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金融科技出海东南亚,哪些国家潜力大、风险小?

企业   2025-01-06 17:54   北京  

 关注本号,第一时间了解联盟最新会议资讯 



“基于人口因素,外资企业特别亲睐印尼和越南市场;语言能力是马来西亚市场强项,外派人员在该地生活较为安全、舒适新加坡的缺点是市场规模小,因其金融发展比较成熟,老百姓在投融资、支付及电子购物方面痛点不多,所以机遇也不多。1月4日,在新金融联盟举办的“新外部环境下金融科技出海的挑战与应对”内部研讨会上,马来亚银行宏观经济研究总监郑宁在主题发言中表示。
会上,新金融联盟学术顾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新金融行业总经理张翅,汇付天下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周晔,信也科技印尼业务首席执行官顾鸣,嘉银科技副总裁陈彤,中电金信港澳事业部总经理朱巧琳也做了主题发言。丝路基金投资三部负责人陈之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诚交流。
会议由新金融联盟秘书长吴雨珊主持,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提供学术支持。来自海内外的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代表近80人通过线上线下参会。以下为郑宁发言全文。

放眼东南亚市场:在变革中寻找机遇

文| 郑宁

近几年,中国的数码企业凭借技术领先优势,纷纷在东南亚市场崭露头角。先行出海企业成绩不俗,不但满足了当地市场的需求,惠及老百姓,也推动了整个东南亚地区数字经济的繁荣。那么,在东南亚市场中,哪些国家的布局潜力最大?风险最小?有何注意事项?

哪些东南亚国家最具布局潜力?

东盟由十个国家组成,总计约有7亿人口,目前正在欢迎新成员——东帝汶。我们重点关注其中6个经济较发达的国家。

东南亚的几个经济体现在正经历腾飞阶段。其中越南和印尼潜力不容忽视,未来几年这两个经济体GDP的增速不低于6%;马来西亚进入了固定投资猛增大周期;新加坡凭借周边国家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不错的经济表现,GDP增长为4%。唯有泰国经济仍然面临结构性的因素拖累,未来几年增速或许不高于3%。

东盟四个潜力最大的国家分别是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在这些地区开拓业务有哪些优势和弊端?日本的贸易组织每年要就这个题目调研数千家跨国企业,今年的结论是:基于人口因素,外资企业特别亲睐印尼和越南市场;同时非常认可马来西亚这个多元种族社会,语言能力是马来西亚市场强项,外派人员在该地生活较为安全、舒适

我在新加坡央行任职15年,介绍一下出海新加坡的优势和弊端。新加坡对数字经济监管理念、条规,以及支持度都非常透明、清晰且可预见。该国政府包括央行非常努力推动科创企业发展,无论是数码科技巨头还是初创企业,都认为新加坡营商环境不错。

新加坡的缺点是市场规模小,因其金融发展比较成熟,老百姓在投融资、支付及电子购物方面痛点不多,所以机遇也不多。反而是人口众多的一些新兴市场,金融体制尚未完全成熟,存在未被现有企业与体制满足的需求,对于中资数字金融企业而言,会是更有发展空间的新兴市场。

调研还发现,外资企业在不同的东南亚国家所遇到的痛点不同。比如,印尼、越南、泰国三个地区的共同点是市场条规不明确,行政手续比较繁琐复杂。我个人认为,对于中资科创企业来说,数字经济条规如果还在酝酿中,还在不断演变,可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说是高风险、高回报的环境。

马来西亚的一个弊端是高新科技人才比较稀缺,该国政府正积极加大投入,希望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新加坡在工资成本、运营成本方面比较缺乏竞争力。

东南亚的电子支付和电子商务的蛋糕有多大?新加坡的数码基建或许比较发达,条规比较成熟,不过最大的蛋糕还是在印尼,因为他们的市场体量最大。

2023年9月,东盟启动了数码经济合作框架,希望通过9个领域一体化,在2030年盘活2万亿美元的市场增量。不过,东盟各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不大一致,参差不齐,要达到一体化的愿景蛮具挑战性。

在数码一体化方面指数上,东盟国家领先的有泰国、马来西亚、文莱及新加坡。

从东南亚国家的互联网速度上看,比如印尼,因为他们是由几千个岛屿组成的国家,在互联网速度基建方面发展比较慢。

价廉物美才是问题

我再谈谈中国数字金融、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可能面临的挑战。出海企业在监管层面遇到的风险可能来自两方面:第一,在现有环境上遇到难点。第二,眼前一片晴朗,但在未来可能出现监管障碍。

一个外资企业要在海外布局,首先要满足当地老百姓的需求,对本地有好处。如果满足了当地需求,照常理不应该受到当地政府阻止。可是,如果抢占了当地企业市场份额,出海的道路会出现一些突变。

近几年,中国电子商务在东南亚发展不俗,但最近在泰国和印尼遭遇监管条例的阻滞。

去年底,泰国首相召集了24个不同部委,推出了68项新的举措,严厉排查,禁止品质低劣的商品流入泰国,其实想打压的是Temu之类的中国电商,对此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立刻做出了强烈反应。我问一位泰国的朋友,这不是在欺负人吗?我的朋友这样解释,如果中国的商品真的品质低劣,反倒不成问题。问题就在于中国商品价廉物美,对当地商家造成了威胁,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打压。

最近,印尼也同样有抵制外国电商的倾向。一位印尼朋友告诉我,一件衣服从海外进口到印尼,一般会经过6层批发商、零售商的层层加价抽取利润,才送到城镇乡村到消费者手中。外国电商影响了这些中间商的饭碗,当地政府必须做出监管的回应。站在中资企业视角,企业家或许认为不过是把国内成功营商模式复制到海外。但我的这位印尼朋友说,不能完全把利润都赚光,必须让利。

无论是数字金融还是电子商务,出海开拓业务并不容易,不但要分析眼前监管格局,还要深入研究当地的政商关系,提前预见发展过快可能引发的监管风险,采取更具包容性的发展模式。

往期研讨会回顾

“牛熊”变幻,银行理财如何挣脱“跷跷板”效应

产业数字金融爆发前夜,中小银行如何抓住机遇

“大消保”时代,狙击黑产应釜底抽薪

破解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难题,向外求还是向内求?

【关于我们】
新金融联盟(NFA)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新金融政策研讨和行业交流平台。成立以来,联盟共组织各类闭门研讨会、优秀企业参访近百场,议题涵盖数字金融、数据治理、资产管理等方向。部分研讨成果形成报告,呈送给相关部门,推动了业界与监管的沟通交流,助力市场机构的合作共赢。

新金融联盟NFA
一个高质量的新金融政策研讨和行业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