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发表重要讲话,介绍了下一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与重点,以及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系列措施,释放了重要信号。
潘功胜表示,不久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预期目标、宏观政策及重点工作任务。我们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经济治理的方式。具体而言,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水平,加大财政支出的强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方向。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将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我们将从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补贴支持、创新消费供给、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力,有效扩大消费,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不断完善经济治理的方式,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把握和平衡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良好的法治经济环境,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地方债务方面,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和债务规模都有了大幅度下降,债务风险趋于收敛。为进一步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近期中央决定安排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并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4万亿元,总额10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将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化债压力,降低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方面,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水平已大幅弱化,市场成交水平总体改善。中央已经明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于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这将进一步加快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我们将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多边主义之路,倡导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潘功胜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实施债券通、沪深港通、跨境理财通、互换通、与香港金管局签署货币互换等一系列务实举措,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新动能。下一步将继续全力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体包含以下方面:
我们将支持更多的优质企业到香港上市和发行债券,持续优化、拓展内地与香港在股票、债券、理财、利率互换等领域的互联互通,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比例,为香港的金融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将统筹发挥人民币清算行、货币互换安排机制作用,我们与香港金管局签有8000亿元人民币互换资金的安排,支持香港金管局使用互换资金充实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常态化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央行票据,丰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建立了专门的工作团队,调查、研究、设计相关的政策和产品。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跨境理财通和QDII制度,落实好基金互认优化安排,更好满足两地居民跨市场、多元化配置资产的需求,吸引更多内地和国际资金流入香港,不断丰富香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对冲基金等金融业态,进一步提升香港在全球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的影响力。支持香港金管局推出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在现有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框架的基础上,使用互换资金增设人民币贸易融资流动资金安排,期限为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总额度为1000亿元人民币,为在港商业银行人民币贸易融资提供稳定且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支持推出债券通项下离岸债券回购业务,丰富投资者流动性管理工具,增强人民币债券资产吸引力。后续还将择机推出跨境债券回购业务。 积极支持香港推出离岸人民币国债期货。这项措施对于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全球风险管理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两地监管机构正在通力合作,有序推进相关准备工作。支持债券通债券作为香港金融市场合格担保品。前期,我们已宣布支持境外机构可使用债券通债券缴纳互换通保证金,这项业务将于今天正式上线。后续我们将支持债券通债券作为合格担保品在香港金融市场得到更广泛使用。优化债券通南向通运行机制,支持境内投资者更便利购买多币种债券,并延长结算时间。后续还将有序扩大投资者范围,增加更多托管银行。推动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支持两地居民实时办理跨境汇款,为两地经贸活动与人员往来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跨境支付服务。进一步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参与银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