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号,第一时间了解联盟最新会议资讯
放眼东南亚市场:在变革中寻找机遇
文| 郑宁
近几年,中国的数码企业凭借技术领先优势,纷纷在东南亚市场崭露头角。先行出海企业成绩不俗,不但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惠及老百姓,也推动了整个东南亚地区数字经济的繁荣。那么,在东南亚市场中,哪些国家的布局潜力最大?风险最小?有何注意事项?
哪些东南亚国家最具布局潜力?
东南亚的几个经济体现在正经历腾飞阶段。其中越南和印尼潜力不容忽视,未来几年这两个经济体GDP的增速不低于6%;马来西亚进入了固定投资猛增大周期;新加坡凭借周边国家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不错的经济表现,GDP增长为4%。唯有泰国经济仍然面临结构性的因素拖累,未来几年增速或许不高于3%。
东盟四个潜力最大的国家分别是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在这些地区开拓业务有哪些优势和弊端?日本的贸易组织每年要就这个题目调研数千家跨国企业,今年的结论是:基于人口因素,外资企业特别亲睐印尼和越南市场;同时非常认可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社会,语言能力是马来西亚市场强项,外派人员在该地生活较为安全、舒适。
我在新加坡央行任职15年,介绍一下出海新加坡的优势和弊端。新加坡对数字经济监管理念、条规,以及支持度都非常透明、清晰且可预见。该国政府包括央行非常努力推动科创企业发展,无论是数码科技巨头还是初创企业,都认为新加坡营商环境不错。
新加坡的缺点是市场规模小,因其金融发展比较成熟,老百姓在投融资、支付及电子购物方面痛点不多,所以机遇也不多。反而是人口众多的一些新兴市场,金融体制尚未完全成熟,存在未被现有企业与体制满足的需求,对于中资数字金融企业而言,会是更有发展空间的新兴市场。
调研还发现,外资企业在不同的东南亚国家所遇到的痛点不同。比如,印尼、越南、泰国三个地区的共同点是市场条规不明确,行政手续比较繁琐复杂。我个人认为,对于中资科创企业来说,数字经济条规如果还在酝酿中,还在不断演变,可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说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环境。
马来西亚的一个弊端是高新科技人才比较稀缺,该国政府正积极加大投入,希望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新加坡在工资成本、运营成本方面比较缺乏竞争力。
东南亚的电子支付和电子商务的蛋糕有多大?新加坡的数码基建或许比较发达,条规比较成熟,不过最大的蛋糕还是在印尼,因为他们的市场体量最大。
2023年9月,东盟启动了数码经济合作框架,希望通过9个领域一体化,在2030年盘活2万亿美元的市场增量。不过,东盟各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大一致,参差不齐,要达到一体化的愿景蛮具挑战性。
在数码一体化方面指数上,东盟国家领先的有泰国、马来西亚、文莱及新加坡。
价廉物美才是问题
我再谈谈中国数字金融、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可能面临的挑战。出海企业在监管层面遇到的风险可能来自两方面:第一,在现有环境上遇到难点。第二,眼前一片晴朗,但在未来可能出现监管障碍。
一个外资企业要在海外布局,首先要满足当地老百姓的需求,对本地有好处。如果满足了当地需求,照常理不应该受到当地政府阻止。可是,如果抢占了当地企业市场份额,出海的道路会出现一些突变。
近几年,中国电子商务在东南亚发展不俗,但最近在泰国和印尼遭遇监管条例的阻滞。
去年底,泰国首相召集了24个不同部委,推出了68项新的举措,严厉排查,禁止品质低劣的商品流入泰国,其实想打压的是Temu之类的中国电商,对此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立刻做出了强烈反应。我问一位泰国的朋友,这不是在欺负人吗?我的朋友这样解释,如果中国的商品真的品质低劣,反倒不成问题。问题就在于中国商品价廉物美,对当地商家造成了威胁,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打压。
最近,印尼也同样有抵制外国电商的倾向。一位印尼朋友告诉我,一件衣服从海外进口到印尼,一般会经过6层批发商、零售商的层层加价抽取利润,才送到城镇乡村到消费者手中。外国电商影响了这些中间商的饭碗,当地政府必须做出监管的回应。站在中资企业视角,企业家或许认为不过是把国内成功营商模式复制到海外。但我的这位印尼朋友说,不能完全把利润都赚光,必须让利。
往期研讨会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