群,做好流量承接和产品转化,开拓财富产品新客做大蓄水池,让客户更多做交易,最终通过量的增长实现中收的提升。
许云棋认为,当前市场环境下,银行要做的是结构性调整,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合理匹配资源。真正有效的客户分层策略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依据价值进行分层,而非单纯基于规模划分。其二,运用数字化工具,不仅考量客户当下创造的价值,更要预测其未来可能带来的价值,将二者综合评估后再实施分层,为银行资源的高效配置提供依据。
刘俊表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色价值主张是零售客群经营的“魂”,零售客群线上经营的核心是要在有“魂”的情况下,做好四件事。一是围绕“魂”做好内容,为手机银行和各类公域渠道提供合规、有趣、有料、丰富的金融知识、产品、资讯和投资者教育服务,内容可以是图文、长视频、短视频等多样的形式;二是围绕“魂”做好推荐,把金融知识、资讯、产品、服务等统筹起来做推荐,结合合适的场景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体验;三是围绕“魂”做好交互,包括拇指法则等驱动的手机传统交互、文字语音多模态等智能对话类的新交互。四是围绕“魂”做好反馈,包括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进度和质量的反馈、零售群体用户的产品评价反馈等。
邮储银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 刘丽娜
荣耀与情谊相辉映
2019年以来,“数智银行家”人才培养计划已成功举办五届,吸引了 300 余位银行与科技界的行业翘楚。在 60 多位学术导师的指导下,他们激荡思想,探求真知,为推进中国银行业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第六届“数智银行家”将于2025年5月开启,继续以高品质的课程,培养一流的银行家和企业家。欢迎所有有志之士携手同行。
颁奖仪式上,李礼辉、张健华、吕仲涛等导师为荣誉学员及突出贡献学员颁发了证书。
四十人高级金融学院成立于 2018 年 6 月,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发起。自成立以来,学院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教育和专业认证培训的发展模式,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究型高等金融学院和富有影响力的金融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